分享

他苦练70年,一下笔堪比王羲之,专家:难怪启功书法这么招人喜欢

 老玩童18 2020-02-29

启功先生道德文章书画蜚声海内外。先生是当今文人,故书法传播之广与群众基础之深厚是当今书家中无人能及的。对于这样一位人所共知的书法大家的艺术价值进行评述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太熟悉,往往会让我们的感觉变得迟钝而模糊,更容易忽略其真正的文化价值所在。

他苦练70年,一下笔堪比王羲之,专家:难怪启功书法这么招人喜欢

启先生的书法在平易朴实的外表中包含着深沉的中国文化精神,这就是中和雅正,法则庄严而不失变化,气质朴素而不失生动,笔势清俊而不失丰腴。就笔者浅见,无论从历史的层面还是从当今书法的发展来看,启功先生的书法都应该属于伟大传统的捍卫者,是儒雅的典范。正如任何书法大家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才能凸显一样,认识启功先生的书法价值同样需要放在中国书法的历史中才能真正接近其内涵。作为一代巨匠,启功先生书法显示了优雅含蓄的气度。中国艺术讲求人格精神与气度涵养,而一人之所作无不显现出其内在修养。唐朝孙过庭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时说,不过分张扬,又充满着无处不在的变化,有时候让人感觉没有什么神奇,可是又乐于接受,在平常之中显示其不平常。

他苦练70年,一下笔堪比王羲之,专家:难怪启功书法这么招人喜欢

彭琰林写的启功体书法(上图)

启功先生书法正是具备这种含蓄内敛、优雅自然的气质。近世书家之作,骋艺术夸张之能事,极腾挪之势,其才能功力,人们容易认知。启功先生这种品格的书法,人们一望知其端正平易,但其内在的气质却难以体认。这也是中国精神所蕴涵的辨证性所致:最好的往往是最平常的,而不是离奇的;最美往往是最朴素的,而不是搔首弄姿。启功先生的书法正是在端正之中蕴涵变化,所以能端庄而不板滞;在平易之中显示微妙的节奏,所以优雅而不流俗。不经营于腾挪飞动之势,而得安详平和之态;不刻意于苍劲古拙,而自有骨气深稳。师法前贤,融会贯通,自成一体而不故意标榜个性。这正是所谓“不激不
厉”的大家风范。

我们通过启先生对书法的一些思考, 以及他的学书方法,更能进一步 理解启先生的书法品格。其一,立足于发掘创造新的汉字结构之美。汉字正体自唐朝定型,后世书家除了祖述钟、王小楷,欧、虞、颜、柳大楷以外,很少有所作为。更因有印刷术,很多人也不期望有所作为。而启先生于此难为之处证明依然大有可为。

他苦练70年,一下笔堪比王羲之,专家:难怪启功书法这么招人喜欢

彭琰林书启功体书法作品(上)

启先生生活的时代正是碑派昌盛之时,平生所见古碑极多,且有所取法,但并不刻意追求碑刻斑驳古厚,而为我所用,取其构造之美,不因袭其外表形躯。其三,泛滥诸家,以我为主。但凡学习古人法帖,莫不强调逼肖形似。读启先生临摹古人书作,多不逼肖。若按照现在书法学习的标准,似乎是不善临摹。若联系到启先生最终的成果,却又不得不信服其高明之处。前人论学书取法各家如同僧人化缘,集千家米熬成一锅饭,饭熟之时已不知为何家之米。启先生临摹古人法帖,其用意也许正是如此。临華颜真卿稿书而不取其浑厚,临摹芾行书而不取其敬侧之势,临摹黄庭坚草书而不取其字形左右摆布,而大体上都出之以正局,可见其先生善学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