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ientific Reports:蝾螈和其他两栖动物能发出荧光

 PaperRSS 2020-02-29

根据周四(2月27日)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一项研究,数十只蝾螈和其他两栖动物在蓝光下呈现生物荧光。 在陆地上,蓝光在太阳落山后很常见,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两栖动物,尤其是夜间活动的两栖动物会对蓝光有反应。

许多陆地动物,例如企鹅、一些啮齿动物和一些两栖动物,都知道在紫外线(360-380纳米)下发荧光,但是大多数已知在蓝光(440-460纳米)下发荧光的物种都是严格意义上的水生动物,例如鱼和龟,因为蓝光是最能穿透水的光波。

两位来自圣克劳德州立大学的生物学家,詹妮弗 · 兰姆和马修 · 戴维斯,决定将他们正在研究的蝾螈暴露在蓝光下,发现它们会发光。 为了了解这种特性的分布有多广,研究小组被允许进入芝加哥的谢德水族馆。 他们用闪光灯发出蓝光,分析了八个蝾螈家族、五个青蛙家族和一个无足两栖动物家族。 他们发现所有的动物都在发光。

兰姆告诉《纽约时报》 : “那真是太有趣了。”。 “基本上就是一群科学家在天黑后在一个充满明亮灯光和奇特护目镜的水族馆里跑来跑去。”

许多动物身上闪耀着亮绿色的光芒,尽管有些动物看起来更黄一些。 有些由于粘液分泌物、尿液发出荧光,少数种类,如大理石纹蝾螈(Ambystoma opacum) ,实际上是从骨骼中发出微弱的光芒。

“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兰姆告诉《纽约时报》。 “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了解可以看到荧光的生物体——它们的世界可能与我们的世界大不相同。”

因为这种特征是如此广泛,所以它可能在两栖动物的历史中就已经进化了。 这个发光体的确切功能尚未得到证实。 研究小组在论文中假设,它可能包括“交流、性选择、伪装和视觉敏锐度的提高,甚至在某些后代中可能根本没有任何功能。”

他们发现,由于动物的性别和年龄不同,荧光图案也有所不同。

兰姆向《新科学家》杂志解释说: “在一些物种中,我们确实看到了雌雄之间颜色模式的差异,所以这可能与繁殖有关。”。 “在青蛙齐鸣的声音中,数百只青蛙同时发出鸣叫,也许当声音信号不起作用时,雌性可以利用光线找到一只特定的雄性。”

研究小组还认为,更好地了解这一过程可能有助于两栖动物的保护工作。 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气候变化,以及一种毁灭性的壶菌已经导致90个两栖物种灭绝,全世界的两栖动物数量正在迅速减少。

外文报道来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