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22 Ernesto Bazan —— 不一样的古巴浪漫

 百合仔 2020-02-29

 

Ernesto Bazan

“摄影意味着捕捉生活的诗意,捕捉我们情感的本质。

埃内斯托·巴赞,1959年出生于意大利巴勒莫,他之所以成为了一名摄影师是源自一个梦。14岁时,他得到了自己的第一部相机,开始拍摄家乡城市和西西里岛农村地区的日常生活。对他来说,摄影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他一生的使命。巴赞曾就读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毕业时获得了摄影专业的学士学位。他的作品曾在欧洲、拉丁美洲和美国展出。2002年,巴赞创办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重点放在拉丁美洲。2008年,他创办了自己的出版社——Bazan Photos Publishing。他已经出版了几本书,包括他的古巴三部曲。

——

《不一样的古巴浪漫》

从1992年到2006年,埃内斯托·巴赞分享了古巴当地人的生活、爱和痛苦,之后被迫离开了这个国家。14年紧张的岁月催生了大量的作品,摄影师避免了所有的陈词滥调来揭示这个国家的灵魂。离开他深爱的地方十年后,我们谈论希望、感情、回忆和耐心。



“我的第一次古巴之行是在墨西哥梅里达买的为期一周的廉价旅行团。多年来,我一直对古巴有着强烈的向往,仿佛渴望一个你只会遇见一次的女人,久久不能忘怀。我几乎可以肯定,我曾在那里度过另一种生活。”——哈瓦那,1992年秋季

“我从不厌倦行走,我凝视着眼前不断变化的现实,它缓慢而不间断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哈瓦那处于身心分解的状态,处于痛苦和崩溃之中,退化是巨大的。到处都是破碎的梦想和凄凉的痕迹。”——1992年11月14日,哈瓦那

“有时有人问我什么时候结束在古巴的工作。通常,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还会继续拍摄,只会受我非理性的本能驱使,漫无目的地在岛上漫步。”——1998年4月3日

“每次我离开的时候,我唯一确定的就是……我想回来。”昨天,我走在马列康河上,呼吸着清新的海风,我突然意识到,我已经在这里找到了我的根,不知不觉地寻找了这么久。”——哈瓦那,1995年11月18日

“经过这么多年的流浪,我觉得寻找结束了。西西里岛和古巴似乎是相互关联的。就像拼图的两块。在我每日漫步于岛上的街道时,我的灵魂终于得到了安宁。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了。”——哈瓦那,1995年11月18日

以上专题使用徕卡相机拍摄

机身:Lecia M6

镜头:Summicron-M 28mm f/2 Asph,

           Summilux-M 35mm f/1.4 Asph,

           Summilux-M 50mm f/1.4 Asph

附录:

《巴赞古巴》翻书

巴赞的照片让我们可以从旋转木马上下来,这位摄影师把他的生命和灵魂献给了这个位于墨西哥湾的岛国。从1992年到2006年,他在那里度过了他认为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多亏了他的古巴妻子、她的家人和他独特的敏感性,他得以近距离地了解当地人的世界——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悲伤,他们的欢乐,他们的努力。摄影师从不同寻常的角度近距离地展示了街头的景象和这个国家的农业。这里展示的系列是自出版的《巴赞古巴》三部曲的第一部。离开十年后,摄影师得以重返此地,现在他对这项工作的来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CarlaSusanne Erdmann(以下简称C)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2008年出版的《巴赞古巴》是什么?这个国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从1992年到2006年一直住在那里。
Ernesto Bazan(以下简称EB)这本书是我古巴三部曲的第一部分,包括南美草原,用充满诗意的视角深入我的古巴农民朋友的简单和艰苦的生活,我用的彩色摄影,而对于伊斯拉,我非常喜欢这个岛的抽象和微妙的视野,我使用一个全景的格式进行拍摄。当我在古巴生活和摄影的时候,我并不知道我正在创作一个摄影三部曲。2006年我们离开这个岛后,我才慢慢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古巴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所以我一直想在那里待上一段时间,不仅是作为一名摄影师,更是一个普通人。
 
C请描述你的视觉方法。你如何发展你的视觉语言?它改变了吗?
EB我的工作方法很简单:当我找到一个能在我内心产生共鸣的地方,我就开始在那里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古巴度过了十多年。由于我在2002年于古巴创立了工作室,我已经能够回到十七年的相同的地点,比如秘鲁的圣谷、墨西哥瓦哈卡州的亡灵节、巴西巴伊亚州的复活节、西西里岛的复活节等等。能够年复一年地回到这些地方来教我的学生,给了我独一无二和无价的机会去探索这些充满灵魂的微观世界。我的视觉语言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没有固定的议程。我只是到了一个地方,慢慢地,我的感官学会了去适应和回应我内在的眼睛所接受和回应的刺激。
 
C你如何适应环境?你接近陌生人时会很害羞吗?
EB一点也不害羞,我觉得摄影师就像秃鹫。我喜欢说我是一个脆弱的“秃鹫”。在讲习班期间,我们和我的学生们就尽力通过图片、购买食物、给一点钱,尽一切可能回馈我们的拍摄对象。这种关系变得更加平等,人们会感激我们所付出的。

C尽管这些照片符合街头摄影的标准,但它们是亲密的照片,是“深情的微观世界”,你喜欢这样称呼你在其中捕捉到的东西?
EB这可能是区别于其他无数摄影师的原因。我需要深入了解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的本质。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罗伯特·弗兰克的作品。当他拍照时,他不仅仅是在拍照。他的作品同时也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一种反映、一面镜子。
 
C你用黑白照片拍摄了这个系列。这是避免与古巴有关的陈词滥调的好方法。黑白摄影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EB我觉得它更适合我看待生活的方式,黑白的作品更大胆,它来自内部。我们周围到处都是诗歌,困难的是要意识到这一点。
 
C你是如何创作《巴赞古巴》系列的?请给我们讲讲编选的情况。
EB我想说的是,编选你自己的作品是每个摄影师的死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离得太近了,无法进行严格的编选,因为我们太依恋我们的图像了。一旦我觉得我已经有了一本书的基础,我就开始用磁铁在一块磁性板上对图片进行排序。我花了两年时间才想出这个顺序。我把它比作谱曲,在谱曲中不同的节奏在整首曲子的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C你最喜欢的《巴赞古巴》的哪张照片?
EB这本书的封面图片!(见第144页)这个十岁的男孩可能就是我。我喜欢这样,我可以看到自己,也可以看到古巴人。我能理解这个男孩对自己的感觉,我可以看到我过去和现在的样子。
 

采访者: Carla Susanne Erdmann


《巴赞古巴》其他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