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从文:你不说,我也明白你 |「为你读诗」

 玲听风雨 2020-02-29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  第2352期

 Jungho Lee [韩国]

 ▾  点击收听  ▾

《絮絮》节选 —— 凌潇肃 来自为你读诗 03:40


絮絮(节选)

作者:沈从文 

为你读诗:凌潇肃 | 演员

我明白你。
你不说,我也明白你。
你的心在你抱我搂我时就可以知道。
我不爱你我今天就不会
   无故来到这里了。
我但愿从此是乖乖的在你身边,
永不跳。永不闹,永不跑掉:
只是……
请你把忧愁收拾起来,
如收拾你的眼泪一样。
“我归你了!”要你信,
我可以赌咒。
把我的盟约写在你的心上,
把你的盟约写在我的心上,——
用神来作一次证人,
就请他先用手来拭拭这誓语。
我把心交付给你。
随你便;——
扔了吧也成。
这心交付给你我是一千个放心了。
就说这是不值价的,
   无用的,随处随地可得的。
但你总有一个时候用得着这个吧。
到你凄凉时候再想到我,
   就有了。

选自《沈从文诗集》,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只在那有星子的夜里,

我才敢低低的喊叫你底名字。

——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代表作品有:《边城》《长河》《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把我的盟约写在你的心上

「留言」:分享你和Ta之间特别的“暗语” 

这首诗写于1928年,沈从文26岁。发表时署以笔名“甲辰”,至于诗中的女主角是谁,是否确有其人,不得而知。他同时期的小说中较多充斥虚幻而自怜的爱情描写,在研究者看来是幻想的成分多于实际经历。

一个从湘西农村来到北京的青年,后来又短暂漂流上海,小学学历和贫困的生活让他自觉距离爱情遥远。1929年,经徐志摩推荐,沈从文受聘成为胡适任校长的上海中国公学的讲师,1930年,他对学生张兆和展开了漫长的追求。

“乡下人,喝杯甜酒吧。”最终,张兆和以这句话做出了最好的回应。
婚后一年,他便和女教师高青子产生了别样的感情。张兆和没有选择离婚,一切似乎没有什么改变,但还是有什么悄悄地改变了。直到沈从文去世后,张兆和整理选编他的遗稿时,她才发现:
“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从文家书》)

Dmitri Cavander[美]

我们无法妄言这段感情中的是非曲直,不过我们都知道充分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然而当感情愈深愈沉稳自然,语言反倒可以被简化,省略,甚至是不需要的,“你不说,我也明白你”是最高级别的理解,这理解就是爱本身。
传说荷兰人在这世上漂泊,是为了寻找“爱”这个字眼,只有得到了它才能结束这场漂流。在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眼中,“这一具体情境不是指爱情表白或海誓山盟,而是指爱的反复呼唤本身。”
它是人类的本能,即便是不苟言笑、呆板无趣的人,在爱情里也会发出那一声轻柔的呼唤——“我爱你”。
爱的呼唤反证了爱的存在。它可以很大声,像是在宣誓此时对爱情的忠贞,也像是在向旁边的人发出呼救信号:如果我陷得太深而不能自救,请你及时把我拉住;更多情况下,它是小心翼翼的,是缜密思考以后的温柔释放;更普遍的情况是,它是从来没有说出口的话。想大声喊出你的名字,又不敢喊出你的名字。
诗人韩东认为恋爱中的絮语是每个人独特的“自我语言”,是非公共的,精神的赤裸是爱情话语的前提。持续中,逐渐形成两个人的典故、两个人的幽默、两个人的默契。(《爱情中的交谈》)

不过,有时随着距离的消失,微妙的分寸感也变得越发不明,脱口而出的话反而成为藏在袖底的短刀,一亮出来就刺中要害。

保护好自己,也不伤害他人,愿你爱Ta的同时也能爱自己,一起把这份1+1=∞的记忆变成永恒。

编辑 | 花色素苷

校对 | 西格玛

参考资料:《北京文学地图》,王苗著;《沈从文小说新论》,刘洪涛著;论文《1928—1931年:沈从文在上海》,作者:朱文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