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叶刀发布:全球 13% 的癌症源自“感染”,这些症状在中国更常见

 分享快乐360 2020-02-29

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病原体,感染后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疾病,如狂犬病毒、艾滋病毒、禽流感病毒,还有近期肆虐横行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等。

近日,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在《柳叶刀·全球健康》上公布了一项全基因组全癌基因分析(PCAWG)分析结果:2018 年,全球有 220 万新发癌症病例是由于传染性病原体感染引起,约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 13%!

这项研究系统地分析了 38 种不同类型癌症的 2600 多名癌症患者的肿瘤样本 DNA,发现 23 种不同类型的病毒。

其中,幽门螺杆菌(Hp)、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较为常见,占全球与感染有关的癌症的 90% 以上。

Hp 造成了 81 万新病例,主要为非贲门胃腺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为每 10 万人年 8.7 例;

HPV 造成了 69 万新病例,主要是宫颈癌,ASIR 为每 10 万人年 8.0 例;

HBV 造成了 36 万新病例,ASIR 为每 10 万人年 4.1 例;

HCV 造成了 16 万新病例,主要是肝细胞癌,ASIR 为每 10 万人年 1.7 例

在全球区域分析来看,东亚是传染性疾病致癌发生率最高的区域,中国的形势尤为严峻。中国的传染性疾病致癌人数有 78 万例,约占全球总数的 1/3。

其中,幽门螺杆菌有 34 万例,占全球整体的 42%;乙肝病毒有 25 万例,占全球整体的 69%。

这如此庞大的数字,与中国的人口数量密切相关。若按照标化发病率来看,韩国的幽门螺杆菌致癌率,是中国的一倍多,日本也要比中国高一些,这一定成俗上解释了「为何日韩长年位于世界胃癌发病率的前列」。

在乙肝致癌方面,中国的标化发病率仍排在全球首位,「存量问题」或许是较大的因素。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均会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在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因此 Hp 感染在肠型胃癌(占胃癌极大多数)发生中起关键作用。

国际《Hp 京都共识(2015)》和《Hp Maastricht V 共识(2016)》都认为:根除 Hp 应成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

建议检测并根除 Hp 的人群包括:年龄 ≥ 40 岁;胃癌高发地区人群;Hp 感染者;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术后残胃等胃癌前疾病;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除了改正不良生活饮食习惯(高盐、吸烟、重度饮酒)和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入,也很重要。平时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公用餐具,家长尽量不和孩子口对口喂食,及时处理呕吐物、粪便等。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

约在 5.5% 的研究样本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HBV)。已有研究表明,该病毒会引起淋巴瘤、胃癌和鼻咽癌这几种常见的相关癌症。除此之外,也有研究中表明:肝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皮肤癌中也发现了该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发生肝细胞性肝癌(HCC)的相对风险,可达非感染者的 10~100 倍。

诱导 HCC 发生的机制,与 HBV 免疫介导的炎症、纤维化反应,整合入宿主基因组以及表达活性蛋白密切相关。在 HBV 感染肝细胞后,病毒 DNA 在细胞核内转化成共价闭合环状 DNA,后者无法被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清除,成为慢性 HBV 感染者 HCC 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由于肝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导致确诊时很多患者已达到中晚期,自然生存时间短,因而预防应从降低 HBV 感染风险开始。

日常生活中,我们需注意卫生,少去易感染场所降低 HBV 感染风险。其中,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新生儿要求在出生后 24 h 内接种乙肝疫苗;成人中的高危人群,如托幼机构人员、器官移植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 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等,也应尽可能接种。

注意:接种后不会一劳永逸,一定要检验接种效果和抗 HBs 滴度,当滴度小于 10mIU/ml,需及时补种。

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

99.7% 的宫颈癌,都存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凡是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通过性接触,将 HPV 带到生殖道内。若这类女性中,免疫机能比较弱,则无法消灭 HPV,造成高危型 HPV 的持续感染(1 年以上),从而导致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

所以,对于 HPV 感染一定要重视!那如何避免感染呢?

首先,以下高危人群需要格外注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频繁,或性生活过早的女性;有单纯疱疹病毒,或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女性;正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女性;吸烟女性。

其次,高危人群需定期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检查,如果 TCT 正常,半年或 1 年后再次复查 HPV,看其是否消失。如果是 HPV 中毒力最强的 16、18 型感染,则及时转诊阴道镜检查。

EB 病毒与鼻咽癌/肺淋巴上皮瘤样癌

EB 病毒,这种平均 100 个人里面就有超过 90 人感染的疱疹病毒,有一个浪漫的名字—亲吻病毒,因其常通过唾液传播。

去年,中山大学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华南,尤其是广东地区,EB 病毒几乎 100% 存在于鼻咽癌患者中。随后,同校的张力教授团队和华大基因科研人员,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竟然和鼻咽癌一样,也与 EB 病毒有很密切的关系。

感染 EB 病毒后会出现咽峡炎、发热、淋巴结肿大这 3 种典型的症状,潜伏期为 4~7 周,表现为头痛、乏力,感染期则可出现发热、食欲减退、呕吐、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皮疹等。

EB 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感染多发生于小儿,所以应避免经口传播的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