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尔·盖茨的女儿Jennifer在ins上突然宣布自己和男友订婚的好消息,还顺带PO了一张雪地里被求婚的照片,塞了吃瓜群众们一嘴狗粮,两个人的甜蜜之情溢出屏幕。 作为比尔盖茨的大女儿,其实Jennifer从一出生就备受关注。 没错,她老爸就是微软的大boss,虽然退休好几年,但一直跻身于世界财富榜前三的超级大富豪。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比尔盖茨的个人净资产1088亿美元! 而这次让大多数人意外的是,Jennifer的未婚夫既不是出身名门望族,也非腰钱万贯,是一名埃及马术运动员,两人同是校友。 很多网友开始纳闷了,想不明白她咋就找了这样的男朋友...... 稍微了解Jennifer的人都知道,这一切压根就不意外。 哪怕在有钱人的行列里,也极少有人像Jennifer任性低调的,在找结婚对象上完全不把物质放在眼里,从小含着金汤勺长大,也没曝出过“无脑炫富”之类的事。 没有一身名牌傍身,没有每天开超跑,没有到处和名媛明星之流谈笑风生,穿衣打扮简朴得和我们大学室友也没什么两样。 尽管低调,Jennifer却是名校斯坦福大学的学霸。 人们总说,富不过三代,而在Jennifer身上,我们却看不到一点富二代的骄纵,首富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这一切,还要从比尔盖茨对女儿“特别”的教育理念说起。 1 孩子的成长一定要有原则 比尔盖茨多有钱就不用我再多说了。 可他在吃穿用度上,对孩子还是蛮“抠”的。 作为互联网巨头,比尔盖茨等到女儿14岁才给她人生中第一部手机,因为他认为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自制力之前,不该使用电子设备。 不得不说他和乔布斯虽然是宿敌,但在这个问题上看法却高度一致,乔布斯同样不让自己的孩子玩IPAD。 当然,14岁之后,Jennifer使用电脑的时间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在金钱观上,比尔盖茨对孩子也有严格要求。 虽然是世界首富,但比尔盖茨给孩子的零用钱特别有限,还必须通过做家务获得,而且比尔盖茨还特别不喜欢孩子买奢侈品。 2017年,比尔盖茨还把自己580亿的巨额财产悉数捐给其创办的慈善基金会,只给孩子留下“一小部分遗产”。 用比尔盖茨的话说: “我认为给孩子一笔巨额财富,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好事,这会阻碍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们必须创造自己的人生道路。” 优秀的孩子是管出来的,有原则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一个懂得控制欲望的孩子。 2 以身作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我们常听这样一句话: “一流的父母做榜样,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三流的父母做保姆。” 而所谓做榜样,便是说:在无形中使自己的三观与对待生活的态度,能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参照物。 在培养女儿的阅读习惯上,比尔盖茨也是花尽心思。 比尔盖茨夫妇除了从小会给女儿阅读睡前故事之外,平时生活中也以身作则,书不离手。 据说比尔盖茨每次出差,包里都会塞下14本书,一有空就翻看。 写到这里,想再补充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国内很多成功学,喜欢把比尔盖茨大学辍学的经历当成“读书无用论”的论据。 殊不知他从未停止过学习,甚至不止一次在媒体上公开说过: 对大多数人的成功来说,学历还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他还说坦诚了一个事实:假如创业失败,他还是会重新回去哈佛上学的。 在耳渲目染下,Jennifer也是个极爱阅读的人。 别人生日都是在INS上晒豪华派对,而她生日却在晒当年阅读过的40本书,还有推荐的5本。 父母真正应该带给孩子的,从来不是有限的物质,而是无限受益的精神品格。 这种精神传承,才是父母子女间所谱写的最美的家书。 3 陪伴,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身为大佬,比尔盖茨虽然很抠,但从不抠在对孩子的陪伴上,在孩子需要他的时候,他都在。 除了前面说到的,尔盖茨夫妇从小都会亲自给女儿讲睡前故事之外,在其他事上也尽可能亲力亲为。 比如比尔盖茨的3个孩子,竟然都是夫妇两人自己带大的,完全不存在什么管家、保姆之类。 去年,比尔盖茨的妻子梅琳达在接受采访时,还分享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她说,大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丈夫坚持一周接送女儿两次。 随着丈夫接送女儿的次数越来越多,幼儿园接送孩子的队伍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爸爸。 原来,是小朋友的妈妈跟爸爸说:「比尔盖茨都能接送孩子,你怎么就不能?」 有句话说得好:你爱不爱一个人, 就看你舍不舍得为对方花时间。 这句话在爱情、友情里成立,在亲情上亦然。 在父母爱里滋养大的孩子,更容易在充满爱的世界中稳步前行,创造奇迹,懂得感恩。 4 包妈碎碎念 所以,在这种家庭坏境下长大的Jennifer,又怎么会把家世和物质放在找对象的第一位? 很多中产阶级的家庭费尽心思想把孩子送去贵族学校,到头来学到的尽是一身攀比势力的恶习。 殊不知真正的贵族精神,从不是贵在生活上,而是贵在富足的陪伴上,还有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思想教育上。 很多人在讨论到底是”穷养“还是”富养“,可看了比尔盖茨女儿的故事后,我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相辅相成的。 说到底,“穷养还是富养”可能根本就不是一道选择题,应该这样理解: 所谓的“穷养”,是让孩子们不早早学会虚荣,做好一个孩子该做的事。 所谓的“富养”,是投入大量的爱和陪伴,丰富孩子的眼界和精神世界。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