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老有所不为 2020-03-01
甘蔗习性决定了其对气候、种植环境等具备比较高的要求。倘若种植方法不当,或者,管控过程不严格,很容易滋生各类病虫害问题,影响植株发育,使甘蔗产量降低。依据广西地区气候、土壤、环境情况,优选甘蔗品种,把控种植技艺,为市场供应优质甘蔗产品。


一、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1.优选甘蔗品种
将高产栽培技术应用到甘蔗种植中,需要依据地区情况,选择良种。品种不同,持性也存在差异。种植人员在选择甘蔗品种时,一定要考虑广西省的气候、生产条件、土壤情况等,确保甘蔗品种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并且实现高产、高糖。无论桂糖42号,还是桂柳一号等甘蔗品种,在广西地区都备受青睐。除此之外,甘蔗栽培季节也非常关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甘蔗产量。种植期选择要依据地区气候而定。


2.整地种植
甘蔗整地种植工作相对比较复杂,需要考量的相关内容和专业要素比较多。实操中,除了增加耕作层之外,还要把深耕深松工作落实到位,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生土熟化,使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
背景下,还要保证土壤具备相对比较强的蓄水能力,严格控制机耕深度,使之在35-50cm之间,翻犁30cm之后,朝横、纵方向各自耙一次,确保种植土壤足够深、松、碎、平。种植过程中,把沟深控制在30cm左右,按要求依次施加农药、基肥,继而覆盖地膜。地膜覆盖过程非常讲究,一定要拉紧压实,达到良好的保湿保温效果,使甘蔗能够穿过地膜,破土而出。


3.选择种茎,作消毒处理
依据广西省甘蔗种植要求,科学选择种茎,既要健壮、饱满,还要无病虫害问题,确保植株具备较高的抵抗力,把病虫害对甘蔗的侵害降到最低。完成种茎选择之后,使用刀具,切割幼茎,将其平均分为2-3段,并且保证刀具清洁、锋利。该过程中,还要把坏芽、死芽剔除掉,并对种茎作消毒处理。实施方法如下: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100kg,浸泡10min。

4.查苗和补苗
关注甘蔗出苗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把田间检查工作落实到位。倘若一些蔗苗不能够破膜而出,采用人工破膜方法,使出苗过程顺利。当甘蔗苗长齐之后,两株蔗苗距离在40cm以上,需要在第一时间开展补苗工作。


5.施肥培土除草
在甘蔗种植过程中,施肥工作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甘蔗产量。选择农家有机肥作为底肥,分别把复合肥和钙镁磷肥施加量控制在100-150kg/667m²和50-150kg/667m² 。完成上述工作之后,把氮肥追施时间控制在分蘖期,尿素施加量以10-15kg/667m²为宜。
在伸长期,认识到施加肥料的重要性,肥料切忌单一,同时施加高含量复合肥和氯化钾,分别将施加量控制为100-150kg/667m²和10-15kg/667m² 。上述工作结束之后,进行大培土,不能超过6月中旬。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甘蔗生长状态非常好,但因夏季高温多雨,杂草繁衍速度非常快。因而,种植甘蔗之余,还要兼顾田间除草。农业局可在境内推广化学除草方法,其不仅节省成本,而且非常安全,无需耗费太多时间和劳动力。
结束甘蔗种植工作一周内,优选芽前除草剂,喷洒在甘蔗种植区域内,对杂草进行遏制,以免其在田间疯长。无论甘蔗大培土之前,还是之后,蔗安、蔗农乐等专用除草剂,效果都非常好。


6.砍收时间及质量控制
在广西地区,甘蔗种植期不同,砍收时间也存在差异,其受种植区域田地类别、甘蔗品种等相关因素干扰。严格按照先熟先砍的原则,执行砍收工作。倘若甘蔗砍收时间在冬季,一定要把防寒保暖工作落实到位。甘蔗砍收工作非常讲究,确保砍收工具锋利,以免行为不当,把蔗头砍裂,严格遵循“小锄低砍”原则,分别将入土距离和蔗桩控制在3-6cm和8-10cm之间。


二、甘蔗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1.常见病害及防治
赤腐病。该病害在甘蔗种植过程中较常见,导致甘蔗茎、叶部位受损。初始发病阶段,赤腐病较隐蔽,症状不明。一旦甘蔗患赤腐病,茎肉呈红色,伴有斑块,而且分布不规则。该病的传播媒介主要为昆虫、风雨等,在植株内部蔓延,使之深受其害。倘若种植区有蚜、螟等虫害问题,会使赤腐病发病概率明显增加,而且传播范围广。
广西省属于南方地区,春、冬季节土壤湿润,甘蔗种植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赤腐病。近年,桂柳一号等甘蔗品种,因抗病性强,备受蔗农青睐。该背景下,还要采取专业方法,对蔗苗进行脱毒处理,把带病菌的根剔除掉。完成消毒工作之后,方可播种。或者,直接使用石灰消毒土壤。凤梨病。甘蔗处于生长状态,一旦患凤梨病,会对种苗产生危害,影响萌芽。该病菌依附其他病菌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病菌由切口侵入,初始阶段呈红色,使内部变空,转为黑色,使甘蔗生长速度减缓,甚至直接死亡。具体防治方法为:结合地域特性,优选桂柳一号等抗病性强的甘蔗品种。开展种植工作之前,对种茎作剥壳处理,还要进行消毒(2%石灰水浸泡13h)。
梢腐病:对于甘蔗梢腐病来说,发病部位集中在梢头、嫩叶基部等位置。刚发病时,有黄白色大斑,叶片出现扭曲变形情况,伴有褶皱,一些梢头位置叶片出现扭缠情况。倘若病情过于严重,梢头位置会出现腐烂情况,对植株产生影响,使其死亡。
在高温、高湿天气,该病频发。氮肥施加量过大,而组织又过于幼嫩,也会产生梢腐病。无论地方农业局,还是蔗农,都要优选适应性强的抗病品种,并把种茎消毒工作落实到位。种植之前,还要保持土壤清洁,关注排灌工作,优选正确的剥叶壳及施肥方法,甚至还可用杀菌剂加以防治和处理。


2.常见虫害及防治
据统计,在我国,危害甘蔗种植的虫害问题高达400种。其中,尤以螟虫、蚜虫和蓟马最常见。
螟虫:该虫害种类非常多。诸如,大螟、黄螟、二点螟等。在广西地区,以二点螟居多。最佳防治方法为:优选完好种茎,并使用配比合理的石灰水作浸泡处理,以免植株受到危害。甘蔗生长期内,使用杀虫剂加以防治,兼用低位收割法。或者,发挥性诱剂优势,对雌雄虫交配率进行控制,控制螟虫数量,把虫害概率降到最低。


蚜虫:在夏秋季节,甘蔗叶片、中脉等位置会出现蚜虫,使甘蔗汁液遭吸食,直至因营养不足而枯萎。甘蔗叶上也会残留蚜虫排泄物,滋生其余各类病害问题。在杀虫粉混合喷雾中,添加可湿性粉剂,在甘蔗叶上喷洒,时间选定上午、傍晚等,消灭蚜虫,为甘蔗营造良好的生长空间。
蓟马:在甘蔗生长发育初始阶段,很容易出现蓟马这一虫害问题。甘蔗叶片尚未长好,汁液便被蓟马吸食,枯萎死亡。秋冬季节,温湿度相对比较低,蓟马虫害问题频发。其中,对秋季种植的甘蔗危害最大。种植甘蔗过程中,或者,在大培土期间,将比戈宽添加到肥料中,拌匀之后,施加到土壤中。这种防治方法非常简单,实施过程简便,成本低,安全性高,药效明显,也不会耗费大量劳动力。


三、结语
综上,甘蔗高产栽培一直是广西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工作。无论农业局,还是蔗农,都要明确甘蔗的经济价值及效益。依据地区气候、土壤、环境特性,优选最佳种植品种,采取专业技术手段和方法,把整地、选种、施肥等一系列工作落实到位,并兼顾病虫害防治,从根本上提高甘蔗成活率,使其产量得到明显提高,保证甘蔗种植产量和质量,推动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为后续甘蔗种植工作提供借鉴。内容来源丨心心向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