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司马光砸缸时, 救出来的小孩是谁吗? 怪不得老师从不介绍他

 aaaaa11111 2020-03-01

司马光砸缸的典故,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说起来关于司马光到底砸没砸缸这个问题,还曾有过一番辩论,最终得出结论,砸的不是缸,是瓮。说来说去,还不都是装水的大水缸吗?只是规格不同的区别。

司马光砸缸这事,最早见于北宋僧人惠洪编撰的《冷斋夜话》,讲的是司马光自小聪慧老成,有一天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玩游戏,其中一个小孩子不小心掉到了一口大瓮中去。这口大瓮乃是放在院子中储水所用,水深而口小,小孩子掉进去爬不出来,恐有生命危险。

在场的其他小朋友都惊呆了,唯有司马光临危不乱,拿起石头就开始砸瓮,终于将瓮击破了个大洞。瓮中的水因此泄出,小孩子也终于得救。司马光年少勇敢聪明之名因此传开,导致一时间汴京处处都在流传《小儿击瓮图》。

后来这个故事就被收录进《宋史》,成为了司马光事迹之一,还特地加上了他特别喜爱读《左氏春秋》这一点:“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关于为何要加上《左氏春秋》呢?还是为了抬高司马光的形象。司马光可是被称为“先儒司马子”的大人物,能在名字后面加“子”的都是些啥人?比如说孔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哪个不是学术大家?司马光配从祀于孔庙,不给他加点自小喜爱儒家经典的传闻,说得过去吗?

《左氏春秋》就是《春秋左氏传》,也就是常说的《左传》,乃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司马光之后是何身份?保守党领袖,接替变法的王安石掌握朝政的权臣,同时还是儒家代表,并且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集史学家跟儒学家为一身。

这也是为何司马光名声如此大,司马光砸缸之事流传如此光,连这口被砸的缸都能引来讨论,唯独那个被救的小孩子不配拥有性命的原因,因为地位不相配。这个小孩名为上官尚光,有谁认识吗?谁都不认识。

这个名字就相当于一个路人甲或者路人乙,只不过司马光小时候机缘巧合救了他一命;几十年后碰到保守党跟变法党(王安石变法)相争,这事就又被翻了出来,成为了歌颂司马光的事迹之一——司马光7岁就能救人,如今60岁救天下百姓,不是很正常吗?原本真善美的故事背后,实际上却是残酷的党派倾轧,怪不得老师从不介绍这个小孩。

不过一码归一码,上官尚光对司马光还是很感激的,不仅特地为他修建了一所“感恩亭”,还在族谱中将此事记录下来,代代相传,不忘司马光当初的救命之恩。

参考资料:《宋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