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把手教你如何运用MACD

 逍遥龙安 2020-03-01

技术分析的投资者一定离不开一个指标,那就是MACD。这是个非常经典的指标,指标的使用方法大家都知道,但他的原理却很少有人理解。本周卡尔给大家带来MACD指标的深入解析。让你从原理上理解MACD出现某些信号代表了什么意义而非简单地买卖点。

MACD指标的主要使用方法有两个,一是白线上穿黄线叫做金叉,是买入信号,反之叫死叉,是卖出信号。二是价格创新高而MACD没有创新高成为顶背离,是卖出信号,反之叫做底背离,是买入信号。

但这两个用法到底原理是什么,出现这种信号意味着什么,这些信号是百分之百正确的吗。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猫腻,例如上升趋势中的双头,经常出现顶背离,而双头也未必意味着趋势的结束。

第一:要理解MACD的原理,需要知道指标的构建方法。这个公式在百度搜索即可,下面对公式简要解释一下。如果不想看可以直接跳到下一部分,并不影响对指标的理解。

EMA12是以价格为基准的12日移动平均值。初始值为当日价格,之后每天的EMA12的计算方法是前一日的EMA12*11/13 当日价格*2/13。意思就是,EMA12的计算是以前一日的EMA12和当日收盘价的一个加权平均,权重是11/13和2/13。也就是说,最新的EMA12的值是在前一日的基础上考虑当日价格的变动,当日价格变动影响权重只有2/13。EMA26的计算类似,只是权重有所变化,当日价格的影响更小了,只有2/27。

这样就可以看出,当日价格对EMA12的影响要比EMA26更大(权重因子2/13比2/27更大),因此EMA12更加敏感。这就类似与5日均线和10日均线,5日均线更加敏感。

DIF的计算是EMA12和EMA26的差值,差值越大,表明快线和慢线差距越大,也就表明短期的涨幅越大,动能越大。

下一步,将DIF进行9日移动平均,计算结果叫做DEA。注意上面计算EMA12和EMA26是将价格进行12日和26日移动平均,这一步是将DIF进行9日移动平均,计算方法类似,就是前一日的DEA*8/10 当日DIF*2/10。

最后,(DIF-DEA)*2就是MACD红绿柱。

第二:静态理解MACD原理。我们初中物理都学过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其实是速度的速度。例如初始速度是1,此后速度分别是2、3、4……这种情况加速度是不变的,始终为1,而如果此后速度分别为1.9、2.7、3.4……虽然速度在增加,但速度的增速也就是加速度是在衰减的。MACD的本质就是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第三:动态理解MACD原理。见下图

这个图片模拟了一个价格从底部调整到启动一波主升,然后回调再次拉升至新高位置的各个指标的变化情。在这种动态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EMA12和EMA26都跟随价格变化,但都滞后于价格。这个图表中,第九个交易日是死叉(DIF下穿DEA),第11个交易日是金叉(DIF上穿DEA),第26个交易日是双头顶背离(价格到前高但DIF和DIF-DEA没有达到前高),第28个交易日顶背离解除(价格不断创新高,各指标也创新高)。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价格走势模型,无论指数还是股票在上涨行情中必然有无数个这样的形态。这种形态说明什么问题呢?

(1)在震荡行情中,MACD可能会频繁出现金叉和死叉,因此不能将金叉或死叉作为买卖的唯一标准,经常需要结合很多因素去考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任何一次大涨和大跌必然伴随着一个金叉和死叉。

(2)任何一个上升过程中的双顶必然伴随着一个顶背离(注意是上升过程,而且是前期有一定涨幅,并非在底部震荡)。为什么这么说,因为MACD指标构建的原理告诉我们,拉升幅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EMA12和EMA26差距越大,因此DIF和DEA的差距就会越大,因此MACD就会越大。而上升过程中的双头代表前期有一定涨幅之后回调,此后再次到达前高,可以想象,回调之后再次达到前高的动能一定是低于前期从底部拉升到前高的动能的。就像下图两个箭头,第二个箭头的动能是一定小于第一个,因为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幅度都不会超越第一阶段。因此双顶必然伴随着顶背离。

(3)如何破解顶背离?很显然,加速上涨。第三阶段的加速上涨就会使得上升动能超越第一阶段,那么MACD的各个指标会再次创出新高。如此一来,便破解了顶背离,出现MACD和价格同时新高的形态。

总结一下:MACD指标的核心在于短期与长期动能的比较。无论上升还是下降,金叉代表了短期动能向上,死叉代表向下。顶背离代表了价格创新高但动能不如之前,同样底背离代表价格新低但下降动能有所衰减。

为什么没有细说底背离,是因为目前来看,A股的特点是牛短熊长,漫长的熊市可能会有无数底背离,结果自然是被一轮新的下跌所破解,而牛市短期爆发力较强,顶背离的研究意义要大于底背离。例如2019年4月,三大指数均出现了明显的顶背离。

在这里存在一个看似矛盾的地方,那就是上升过程中双顶会伴随着顶背离,但突破前期高点在很多技术理论上是买点,而顶背离却是卖点。那面对这种走势该如何操作?下面给出一种比较成熟的操作模式

(1)当价格经历了一轮幅度较大的上涨之后,高位出现震荡调整,出现双头时如果没有加速突破表明动能的再次衰退,是减仓信号。(2)如果快速突破前高但仍旧处于顶背离状态,可以作为加仓信号,暂时忽略顶背离,因为顶背离可以被新的一波快速上涨破解。(3)重点来了,如果加速突破后未能持续上涨,同时顶背离并未解除,我们应当保持警惕,价格短期内就跌破前期加仓高点,作为减仓或清仓时间点。

以上证指数为例,我们来研究一下历史上几轮牛市的高位买卖点。

这是2007年牛市行情,红箭头代表出现双头顶背离,绿箭头代表突破前期高点加仓点,蓝箭头代表减仓点。图中两个双头都未能有效突破,那么按照第一条理应减仓,在绿箭头处价格突破前期高点,按照第二条理应加仓,此后再次出现双头顶背离,且未能突破,理应减仓。

这是2015年牛市指数,第一个双头顶背离均未能突破,按照第一条减仓。在绿箭头处突破前期高点,按照第二点加仓。此后再次出现大级别的顶背离,周期内有小双头,第二个绿色箭头突破前高加仓,此后拉升过程斜率明显减弱,动能衰减,在蓝色箭头处,跌破绿色加仓点按照第三条减仓。

这是2019年4月,也是最近的一次小牛市。三大指数都出现了明显的顶背离,指数突破平台高点做加仓,但很明显这一波上涨持续性很差,上涨一周立刻开始震荡,表明这一波上升动能很弱,此时要保持警惕,在跌破加仓点执行减仓。

对于双头、加仓、减仓点,简单总结一下。一般情况下,一波凌厉的上涨之后的调整过后,会有一波反抽。前期涨幅越大,调整过后再次冲击前高的概率越高。如果冲击前高未果,表明动能减弱,应该减仓,有效突破则加仓。此时有效突破前高的位置作为新一轮行情的启动位置,因此后续如果调整,则不应当跌破这个位置,如果跌破,则后续动能不足,应该减仓或清仓。

在A股中,研究如何逃顶要比如何抄底、如何选股更加重要。因为一波牛市可能会让你手中套牢的股票解套,让你底部买入的股票大量浮盈。但牛市之后,必然是90%的人赚不到钱,甚至有很多大幅亏损。研究股市的顶部结构,永远是一门必修课。如果你觉得有用,点一下在看,后面会带来更多有用的技术。

                        春风十里不如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