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养提升-8 | 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hjh2004 2020-03-01


一、规律方法
1.
常见地理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1)看图例,读数据:结合图例,对应结构图中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注意图中数值是绝对值还是百分比,图示柱状(扇形)体中各个构成项目的含义。

(2)看数值,定范围:观察不同地理事物的数值大小、比例高低,特别注意每种地理事物的范围(即归纳出各地理事物的构成特点)

(3)看变化,找联系:对比观察柱状、扇状、曲线等数据载体的变化特征,分析相互之间的联系,应主要把握:

地理数据随坐标的变化特征;

不同图示地理事物的变化特征。

2.测量法判读柱状结构图

柱状结构图中某地理要素的占比,可以通过坐标进行估算,但有时估算不能准确说明问题,还需要进行精确测量计算。例如,典例4中内蒙古林地的占比,在同一幅图上(参见下图)测出结构图总长为Xcm,林地长度为Ycm,这样我们可以算出更加准确的比重:Y÷X×100%

二、典例分析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和土地利用类型I分别为(  )

A.新,耕地、牧草地

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2)内蒙古(  )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重

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1.读图名看图例确定主题

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

2.看图例读数据析变化找联系

解析 第(1)题,内蒙古草场广阔,根据图中内蒙古用地类型比重最大,可推测为牧草地;贵州用地类型比重较大,仅小于林地,可推测为耕地;甲省级行政区牧草地和其他及未利用地比重大,应是新疆。第(2)题,内蒙古水域面积小,水能资源不丰富;受降水量分布不均影响,内蒙古的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内蒙古虽然地势平坦,但水资源不足,荒漠化严重,不适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重;内蒙古比贵州面积大,内蒙古的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多。

答案 (1)A (2)B

三、试题链接

1.(2019·成都二模)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峰及附近地区东南坡和西北坡(同一海拔左侧柱状图为西北坡,右侧为东南坡)海拔1200米以上三种主要乔木胸高断面积(树木距1.3m的位置的断面的面积)之和所占比例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该山年均降水量为2368 mm,同一海拔东南坡比西北坡降水多100mm左右,据此完成(1)(2)题。

(1)海拔16002000 m西北坡和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土壤水分 D.地势起伏

(2)下列坡向和海拔的组合,乔木物种最丰富的最可能是(  )

A.东南坡海拔1400米处

B.西北坡海拔1600米处

C.西北坡海拔1200米处

D.东南坡海拔1900米处

解析 (1)题,由图示可知,海拔16002000m西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明显高于东南坡。我国东部季风区山地东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热量条件较好,降水较丰富,如果依这两个条件判断,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应高于西北坡,明显与图示不符。西北坡地处阴坡,蒸发相对较弱,土壤含水量条件要优于东南坡,这是导致两坡常绿阔叶林比重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材料和图无法判断两坡的地势起伏情况。第(2)题,读图可知,相对于其他组合,西北坡海拔1600米处,三种乔木类型均有分布。且乔木胸高断面积之和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乔木物种丰富程度最高。

答案 (1)C (2)B

2.(2019·深圳重点中学联考)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下图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占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国土面积

C.土壤肥力 D.水资源数量

(2)下列能够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有(  )

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 围湖造田 保护野生动植物 推广生态农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1)题,巴西地处热带,雨林面积广,生态承载力高;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生态承载力低。第(2)题,根据材料分析,能够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包括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围湖造田会降低生态承载力。保护野生动植物,推广生态农业,能提高吸收二氧化碳能力。

答案 (1)A (2)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