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林黛玉的闺房,是曹雪芹的终极梦想

 伟天英 2020-03-01

红楼梦:林黛玉的闺房,是曹雪芹的终极梦想

大观园是曹雪芹为他的红楼儿女营造的香丘之地,尽管只有短短三年的光阴,也是作者在那个污淖世界珍藏的一叵净土,让自己沉重的生命有一段被点亮的日子。

大观园院落众多,最著名的有四处:怡红院、蘅芜苑、潇湘馆和稻香村,这是被元春点名特别要作诗的。但论设计、布局、装饰、意韵,能感觉到曹雪芹最用心的是怡红院和潇湘馆两处,怡红院算得上是大观园里一处恍若仙境的最高等级的闺房,有意思的这里却住着一个如假包换的真男儿。而潇湘馆绝不像个闺房,这个地方最大的特点是文化气息浓厚,准确的说这是一个文人的隐居之所,潇湘馆院落里连个桃杏树都没有,而是一色的翠竹。

潇湘馆第一次出现在读者的眼中是《红楼梦》第十七回,贾政带领着众人检视大观园工程告竣并题联对额一节。入园过了曲径通幽处和沁芳桥,抬头看去:

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棵翠竹遮映……

入门便是抄手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

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外忽开一隙,的泉一脉,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这就是被宝玉题名有凤来仪,后又被元春改作潇湘馆的院落了。这段对潇湘馆描写的文字不可泛泛浏览作罢,这里面八个符号,说其中字字有深意,句句有玄机可一点也不夸张,一起来看:

红楼梦:林黛玉的闺房,是曹雪芹的终极梦想

粉垣

出自元·刘仲尹的《浣溪沙(四首之一)》:

绣馆人人倦踏青。粉垣深处簸钱声。卖花门外绿阴轻。

帘幕风柔飞燕燕,池塘花暖语莺莺。有谁知道一春情。

潇湘馆的围墙大概是白色的,或者是粉色的。这首诗的格调是欢快的,明媚春光里的莺莺燕燕,显出勃勃生机,年轻女子的春倦,其实是少女在怀春,情窦初开了,你看谁知道这轻松愉快里深埋着一个少女的美好情愫呢。

红楼梦:林黛玉的闺房,是曹雪芹的终极梦想

千百棵翠竹

竹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早已内化为一个文化符号。竹的身姿是挺拔的,如玉树临风的君子;竹的气节是虚怀若谷的,胸怀宽博而自甘寂寞;竹的品格是坚韧有节的,是文人最崇尚的宁折不屈的气节的象征;就连竹的四季常青都代表着一个人精神和生命力的旺盛。

总之,竹早就被道德化人格化了,中国文人没有谁不把自己往竹的人格上映射的,竹早就和文人合二为一,成为密不可分的共同体了。“竹林七贤”将竹的文化意涵推向一个新高度,清风瘦骨,是竹,更成了文人雅士极致推崇的的代名词,竹在中国文化里,差不多已经上了神坛。

潇湘馆的竹是湘妃竹,这里又引自一个古老的典故。 《博物志》有: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无论是统写翠竹,还是单说湘妃竹,都和潇湘馆主人林黛玉的品性人格还有她的感情状态高度契合。

红楼梦:林黛玉的闺房,是曹雪芹的终极梦想

抄手游廊

是中国传统建筑主体房屋的附属建筑,链接垂花门和主副建筑,即供人行走也可坐下休憩,抄手游廊往往人为曲折,这里是说中国建筑,更是在说含蓄的建筑文化气质。

红楼梦:林黛玉的闺房,是曹雪芹的终极梦想

石子甬路

石头在中国文化里有着极高的地位,中国人是有着石头情节和石头崇拜的,大至一座山,帝王将它看作是与天沟通的桥梁。再者,一块大石头,人们往往人为赋予它灵性,《红楼梦》开篇就写女蜗炼石补天,那块被弃青埂峰的顽石就是灵石,它后来幻化成通灵宝玉,其实还是石头,不过是一种美丽的石头罢了。再比如孙悟空竟然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看似无稽,却是中国人将石头人格化的具体体现。

中国文化喜欢拿玉比君子人格,甚至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上层社会的专属之物,认为玉是有灵气的,是可以沟通某种神秘力量的。文人却又格外喜欢拿石头类比自己,这是在取石之朴拙、厚重和内敛之意。这是文人自谦品格的体现,也是傲骨内化的另一种彰显。石品类繁多,如奇石可赏,石也表禅意,再比如摹刻印章的石头,也是很能让人痴迷忘我的。

大观园里有的是奇石和玲珑巨石,但潇湘馆的石子甬路给人精致的感觉,用石子做甬路的典型代表是紫禁城里的后花园,各个建筑之间的路全部用彩石铺就,所以,古人用石子做甬路,不光是体现实力,实为高门大户高雅品位的体现。而这样的细节,整个贾府,只出现在了潇湘馆。

红楼梦:林黛玉的闺房,是曹雪芹的终极梦想

一明两暗小小三间房,桌椅几案和着地步打就

怡红院、蘅芜苑和稻香村地方都是极大极宽敞的,为什么潇湘馆建筑和空间搞得这么狭窄呢?曹雪芹这么安排,应该有三个维度的考量:

1、潇湘馆的定位是修身的书房。

读《红楼梦》,我们知道贾宝玉是崇尚《庄子》思想的,林黛玉从来没有说过,但她的宝玉的知己,其实黛玉的行事为人包括思想,可以看出,在践行《庄子》的问题上,黛玉走的更深更远。再有,大观园可以看做是那个肮脏社会里的世外桃源,而潇湘馆更甚,可以看做是一个高士的隐居之地。这样的地方为的是读书、修身,阔气恰恰是最没有用的东西。小小的潇湘馆正是体现这样的人物定位。

2、潇湘馆是退而求其次的避世之地,它的主人不容于世,房屋的小巧映射生存空间的狭小。

宝玉不愿去入仕,他一听仕途经济就头疼,林黛玉和他是一样的。这两个人在哪个时代是无法被主流社会所认可的,不容于世,就是宝黛真实的生命状态,可是他们也做不到迎合,自然无用武之地,没有办法,二人于是转化为追求个人的圆满,比如贾宝玉选择怡红,林黛玉将生命安放在了诗书文化里。

这不是他们主动的选择,而是不得已的退而求其次,这里面有着宝黛最深刻的痛苦,否则宝玉不会常常流露悲观的情绪,而黛玉也写不出《葬花词》那样悲观到极致的作品。对爱情前景的晦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大环境的无能为力。

于是,需要能包裹住身心的一个小天地,而且也更体现生存空间的狭小。

3、林黛玉追求的是精神上和人格上的圆满,富丽壮阔不符合黛玉的气质。

红楼女儿个个都是有追求的,这里面的优秀代表都有实现个人价值的心理需求,比如王熙凤,比如宝钗、探春,还有希望家族能得到永续的秦可卿。黛玉和她们不一样,黛玉说“何处有香丘?”言外之意就是这个世界没有希望,没有香丘,那对于个体怎么办?对于一个头脑清醒者来说,悲观绝望从而陷入深深的痛苦是常态,这些情绪林黛玉偶尔也有,但更多的是她从诗词里、从文化里找营养,为自己的灵魂找栖息地,从而转向追求个人精神的圆满。当人是内化状态时,富丽壮阔自然是浮云一般。

红楼梦:林黛玉的闺房,是曹雪芹的终极梦想

大株的梨花和芭蕉

梨花的花语象征着纯洁和永不分离的爱情,它洁白娇俏,柔美多姿,梨花也是在春寒中最早开放的,所以梨花是刚柔并济的。可是梨的谐音为离,离散,不吉利,加上梨花是白色的,虽说代表着高洁,但总归和富贵喜庆离得太远,所以在传统里,庭院里栽植梨花,不会栽种于重要显眼的位置,潇湘馆就是种在后院里的。潇湘馆里大株的梨花,映射黛玉的品格和她悲剧的爱情。

芭蕉历来是诗人最好的情绪抒发对象。易安居士写道: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纳兰容若说: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

写的都是这种孤寂、离愁和相思的心境,秋雨芭蕉,任谁这内心也不由得脆弱起来了吧。十分的贴合黛玉秋夕秋雨愁煞人那浓的化不开的相思情绪。

红楼梦:林黛玉的闺房,是曹雪芹的终极梦想

独有的泉水

《论语·雍也》曰:知(通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什么是智者,就是聪明的人。聪明人是通达的,明事理的。思想活跃,对事物的反应是敏捷的。这样的人性情是流动的,就像是永不停止的泉水。用水来比拟有智慧的人。

大观园里的公子小姐,每人都是有独立的院落的,除了前文交待过的,还有迎春的紫菱洲,惜春的暖香坞,加上妙玉的栊翠庵等,但是,院内有泉水的,只有潇湘馆。从智这个角度看,林黛玉是当仁不让的《红楼梦》第一通达智慧之人。

贾宝玉最早题“有凤来仪”,这样的所在,也就是凤凰配栖息了。

贾宝玉还题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潇湘馆里,文化的符号自是重要,但是,正是因为迎来了它的主人林黛玉,潇湘馆才赋予了它真正的生命和意义:

宝鼎里的袅袅青烟,与窗外森森翠竹相映,茂密的竹林遮掩下,茶奁里还有未吃完的香茗,一切都静谧安闲。

茜纱窗下,一盘残局,想那芊芊素手对弈,不知是棋子尚温亦或是手指上还留有棋子的凉意。

微风拂来,竹影摇弋,撒落下细碎的斑驳的日影,绕阶的泉水蜿蜒流过,盘旋竹下,一派清幽气象。

这里面所有的符号都传递出一个感觉,就是“美”,但这个“美”的背后是“凉”,是孤独、萧索,甚至是凄凉,这是林黛玉的人物命运基调,对比薛宝钗的“冷”,可见曹雪芹对于林黛玉的偏爱。

潇湘馆,是曹雪芹的精神栖息地,也是他现实里无法实现的终极梦想。

红楼梦:林黛玉的闺房,是曹雪芹的终极梦想


参考原著:甲戌、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红楼梦》

图片来源:清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