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再被谣言坑了!一文看懂新能源车怎么买?怎么用?怎么充?

 青青河边草603 2020-03-01

这一年来,电哥看到了很多小伙伴提问,发现大家在买车、用车上都有着许多误解与疑问。今天电哥挑了几个2019年大家最关心/热度最高的问答,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希望能对各位有一些帮助。


最热门的3个科普问题



@芥末小姐
听说开电动车容易犯困?电动车辐射致癌?下雨的时候电车会漏电?这是真的还是谣言啊?如果是谣言,皆电能再列举一些常见谣言给我们简单科普下吗?

凉介
请问秋名山车神是不是这里的老板?

开电动车容易犯困是真的,辐射太大对人体有害是假的,下雨天电车会漏电也是假的…这里就跟大家科普几个电动车的热门谣言吧:
 
(1)开电动车容易犯困?嗯…勉强算真的吧。这主要来自我们的日常感受,毕竟确实有依据——电动车的NVH、静谧性、平顺性表现都太好了。过于安静的环境,往往也最容易让人放松。也因为如此,我还发现电动车十分容易开快车,不知不觉就“悄无声息”地超速了…
 
(2)电池辐射对人体有害?假的。锂电池组属于非电离辐射,它对人体的影响基本就跟你每天看手机、看电脑差不多,担心健康?不如少熬点夜、多跑跑步,效果显著多了。
 
(3)下雨天电池会漏电?假的。我们可能听说过“电池涉水短路”的新闻,但它大部分都是因为电池包受外力而破损所导致的。在我国质检总局《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安全》规定中,就对电池组的防水性能做出过明确规定,详细信息可点击阅读《大雨水浸,电动车有短路危险吗?》
 
(4)电动车很容易起火?假的,电动车也要做安全测试的。在电动车的设计之初,电池包就作为安全重点项考虑。设计师会从车辆刚性结构、电池组保护装置下手,充分考虑电芯、模组、BMS管理技术的安全性设计,并对产品进行电池穿刺检测,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进入量产。也只有通过安全性验证的产品才能上市发售。从市场保有量和起火事故数来看,电动车的起火率还是要低于燃油车的。
 
(5)电动车的电池撑不过三年就得换?假的。这涉及到电池衰减与电池质保几方面的因素。首先,作为现在电动车的主流配置,三元锂电池的理论循环寿命在1500次左右。算上其它各种因素的削减,实际使用中的完全充放电循环也可达到800次以上,而25%~75%之间的浅充浅放,循环可达到1200次以上。即使除去后半个生命周期续航里程不够用的情况,也基本能做到与车同寿命。也就是说,只要合理用车,就不存在“用个三、五年,电池就必须得换”的情况。
 
其次,国家对动力电池出台过相关政策,规定厂家对其搭载的动力电池必须满足8年12万公里的质保期,电池衰减必须满足“500次充放衰减不超过10%;1000次充放衰减不超过20%”。也就是说,正常用车的话,你并不需要为电池的异常衰减买单。
 
因篇幅受限,还有许多方面不能一一涉及,更多关于电动车的误解可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字“谣言”查看全文。偏见源于无知,谣言止于智者,消除误会才能加快前进的脚步。

@吹起了我的小号子
想问一下,电动车的充放电循环次数怎么算?循环次数和充电次数有啥区别呢?不明白

凉介
请问秋名山车神是不是这里的老板?

锂电池的充放循环,就是指电池完成一次100%完整放电/充电的过程。
 
譬如说,你眼前有一块电池,它现在有100%的电量,你一次就把它用光到0%,然后再充电到100%,这就是一次充放循环。此时电池循环次数为1次,充电次数为1次。
 
又譬如说,你眼前还是有一块电池,它现在有100%的电量,你第一次把它用剩到40%、然后充电到100%,第二次又用剩到60%、再充电到100%。这两次使用,合起来也是一次完整的充放循环。此时电池循环次数为1次,但是充电次数为2次。
 
所以,一个完整的100%用电/充电循环过程,可以仅充电1次,也可以是3次、4次甚至5次。但最终决定锂电池寿命的,是循环次数,而不是充电次数。
 
理解了这一点,那就可以解除一个误解了:电动车的电池和手机的电池,衰减速度是不一样的。因为电动车的电池通常需要一个星期才完成一次循环,而手机的电池一天就可以完成一次循环。
 
BTW,基于锂电池的材料特性,浅充浅放有助于减缓电池的衰减速度,即让“电池少食多餐”要比每次“用光电池再充电”更健康。
@晴天霹雳
电动车上高速更容易出事故吗?为什么很少有人开电动车上高速呢,并且从我个人经验来看,在高速上开电动车好像要更费电?这是什么原理啊?

凉介
请问秋名山车神是不是这里的老板?

电动车高速驾驶中掉电速度非常快,而有经验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高速公路上低速驾驶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


那为什么高速省油却更费电呢?

首先,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为机械能从而对车体做功。由于复杂的转动结构和机械属性,发动机存在一个最佳经济工况区间。当发动机处于这个转速区间时,气缸内的活塞运动与进气效率达到最佳,汽油燃烧最充分,同时发动机的传动比也达到最高效平衡。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汽车就能用最少的油跑出越远的距离,达到省油的效果。对于普通家用车来说,这个车速大致在60km/h~90km/h区间,恰好就是常见的中高速行驶状态。

▲某发动机经济工作区间 

再慢一点不行吗?车辆低速行驶时,发动机内汽油燃烧不够充分,燃油转换率低、机械做功效率低;同时车速低,烧了油还跑不远,油耗自然就高了。

再快一点不行吗?首先,汽车向前行驶需要有力做功。发动机机械做功通过各种传动结构落到车轮上作为动力,汽车克服滚动阻力(路面阻力)与空气阻力(风阻)而前进(此外还包括坡度阻力,这里暂不讨论)。

滚动阻力=滚动阻力系数×车轮负荷。高速公路上行车,滚动阻力基本保持不变,这一部分影响较小。

空气阻力=(1/2)×空气阻力系数×空气密度×迎风面积×(车速²)。高速行车,空气阻力将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这一点就很可怕了。


当车速提升,空气阻力也顺应提升,发动机为克服阻力所做的机械工也将提升。汽油的化学能都被用来克服阻力了,效率自然就降低了。

那么电动车呢?电动车不存在发动机复杂的机械结构,不需要考虑汽油的燃烧效率和能源转化率。它的动力来自于锂电池中存储的电能,能量输出相对发动机而言更加均匀。


虽然电机的做功效率更高,但车速提升导致风阻增加,电动车为克服阻力而前进,所需要输出的功率也越高,进而电量消耗越快。

这就是电动车高速为什么跑高速反而更加费电的原因。


买车前必看的3个问题



 @Ryan... 
最近准备入手一辆纯电车,(本人汽车小白)听说纯电车的保费要比燃油车高出不少;请问下大神,有哪些汽车保险是必须买的?怎么买才能避免被坑?

黄瓜
吃一口吧,特香

因为电动车大部分保单按照补贴前售价来算,所以保险费要比燃油版车型高不少。

怎么买才能避坑?抱歉避不开,新车上首次保险必然会被坑一次,唯有买保险的时候多要点礼物。。。至于什么险种必须上,哪些不必要还是可以说一下的。

必须买: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新手推荐100万起)、车内驾驶员/乘客意外险、涉水险(多雨地区可买)、不计免赔

视自身情况可以不买:自燃险(新车自燃厂家赔)、全车盗抢险(车别停在荒山野岭就行,到处都是天眼贼跑不掉)、划痕险、玻璃单独破碎险、新增设备损失险

当然这里只是建议,具体看你的用车环境。举个例子:你那边经常有熊孩子高空砸物,那单独的玻璃险就要买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Mr. Xu
最近想买车,请问油电混动/插电混动/纯电动这三种车,哪一种更适合家用?(在3线城市生活,不用考虑上牌和充电)

等一个BKB
最速外卖FC

你好,看看你这个家用是怎么定义的,考虑到3线城市一般充电都不是大问题,所以我这里就在用车半径上区分了三种情况,你直接对号入座即可。

第一种就是家里唯一的通勤工具,并且高速偏多,那么我推荐油电混动的车型,第一是不会因为充电而受制于里程半径,其次是使用习惯什么的也完全不用改变。这样能够最大化自己的效率以及出行花费。

第二种情况则是家庭的唯一通勤工具,但是高速长距离出行需求不多,那么这种情况下我则推荐你插电混动车型,平时通勤多在家里充电,降低平时的用车成本,真的需要长途的时候也可以纯燃油行驶,都是没有问题的。

第三种就是家庭的非首台车辆,并且没什么高速长距离通行需求,大多是拿来代步上下班的,那这种直接买纯电我看就行了,家里充电连加油站都不用去了,方便不说花费也是极低的,其次纯电动车在市区开体感确实是要更棒一些,无论NVH还是动力表现都更胜一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妨选择纯电动车。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三种用车半径的购买思路,如果说住的地方实在不具备充电条件,那也不用麻烦了直接买油电混动即可。

@懂不了
最近刚刚提车,想问问皆电在买了新能源汽车之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黄瓜
吃一口吧,特香

你好,其实新能源车提车之后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正常使用就行了,不过既然你问到,我就简单说两点吧~

1.新能源车前几次充电要充24小时充分激活电池吗?

不用,首先目前常见的磷酸铁锂电、三元锂电都没有记忆效应,其寿命主要依据“完全充放循环次数”,要让电池耐用,就尽量做到浅充浅放并少用快充。另外,当电池充满之后,BMS是会断开充电电路的,所以即使你插着充电枪也是在浪费时间。

2.电动车电池平铺在车底,做个底盘护甲能更好地保护电池吗?

能,不过说实话没有多大必要,首先是车辆在设计之初就已经把各种用车环境都考虑进去了,例如遇到异物磕底、石头飞溅撞击等等,只要是没有设计缺陷的车型,电池包外壳,车底护板对电芯的保护就完全足够。此外,做底盘护甲会增加车重,这对于整车油耗/电耗来说都是相当不利的,而且厚厚的一层涂料也会妨碍到车底电池包、线缆的检修工作。


买车后必看的3个问题



 @海贼王 
小白,刚提车两个月。想知道纯电新车需要哪些工具或者保养手段?有什么需要额外注意的保养误区吗?

黄瓜
吃一口吧,特香

纯电动车保养没什么好纠结的,直接开回4S店做常规检查即可。通常4S店会检测车辆的动力电池充放电性能,高压电控制模块,电池包外壳、电池包/电机冷却液液位等等。当然常规的制动液、胎压/胎纹、悬挂等等都会检查,鉴于新车落地才2个月,保养也只是以检查为主。

至于说到电动车额外的保养,那就是添加/更换驱动电机、动力电池冷却液以及更换齿轮油了。不过以广汽新能源传祺GE3、比亚迪宋EV为例,它们都在50000km/24个月以上才需要更换,2个月怎么也跑不到50000km吧…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电动车别随便找个修理厂保养,毕竟一般修理厂不具备关于动力电池/电机的检测设备,而且齿轮油并不是普通的手动变速箱油或是LSD油(4S店说的,虽然我也怀疑),所以保养更换推荐回4S店,至于电机/动力电池冷却液和汽油车是否一样现在暂未清楚,但考虑到私自更换油液可能影响车辆质保,换冷却液同样推荐回4S店换。
4S店实地走访:你以为电动车真的不用保养?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文章

@胡门吉
在大风大雨的天气下,是否适合在露天停车场给汽车充电?(非飞线)如果适合,是否有注意事项?


邮差先生

你是一封信,我是邮差


咱们强调一下:下雨天是允许充电的。

因为厂商对于充电的部件和接口有严格的标准,充电口有各项预防措施,充电枪也是防水的,防尘放水级别为IP65级别。也就是说,在雨量较小的情况下,是不会产生对部件的损害或者出现安全问题的。

其次,大家仔细观察充电接口会发现,它是凹进去的,周围一圈有绝缘密封圈。如果有雨水进入,可以从底部的小漏洞中排出。所以,如果积水没有没过充电口是不会发生危险的。

需要注意的是停车的位置(尤其是你说的露天停车场),尽量选择地面较高的位置。如果处在低洼位置,长时间的积水可能会导致电池或充电口浸泡在水中。

另外一种极端情况就是雷雨天,电动汽车充电时,处于工作状态的充电线传输大量电流,况且因为下雨此时的电线已经处于潮湿状态并且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如果发生雷击,极有可能会击中充电线(尽管充电线中设计有地线,但不代表不会发生意外事故),进而产生巨大电流和电压,造成电池的损坏,甚至更大损失。

@王拯
请问电动汽车每次充电到100%还是80%对锂电池寿命最好?上学的时候有个讲座说最好到80%,4s又强调浅充浅放。期待专业解答。(自家车库充电,不受充电条件限制)

凉介
请问秋名山车神是不是这里的老板?

先说结论,浅充浅放更好,你提到的“充至80%”本身就是一种浅充浅放。

目前电动车上最常见的电池主要是三元锂、磷酸铁锂两种,本质上都属于锂电池。由于没有记忆效应,锂电池寿命的主要依据是『完全充放循环次数』,即电池完成一次100%用电充电的使用循环。

『用完再充,一次从0%充至100%』和『充一部分用一部分,两次从30%充到80%』都是一次完整的充电循环,但是后者(浅充浅放)对电池的寿命更加友好。

为什么?从分子层面看,过度放电将导致负极石墨过度释放锂离子,使其片层结构出现塌陷;过度充电将把过多的锂离子硬塞进负极石墨结构中,而使得部分锂离子发生沉积,再也无法被释放。同时,过度放电会使得负极板的铜电镀到正极上,破坏正极的微观结构。

▲实验数据来自Battery University机构

好在充电技术也在进步,现在过充问题可以交给电源管理系统(BMS,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解决,该系统会严格控制进出电池的电量,当电量快满时就转用涓流充电,从而保证电池尽可能在健康状态下工作。

但是这样的电池管理系统精度毕竟有限,无法完全抵消过充过放对电池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用车中,最好不要把电池用光才充电、也不要等电充满还使劲怼。

你提到了家里有私人充电桩,那么就建议下班回家停车库时即插即充,现在很多车型都可以设置预约充电和充电范围,可以帮助你养成浅充浅放的好习惯。
 
关于电池寿命的问题,咱们皆电曾经发布过一篇文章,可点击阅读,了解更多电池保养方法。《@各位网友:你最担心的电池损耗,原来可以这么解决》


脑洞最大的3个问题



@qqqqqqqq
能不能把高速公路两边的护栏做成磁场发生器,电动车在高速上行驶一直切割磁感线给车子充电?


邮差先生

你是一封信,我是邮差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这种妄想用切割磁感线,或者说什么利用车辆行进间的空气阻力形成风力发电来为电池充电的办法,基本上都是不符合最基本的物理定律。

假如真的想要切割磁感线发电又能够有效利用能量的转化,大概就是在下坡路段利用这个原理,但现阶段的车辆能量回收系统都没有玩熟,整个路面的能量系统得花多少钱建设,而且出来的效果也并不靠谱,比如说切割磁感线的阻力能否提供足够的刹车力等。
 
因此现阶段想好好解决续航焦虑症,这种取巧的办法并不靠谱,真正还得落实到三电系统的研发与升级,要是往深一点说还得靠电池的基础物理研究,虽然看起来很远,但也是最妥当的办法。

@知乎网友张全蛋
为什么国内警车还在大量采购大众丰田,如果嫌犯驾驶特斯拉法拉利逃逸,警车是不是永远追不上?

黄瓜
吃一口吧,特香

额,,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国内警车的采购(其实不只是警车,还有出租车、教练车等等),个人认为主要从经济性以及可靠性两个维度去考虑。

首先从经济性方面,丰田/大众两个品牌的车型保有量都比较大(例如捷达、桑塔纳、卡罗拉、RAV4等等),保有量大的车型,日后维修/更换配件较为方便、便宜,毕竟像警车这种是要随时待命的,如果买个法拉利做警车(我们暂且不谈买车多贵),撞一下等配件都要3个月,那还怎么开去抓贼呢。

其次就是可靠性,丰田不用多说了,基本开不坏。。而大众方面虽然整个品牌的可靠性不高(2018年排名《消费者报告》第16名),但考虑到做警车的大众大部分都是捷达或者桑塔纳,那套1.4/1.6L自吸引擎+MT的动力总成相当皮实,在正常保养的前提下,你要把它开坏也是一件挺难的事。。

最后,这种大宗采购会不会涉及到利益关系我们就不多说了,毕竟身为汽车媒体也只能点到即止。

不过话说回来,一台大众、丰田确实追不上开法拉利/特斯拉的逃犯,但警队有飞机呀。。有天眼系统呀。。再不行警队用100台卡罗拉接力追呀。。逃犯总不会有100台法拉利/特斯拉给它接力逃吧???!?

@记录者
等电动车普及之后,有没有可能像攒电脑一样攒车,电动车的标定会不会像升级bios一样容易?

凉介
请问秋名山车神是不是这里的老板?

非常有可能,只不过这个『攒车』和『攒机』在具体操作上应该有区别。
 
车辆设计是一项涉及人身安全、公共安全的大工程,里面自有一套复杂的技术体系,一款车型需要经过大量时间和金钱的投入研发,且必须通过严苛的测试标准才能合格上路。复杂程度和DIY攒机不是一个量级。所以它无法做到自由挑选CPU、主板、显卡等元部件,并自行组装成『产品』。毕竟,攒机失误、顶多烧一块RTX2080Ti,攒车出错、那可能是要闹出人命的。
 
所以未来的『攒车』,应该更偏向定制化服务。举个栗子,在同款车型架构下,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电池包(续航),选择是否搭载自动驾驶组件,或许还可以选择电机数量、功率和动力结构,甚至包括智能化配置等等,目前威马EX5的选装包模式已可见雏形。
 
至于“像升级BIOS”这一点,换个更准确的说法,可以说是『整车OTA升级』。目前已有部分车型已经可以实现这个功能,譬如通过OTA升级,可开放车型新功能,包括开启自动驾驶、优化续航、提升智能算法与响应速度等。它反映的是车辆软件与硬件的深度整合,这个思路是完全可行的。


最干货的3个问题



@炊事员
请问一下新能源电动汽车报废标准跟油车一样吗?电动汽车报废标准是什么?有年限规定吗?

凉介
请问秋名山车神是不是这里的老板?

目前国内依旧适用2017年颁布的《机动车强制报废规定》,因为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新能源车的“强制报废规定”,所以无论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统一按照“机动车报废规定”来执行。

按照现行的规定:

(1)车辆未通过年检或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年检,车辆就会被强制报废。现在对私家车的规定是『1-6年每2年检测一次』,『7-15年是每1年检测一次』,『15年之后是每半年检测一次』。如果在3个检测周期内,车辆未按时或没有通过年检,车辆就会自动被强制报废。这一点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都是相同的。

(2)排放水平未达到国家强制标准的,将引导报废或强制报废。这一点跟零排放的纯电车没有什么关系。

(3)私家车行驶达到60万公里时,将引导报废。这里是说引导报废、可拿保费补贴,已经不存在强制报废一说。

也就是说,对于私家电动车而言(运营车辆另有规定),其实只有“年检”这一项会影响到车辆的报废情况,只要按规定按时年检,开个20年还是开个80万公里都随你。

当然,首先是你的车和电池能够撑得住。

@Lesl!e
有个疑问,相对而然(言)插混是否会比纯电更为安全(指的当然是自燃问题)。希望小编能出一篇详细的文章说明下两者之间的不同。

周师兄
钢铁直男,花式不解风情

最近电动车自燃事故又多了起来,前阵子特斯拉和蔚来一起烧着了,而这几天一辆在香港的特斯拉电动车在停车场发生了自燃。紧接着在上海的蔚来ES8也发生了自燃,这真是难兄难弟,自燃事故都是前后脚一起发生。

当然事故的原因目前都还没有最终的定论,有说电池包受到了撞击,导致短路自燃,当然也有电池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的瑕疵导致。不过客观来说,电动车自燃的概率其实远低于燃油汽车自燃,只是电动车比较受关注,一旦自燃就会被媒体、公众关注,这就好比女司机开车这一话题一样。

从你的提问来看,插混和纯电动谁更安全(自燃问题),这得从它电池布置的位置来看。纯电动由于电池容量比较大,一般平铺在车身底部,虽然有防护措施,但是还是会有磕底等风险,电池容易受损伤。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电池容量比较小,大多布置在后排靠背后(后备厢内),少数像比亚迪车型会布置在车底。所以插混车型电池相对的受到外界撞击的可能性会少很多,相对也会更安全,但这也仅仅是相对而言。因为谁不能保证电池自身内部故障而出现问题,除去这一因素,无论是插混还是纯电动车电池的安全性都是均等的。

@崔磊
目前市面上有些新能源车出现续航里程不足、充电电量达不到标称电量、电池包或者电池单体检测时出问题等情况,厂家声称需要进行电池均衡。这个所谓的电池均衡到底是个什么鬼呢?

黄瓜
吃一口吧,特香

首先电池单体在生产的过程中就不可能做到100%的一致,再加上在使用的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例如温差),所以它们在经过多次循环充放电之后,其容量会有所差异,为了保障电池单体的寿命,均衡技术就要介入了。

至于均衡的原理是怎样,我们不妨从放电过程开始说起。

正如上面说到,多次循环之后,电芯单体在容量方面会有所差异,我们假设在放电过程中,电池包里面电芯,电量最多的电芯A有50%的电量,电量最少的电芯B有40%电量,这个时候电池包的SOC是由最小电量的电芯决定的(也就是40%那个电芯),电池包继续放电,电芯B会最先触及停止放电的SOC阈值,这时候电池包必须停止放电,不然就会导致电芯B损坏。

但特么电芯A明明还有很多电啊!这时候均衡技术就可以介入了,该技术把电芯A的电量转移到电芯B那里,让电芯B不会那么快触及停止放电的SOC阈值。如此类推,最高电量的电芯给最低电量的电芯“充电”(第一次可能是A充B,第二次有可能是C充D,第三次就…),电池包里电芯的电量就能不断被均衡,从而让整个电池包能放出更多电量,整车续航也能更长。


至于充电过程的均衡和放电过程相似,例如电芯A最先到达100%,均衡技术就会介入让电芯A自放电到电芯B的电量(此时电芯B是电量第二多的电芯),继续充电,电芯A和电芯B会同时到达100%,均衡再介入,让电芯A电芯B自放电到电芯C的电量(此时电芯A=电芯B,电芯C是电量第二多的电芯),周而复始,均衡技术不断介入,让每个电芯能充满。


这就是放电以及充电过程的均衡技术了。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