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影像方志| 山阴:雁门关外两座关堡气势非凡 文脉传承防风治沙生态发展

 风吟楼 2020-03-01

CCTV-10

2020.3.2 15:38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山西卷 山阴篇

 

山阴篇  预告片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驱逐了北方游牧部落之后,在边境设雁门、代、云中三郡,从那时开始,雁门郡便成为中国北方的军事要塞。今山西省山阴县便位于古时雁门郡的腹地。

1950年,雁北文物勘察团来到山阴县新旧广武村,对村北的一片封土堆进行了考古勘察,并通过鉴定确认其为汉代墓葬,因此这里被命名为“广武汉墓群”。

“广武汉墓群”南依群山,北连朔州,从南向北星罗棋布着近三百座大小不一的封土堆,其规模之大在中国极为罕见,1988年,“广武汉墓群”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桑干河是塞北一条古老的河流,它从西向东流经山阴县,绵延的河水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山阴人视它为“母亲河”。公元1044年,辽王朝在西北疆域设西京道,辖桑干河之南,置“河阴县”,由此拉开了这片土地的建县历史。

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河阴县”因与郑州属县同名,又因地处翠微山之北,更名为“山阴县”,此后县名鲜有更迭,大体沿用至今。

两座关堡 气势非凡

自古,雁门关南控中原,北扼塞北,有着“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称。

山阴县境内勾注山下的隘口,遥望伫立着两座关堡,一座居长城之外,名为旧广武城,另一座依长城而筑,是为新广武城。2006年,新、旧广武城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旧广武城于西北侧拱卫着雁门关,相距仅十余千米。

旧广武城至今遗存着完整的箭楼、垛口、望洞、射孔,以及马面,这座古堡雄踞于山下平原,南望内长城。高耸的敌楼,相望的烽火台,至今仍不失当年古战场壁垒森严的气势。

据《辽史》记载,旧广武城始建于辽代,最初为夯土筑城,此后数百年间,作为雁门关外的第一道防线,旧广武城一直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势力争夺的战略要地,故有“北门锁钥”之称。

新广武城,是明代修筑的长城内外众多城堡中的一座。

这座城池扼守着勾注山之咽喉,遗址中依然伫立着大北关、小北关。大北关关楼上的石额题字“三晋雄关”,因风雨剥蚀今已了无痕迹。

2004年,新旧广武城被清华大学文物遗产保护研究所等多家权威机构,评估为全国最大、最完整的边关军事文化体系构筑群。 

学术昌盛 文脉传承

桑干河的一道河湾处,平卧着一座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古代墓园,在明代,这是晋北地区规格最高的敕建墓园,墓主是一代名臣王家屏。

据记载,王家屏出生于山阴县南洲庄,33岁时,王家屏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他一生历经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最终官至内阁首辅,被后世誉为“天下文官祖,一代帝王师”。

《明史》中记载,王家屏为人持正、忠于职守、敢于直谏。万历皇帝钦佩他的宏深经术和端庄气质,赞称他为“端士”。 

公元1604年,王家屏病逝,万历皇帝追赐谥号“文端”。从此,“文端”成为一代“阁老”王家屏的鲜明写照。

据《山阴县志》记载,南洲书院由王家屏捐资建造,辞官退隐后的“王阁老”正是在这所学堂里,积极推行礼乐教化,倡导培养良士,端肃世风,使得山阴县成为学术昌盛,士风蓬发之地。

2011年,为了弘扬王家屏”文端”的品格精神,山阴县政府在王家屏墓的基础上扩建了“王家屏纪念园”,又重修了一座曾消逝于历史中的古学堂——“南洲书院”。 

防风治沙 生态发展

千百年来,雁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而西山缓坡丘陵地带的沙尘暴和水土流失愈加严重,自古有诗云“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这是当地百姓生活的历史写照。

下喇叭乡林业站站长杨军,自20世纪80年代初便带着乡亲们开荒植树。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历经了无数次失败的杨军,才终于找到了确保阳坡植树成活的办法,将一片片绿色外衣披在了山间。

21世纪初,浩大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拉开了序幕,作为第一期工程中的农牧交错地带沙化土地治理区,山阴人斗志高涨,趁势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

历经十余年的奋斗,山阴县境内从过去随机种植的单一树种,转向了乔木、灌木、绿草等多树种、多林种的全面综合治沙模式。

如今,山阴境内的坡地生态日益丰富多彩,一种名为葫芦巴的野草,焕发着勃勃生机。

每年七月,一些山阴人开始收集、晾晒葫芦巴的根叶,然后将其做成一种名为“苦豆豆“的香包。自古以来,山阴人就有在端午节互赠这种香包的传统,他们以此来传情达意、祈福辟邪。 

油果儿 营养美味

山阴有着广袤的山坡耕地,自古盛产各种耐干旱的杂粮作物,有谷黍、莜麦、荞麦、胡麻等等,丰富的杂粮品种,为山阴人带来了独树一帜的面食风俗。

自古以来,塞北民间的婚丧寿诞酒宴,无论“六六席”“八八席”,其中必少不了油果儿这道点心。油果儿的起源无从考证,相传,在清代塞北民间就流行这道面食小吃。

山阴的油果儿以小麦面粉、胡麻油以及白糖作为原材料,靠着传统手工艺制作而成。山阴人习惯于扎堆儿制作油果儿,享受着集体劳作带来的愉悦。

人们将炸好的油果儿以红纸细心包裹,寄给远方的亲朋好友,这道悠久的塞北美味,不仅是山阴宴席上的一道小吃,更承载着山阴人最深情的思念,最质朴的乡愁。

如今,山阴县已发展成为全国乳品加工示范县,被列入国家级奶牛生产基地县,全县奶牛存栏量八万多头,稳居于山西省之首,赢得了“农区奶都”的美誉。

在跌宕起伏的命运中,山阴人脱胎换骨,迸发出超凡的勇气与智慧,他们在循环发展、保护生态的康庄大道上砥砺前行。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监制 / 闫东  主编 /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张兰 胡悦 吴宸玥(实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