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最大沙岛:海风吹沙75万年堆积成岛,沙滩也能起降飞机

 行走在陌路 2020-03-01

中国人对“吹沙填岛”并不陌生,毕竟在南海中已经凭空填出几十平方公里的面积。但人力在大自然面前却显得极其渺小,比如全球面积最大的沙岛,就是在过去75万年间由海风自然吹填,如今已有1840平方公里面积,且仍在不断扩大中。

1802年,英国船长弗雷泽带着妻子和18个仆人从苏格兰启航,将一批烈酒送到澳洲的英国殖民区内。快到澳洲大陆时遭遇风暴被迫搁浅沙岛,随后被一群土著囚禁。六年后,从澳洲监狱逃出来的囚犯路过沙岛,但最终只救出了船长妻子。

妻子为营救丈夫向英国政府求助,可她所描绘的海岛与记载并不吻合,反倒令英国人对这座充满淡水和植物的海岛产生兴趣,因此假意施援实际只是探查。一年后,妻子得知丈夫已被土著处决,为纪念丈夫在书中将海岛命名为弗雷泽岛,从此被沿用至今。

弗雷泽岛长123公里、宽22公里,面积达到1840平方公里,是澳大利亚东海岸和昆士兰州最大的岛屿,也是澳大利亚第六大岛,与大陆之间隔着桑迪海峡。由于土著极具攻击性,英国士兵勘测后就走了,将其搁置直到澳大利亚统一成联邦。

19世纪期间,澳大利亚沦为淘金者的“天堂”,数以百万计的外来人口蜂拥涌入澳洲,原本不引人注意的弗雷泽岛也发现了少量金砂和金属矿,导致原住民被驱离到当时全球最大的亚拉巴布贫民窟生活,只有少量土著被留下充当奴隶。

澳大利亚人对弗雷泽岛的研究从1980年才正式开始,起因是被驱离的土著后裔不断要求将名字改回原来的“K'gari(土著语天堂岛)”,并准许他们返回岛上居住。为了名正言顺的拒绝土著后裔,澳大利亚邀请美国考古学家前来研究。

没想到的是,美国考古学会主席罗伯特拒绝了澳洲“隐瞒真相”的提议,坚持将真相公之于众:弗雷泽岛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生活迹象,巅峰期族群发展到2000-3000人的规模,且岛上古墓中发现的骨骸与土著后裔的DNA高度吻合。

哪怕如此,澳洲政府仍然拒绝了土著后裔们的返岛请求,理由是弗雷泽岛的生态需要长期维护,不能大规模返岛生活。支撑这个理由的证据也来自罗伯特:岛上有353种鸟类(英国岛只有337种),还是个完全由海沙堆积而成的天然沙岛。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难以置信的大自然进化过程被拨茧抽丝,一点点的展现出来:冰河时期,澳洲大陆南面山脉被长期风化侵蚀,碎石岩屑被风刮到海中随洋流运动研磨成海沙,随后又被海风吹填并堆积成沙丘,逐步扩大成岛屿型态。

这是座大自然自主形成的岛屿,先是飞鸟将植物种子带到岛上,成长后的根系又将沙丘固定。由于弗雷泽岛年降雨达1500毫米,日积月累后最高的沙丘已堆积到244米海拔。类似千层蛋糕般,每隔一点距离就有一层植物或动物的残骸。

另一特色是岛内有100多个淡水湖,其中40个属于纯雨水汇聚而成、靠海沙完全封闭的海岛淡水湖,类似湖泊全球只有80多个。有趣的是,弗雷泽岛淡水水质位居全球前列,但水中却富含腐烂植被的有机酸(含未知微生物),因此不缺淡水却被禁止饮用。

弗雷泽岛气候温和、湿度极高,在频繁降雨后,岛上内陆会形成数百条小河,将雨水汇聚后排入大海。最大河流伊莱河每天最大流量可达8000万升,第二大河流量为500万升,充足的淡水和气候导致热带植物疯狂生长,沙岛得以更加稳固。

地质学家在弗雷泽岛多个湖泊内发现不少异象,其中最难解释的是淡水湖中只有微生物,没有任何鱼类存活。第二个未知之谜是部分湖泊水体会在红、蓝、粉等色彩之间频繁切换,雨量越大越明显,最短只需24小时就会明显变色。

1992年,弗雷泽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要求澳洲政府严格执行保护法,原准备开发矿产和石油的澳洲政府顿时“傻眼”,没想到当初为了阻止土著返岛请来专家,如今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能停止一切开发,后期干脆禁止任何游客在海边游泳,唯一能在海水中游泳的地方是北岸的水坑。

好在弗雷泽岛的旅游业潜力十足,只用二十年就成为昆士兰州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之一,由于世遗保护法明令禁止修建公路和机场,只能将75公里长的沙滩截成几段,不仅有起降飞机的“沙滩跑道”,也有可供车辆行驶的“高速公路”,时速限制在80以内。

2019年初,澳洲政府颁布弗雷泽岛新保护法,被保护的有哺乳动物25种、爬行和两栖动物74种、飞禽353种、所有鲸目以及865种植物中的800种。换句话说,弗雷泽岛上只要能动的都在保护名单内,包括海岸上200多只流浪的澳洲野狗。好在弗雷泽岛并不限制露营和钓鱼,这也是全球游客来到弗雷泽岛上不可缺少的旅游项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