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544)
2020-03-01 | 阅:  转:  |  分享 
  
口技



【课文学习目标】

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本文有条不紊而又逼真地对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进行摹写的特点。

3、理解本文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状写口技表演者高超的口技技巧。

4、辨析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了解其意思的差异。

5、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能准确无误地背诵课文。

6、记住本文的作者及出处。

【课文学习指导】

一、自主学习

1、根据“提示”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无敢哗者 犬吠 呓语 夫叱大儿声 齁声 宾客意少舒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曳屋 许许声 奋袖出臂 几欲先走

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满坐寂然

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

妇拍而呜之 宾客意少舒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曳屋许许声

虽人有百手 不能名其一处也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4、辨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它们的含义。

妇抚儿乳以为妙绝

儿含乳啼群响毕绝

众妙毕备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以为妙绝不能指其一端

5、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6、记下你初读的体会、感受以及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1、根据下面的划分,归纳出段意层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第一层(第2自然段):

第二层(第3自然段):

第三层(第4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

2、根据课文内容,填充下面的表格。

场景 声音种类 声音特点 作者评论 听众反应 梦中惊醒 渐入梦乡 火起慌乱 3、下面是对这篇课文的分析,其中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会宾客大宴”点明了口技表演者表演的时间和事由。

B、首段和尾段都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既使首尾呼应,又强调口技表演者的道具的简单,突出其高超的口技表演艺术。

C、第四段表现“火起”的时候,连续重迭使用了五个“百千”,构成了排比,加强了火势的紧张气氛,突出火势的猛烈,救火人的紧张和慌乱。

D、“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描写了宾客的神色、动作、情感、心理,展示了宾客身临火灾现场的惊诧和慌乱。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短句。

⑴京中有善口技者 译:

⑵会宾客大宴 译:

⑶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译:

⑷不能名其一处也 译:

⑸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

5、对这篇课文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与老师同学作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答案

2、梦中惊醒:犬吠、欠伸、呓语、大啼、妇拍而呜、絮絮、夫叱 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大到小 众妙毕备 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渐入梦乡:齁声、妇拍儿渐止、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声、咳嗽 逐步变小 意少舒,稍稍正坐 火起慌乱:呼、哭、吠、力拉崩倒、火爆声、呼呼风声、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突然变大、由少而多、由少而杂 不能指其一端;不能名其一处 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D









































献花(0)
+1
(本文系学海课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