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点地理------解密贝加尔湖畔高跷树背后的地理试题

 锦诗BGMENG 2020-03-02

【背景地理】

中俄科学家在乘科考船考察贝加尔湖期间曾在佩夏纳亚湾(俄文中“佩夏纳亚”意思为“沙的”)短暂停留,这里的“高跷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距离湖面100~200米的沙滩上,长有几十棵松树,有些依然直立,有些已经明显倾倒。这些树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看上去就像放大了许多倍的榕树盆景一样。当地人给这些外形奇特的树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高跷树”。

俄罗斯科学院湖泊所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大风和波浪是“高跷树”形成的原因。通常情况下,风和水对于湖岸,以及其植被的侵蚀作用是非常缓慢的。贝加尔湖地区常会出现大风和巨浪的恶劣天气,最大风速可以达到每秒60米。狂风和它掀起的巨浪不断冲击着湖岸,逐渐破坏了湖畔的植被,并导致土壤沙化,造成水土流失。根部短小的草和灌木逐渐消失,而部分高大粗壮的松树则存活下来。“高跷树”作为自然力的直观体现而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保护。

【试题精选】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每年都有几个月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春天一到,湖面开始缓慢的融冰过程。在贝加尔湖佩夏纳亚湾距离湖面100--200米的沙滩上生长着一些神奇的松树,这些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当地人称之为“高跷树”,下图为某年5月贝加尔湖遥感图像。读下图回答1-3题。

  1.贝加尔湖北部和西南端湖冰消融时间比中南部晚,其原因是(   )

A.北部和西南端周边地势高

B.北部和西南端受冷高压影响时间长

C.北部湖面狭窄,西南端湖面风速小

D.北部纬度高,西南端湖水较浅

2.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为-38℃,而冰层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是( )

A.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B.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

C.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3.“高跷树”根部裸露是因为该地(  )

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

B.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C.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

D.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贝加尔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湖边沙滩上生长着一些奇特的树,这些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从根下穿行,当地人称之为“高跷树”。读图完成4--5题。

  4.贝加尔湖  (    )

A.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

B.属于内流湖,湖水盐度高

C.与北美五大湖成因相同

D.对周边地区气温调节作用明显

5.“高跷树”的形成是由于(    )

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

B.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

C.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被侵蚀

D.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6.(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贝加尔湖(如下图所示)形成于2500万年前,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面积居世界第七位。湖泊周围人迹罕至,原始森林茂盛。湖水清澈透明,湖中有植物600种,水生动物1200种,其中四分之三为贝加尔湖特有。湖中大量的端足类动物能够分解水藻,分解动物尸体。贝加尔湖地区常会出现大风天气。在距湖岸100﹣200米的沙土山坡上生长着高大粗壮的松树,2﹣3米高的树根裸露地面,当地人称之为“高跷树”。贝加尔湖共有300余条河流注入,从湖中流出的仅有安加拉河。当地居民对是否在贝加尔湖畔建瓶装水厂存在较大争议。 

1)分析“高跷树”形成的原因。(6分)

2)分析贝加尔湖湖水透明度高的原因。(6分)

3)分析贝加尔湖具有众多独特动植物资源的原因。(8分)

4)你是否赞同在贝加尔湖畔建瓶装水厂?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1)分析“高跷树”形成的原因。(6分)

2)分析贝加尔湖湖水透明度高的原因。(6分)

3)分析贝加尔湖具有众多独特动植物资源的原因。(8分)

4)你是否赞同在贝加尔湖畔建瓶装水厂?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贝加尔湖北部消融时间晚是因为北部纬度高;而西南端湖冰消融晚是因为该地冻土层较厚,湖水较浅,受冻土影响大,D选项正确。

    贝加尔湖冬季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是因为湖水清澈,阳光却能够透过冰层,湖中形成“温室效应”,A选项正确

    3.B由材料可知,“高跷树”生长在距湖面100~200米的沙滩上,故该地不是冻土层,因此形成“高跷树”是风浪侵蚀,导致根部裸露而成,B选项正确

    4D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但不是海拔最低的湖泊;贝加尔湖为淡水湖,是构造湖,北美五大湖为冰蚀湖;贝加尔湖湖水面积大,对周边地区的气温调节作用明显

    5C由题干信息可知,贝加尔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巨大的风浪会侵蚀树木根部土壤,最终形成“高跷树”。

    6.(1)松树抗风能力强(2);大风天气多,风浪冲击湖岸附近的沙坡,松树根部的土壤被侵蚀(2);土壤变贫瘠,树根不断向下生长(2)

    (2)湖盆深,受外界影响小;大量端足类动物对湖水的净化作用;人类活动影响小,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低,藻类植物密度小;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保持水土功能强。(任答3,6)

    (3)贝加尔湖形成历史悠久;人迹见,人类活动影响小;入湖河流多,带来营养物质;只有一条河流入海,生存环境较封闭;湖面较大,生存空间较大。(任答4,8

    (4)赞同。理由:淡水资源丰富;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任答2,4

    不赞同。理由:污染水资源;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减少当地淡水资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