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梅生津止咳、助消化,果农掌握种植要点,收获吃不完的杨梅

 饮膳道人 2020-03-02

杨梅具有消食、除湿、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医药功能等多种功能,有“果中玛瑙”之誉。杨梅所含的果酸既能开胃生津,消食解暑,又有阻止体内的糖向脂肪转化的功能,有助于减肥。杨梅中含有维生素C、B,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杨梅果仁中所含的氰氨类、脂肪油等也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杨梅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能治痢疾腹痛,对下痢不止者有良效。杨梅生津止咳、助消化,果农掌握种植要点,收获吃不完的杨梅。

冬季管理

促进树势进一步增强,有利花芽发育。可以抑制春梢生长。因为东魁杨梅有旺盛的生长势。如果春梢旺发,就会形成大量的落花落果。所以要将春季的管理工作提前到冬季完成。这样可使树体的营养在冬季就调节好,也就减少对春季萌芽的营养供应,因而能够起到抑制春梢萌发的作用。清洁树冠与园地,清除越冬的病虫源,可以减少翌年的病虫发生。为给树体补硫补钙。因为硫素与钙素营养,对东魁杨梅的树体发育、枝梢生长、果实发育等各方面都有较好的作用。所以在冬季进行补硫补钙尤为需要。

以往,根据许多果农的经验,将东魁杨梅的冬季管理时期定为11月到春节前。近年来,因11月的气温较高,怕较早地进行冬季管理后会促使冬梢萌发,消耗树体营养,还要影响春梢和夏梢上的花芽发育。所以要根据此时期的气温,灵活进行。如11月的气温已降低,才可进行;若11月的气温尚较高,应推迟到12月到春节前。

施肥管理

根外追肥近年来在杨梅上应用较为普遍,主要是在果实生长期应用。如花期喷0.2%硼砂液,果实生长期喷0.2%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或高效稀土液肥1200~1500倍液等,促进叶片生长,提高光合作用,改善果实品质,一般应用1~2次为宜,若次数过多,会导致营养生长过旺,影响果实品质。缺素症及其矫治:一方面,由于杨梅栽植于山坡地,土壤比较瘠薄且易遭雨水冲刷;另一方面管理较粗放,不重视施肥;杨梅产区均存在缺素现象。

杨梅缺氮表现叶片发黄变小,枝梢生长不良,树势衰弱,造成减产或大小年结果;缺磷表现新梢和根系生长减弱,叶片变小,缺乏光泽,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花芽分化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缺钾时果实小,着色差,品质劣,产量低;缺硼时树体生长衰弱,枝条簇生小叶,新梢枯梢,花芽分化不良,落花落果严重。尤其是杨梅对硼元素缺乏敏感。当土壤中有效硼含量为0.09ppm时,就表现缺硼症状。叶片硼含量在20ppm~80ppm均属正常。一般氮、磷、钾缺乏可通过土壤施肥来矫治,也可结合采用叶面喷布。缺硼时,可在花芽萌发初期至开花期喷布0.2%硼砂加0.5%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1~2次,或在冬季(11月)土施,每株撒施硼砂50g左右。

病害防治

杨梅的抗逆性强,病虫害极少发生。不过,因生态环境变迁大范围的种苗交流,因地制宜搞好病虫害观察和综合防治也是十分必要的。主要虫害有长白蚧、卷叶蛾和袋蛾类害虫。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癌肿病等。防治杨梅病虫害的方法如下: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及时剪除病枝和枯死枝;做好冬季清园,清除落叶和杂草,集中烧毁。药剂防治:癌肿病,可在春、秋两季季雨后,先用快刀削除病瘤,然后在伤口涂“402抗菌剂”50-1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200ppm进行消毒保护,15天后再涂一次。褐斑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喷洒树冠,7-10再喷一次,连喷2-3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