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鸣华侨农场的美丽“蜕变”

 aq100001 2020-03-02

从最初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华侨农场,跨入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行列,再化身生态宜居之城

□晨报记者  韦敬鹏

  每当夜幕降临,在广西—东盟经开区(广西武鸣华侨农场)华侨城社区的广场上,伴随着东南亚音乐,不少社区居民翩翩起舞,享受闲适美好的时光。

  作为全国最大的华侨农场,特殊历史时期安置了来自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的归国华侨1.2万多人。安置之初,华侨农林场以安置解困为目标。上世纪90年代,广西根据“因地制宜、一场一策”原则,通过创办经济开发区等多种模式,大力发展经济,归侨侨眷的生活日渐改善。

  从“一片荒芜”到如今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管中窥豹,发生在归侨身上的故事,或许更能直观展示武鸣华侨农场今昔发展变化的轨迹。

  尘封多年模具派上用场

   “搬家之后,旧的东西丢得差不多了,但是制作美食的模具被我们留了下来。”家住经开区华侨城的马来西亚归侨封之鸿说。

  2013年,得益于当地政府大力推进的归侨安置地危旧房改造工程建设,封之鸿一家从位于偏远农村的武鸣华侨农场分场,搬进了经开区华侨城社区,一家8口人分到了3套100多平方米的新居。

  今昔对比,封之鸿这样说,“刚到侨场时,我们住泥瓦房,一下雨就漏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做糕点小吃什么的,更多时候只能是停留在想象中而已。”

  因为生活条件艰苦,当初从国外带回来的那把制作美食的模具,几乎没什么派上用场,“尘封”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后来才派上用场。

  这个刻着独特菊花和星星图案的印尼蛋卷模具,在生活大为改善之后,封之鸿用其制作充满东南亚风味的美食,结果大受青睐,在当地远近闻名,每到重要节日来临前,想吃的顾客必须提前下订单,才能“一饱口福”。

  广西—东盟经开区党群侨务局局长陈菁说,这把模具见证了封之鸿一家过去艰苦的年月,也见证了如今的生活变化。而针对归侨聚居的特点,经开区还专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归侨侨眷把东南亚风情的美食传承发扬下去,对于想品尝东南亚风味美食的人们来说,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就可以体验到地道的“南洋美味”。

  一位归侨的快乐母亲节

    今年69岁的印尼归侨梁秀安回忆起搬进新居后的生活时,美好的记忆很多,但是更多的定格在母亲节这一天。“孩子们就住在隔壁小区,专门过来陪我们包饺子,今天(母亲节)还带我去逛街买衣服,母亲节过得真的很开心。”

  据老人介绍,她是1960年从印尼回到广西,被安置在武鸣华侨农场,当时只能住在由猪栏改造的简易工棚,如今,通过危旧房改造,她们一家搬进了120多平方米的华侨城小区安置房。

  记者了解到,梁秀安的儿子和女儿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侨场学校任教,住在老人所在小区附近新居。每到母亲节那一天,她的儿子、儿媳便购置一大堆精美食材,为老人准备丰盛的宴席,一家人其乐融融。

  “孩子们很孝顺,晚上有时间就带孙子、孙女过我们这边坐坐,我们有空也到他们家串门,大家都能及时照应。”梁秀安说。

  儿孙绕膝,尽享天伦。如今的生活让梁秀安感到很满足,消费清单里多了一个“旅游”选项——在孩子们的建议下,去年她和丈夫一起先后去了厦门、张家界,今年分别去了湛江、北京等地游览,明年打算去的地方则在商量中。

  广西—东盟经开区党群侨务局副局长韦清溪说,“现在侨场居住环境、生活配套、医疗教育等条件日益改善,企业用工需求很大,开出的薪水不比大城市低,为方便照顾父母,越来越多的归侨子女都选择回来就业。”

  用镜头记录侨场发展变化

    1978年,越南归侨郑巩从云南河口回国后几经辗转,最终定居在武鸣华侨农场。回国之初,他和7个归侨挤在一间面积不足30平方米的宿舍里,从事农耕。

  在40年前那个连照相都算奢侈的年代,郑巩却利用从国外带回来的相机记,录着生活的变迁,留下弥足珍贵的相片。

  1981年,郑巩在农场场部所在地开了照相馆,成为农场“个体户第一人”。

  专职照相之后,郑巩所用的相机也变成了佳能AE1,他拿着这部相机,走遍了中国安置有越南归侨的华侨农场。如今,他的相机也进入了数码时代,佳能5D2相机让其更便捷地记录着越南归侨的历史。

  在郑巩的镜头下,农场低矮的泥砖房变成了高楼林立的新城区。在广西—东盟经开区管委会大楼内,一张开发区的夜景图被悬挂在显眼的位置,作者就是郑巩。

  “每次看到这些相片,我都会为自己的健康成长感到开心,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郑巩说。

  武鸣华侨农场改革模式获赞

    “长满杂草的荒芜土地,低矮破旧的泥土坯房,没水没电……提到华侨农场,不少人脑海中浮现的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落户侨民的生存景象。曾经见证着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华侨农场,没有成为被历史遗忘的角落,现如今已经今非昔比。”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侨务综合处调研员梁宏说。

  梁宏介绍,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华侨农场综合改革工作,对农场机制体制改革进行了大胆实践,成功探索出由武鸣华侨农场直接转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顺利实现了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三融入”。就武鸣华侨农场来说,通过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华侨农场历史遗留问题得到逐步解决,广大归侨侨眷和农场职工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武鸣华侨农场常务副场长周权荣表示,华侨农场所经历的最深刻的变革还是在于经济的全面转型,因为传统的农场以生产农作物为主,靠天吃饭,不确定因素多;一旦发生天灾,抗灾能力弱,这导致归侨的收入微薄,生活水平提升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寻求纯农业经济向多元发展经济的转型。

  “在谋求转型的道路上,武鸣华侨农场根据本地特色因地制宜,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在一代又一代农场人的努力下,华侨农场不再只是农场了。”周权荣说。

  自治区统战部侨务综合处处长秦伟鹏介绍,武鸣华侨农场以东南亚归侨为桥梁,加大和东盟的合作,成功实现工业化转型,在全国的华侨农林场中经常作为典型介绍改革经验。

  从1960年的“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到2004年的“南宁—东盟经济园区”再到2013年的“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段值得铭记在心的成长记忆。如今这里商贾云集,发展迅速,变化巨大,从最初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华侨农场一路转型,一路凯歌,跨入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行列,崛起变身为南宁市北郊以工业产业为支撑的生态宜居之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