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摩洛哥突尼斯行之六 从哈马马特到凯鲁万,一天巡视2个古城

 DavidCCH 2020-03-02

  从卡萨布兰卡起飞,四个小时后飞机在突尼斯迦太基国际机场降落,接机后直接开往距机场70公里之外的哈马马特,开始突尼斯之行。

  突尼斯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北部和东部面临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相望,东南与利比亚为邻,西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和摩洛哥一样,突尼斯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集中了海滩、沙漠和古文明的国家,有着悠久的文明和多元的文化。

  哈马马特是突尼斯东北部一座古城。濒临地中海,有着漂亮的沙滩和阳光,所以又是突尼斯著名旅游区。哈马马特最早是由腓尼基人创建,如今老城仍保持着几个世纪以前的建筑格局。

  这是网络下载的一张全景图。正中一矩形围城,就是哈马马特古堡。右边是古城麦地那,左边是漂亮的海滩。

  到达哈马马特,已是傍晚,拍了几张沙滩的晚霞。因为不是旅游旺季,海边人很少,也有点脏,显不出旅游胜地的风采。

  古堡下的小广场,矗立着三个站立的美人鱼铜雕,每个美人鱼的右手上都举着一个莲蓬,有什么寓意呢?应该是欢迎和祝福吧!

  夜色中的哈马马特古堡。

  哈马马特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入住的酒店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超大的室外游泳池已经超出了我的想像,确实是欧洲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第二天(11月22日)上午再次来到这里,游玩哈马马特麦地那。

  古老的哈马马特是腓尼基人建造的。老城的最高建筑是古堡,呈正方形,边长40米,墙高15米,墙顶宽约3米,是一座有防御工事的城市。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安排进内参观,只在外围走了一圈。

  古堡墙下一对老人,喝茶聊天很是休闲惬意。

  卖茉莉花的突尼斯小贩,一身打扮很有民族性。

  像北非很多沿海城市,这里基色也是蓝白色。民宅外墙涂刷成白色或米黄色,门窗漆成各种蓝色。摩洛哥突尼斯之行看够了蓝白小城,有点审美疲劳。

  除了蓝色,也有许多不同颜色的门窗装饰,说明这里没有严格一致的规定。

  有所不同的是,老城民居几乎每家门图案中或是门的两边,都画有形状各异的鱼。参观时,一位路过的突尼斯人很热情地给我们指着双鱼🐟的标识,本地话肯定是听不懂的,但他的肢体语言明显看出一种自豪感,这可能是哈马马特独有的。双鱼是代表着丰收的喜悦,还是当地人崇拜的图腾呢?

  游完哈马马特古城,我们来到另一个古城凯鲁万。凯鲁万位于突尼斯中部偏东地区,于公元670年兴建,公元800~909年,阿格拉比德王朝在此定都,凯鲁万自此名声大噪,成为伊斯兰四大圣地之一。突尼斯人认为,到凯鲁万朝觐7次即等于去麦加朝觐。

  凯鲁万景点很多,首先游览了阿格拉比德大蓄水池。

  凯鲁万是个缺水地区,当地人早在公元862年修建了15个蓄水池解决吃水难。现有供人参观的是被称作阿格拉比特水池的一大一小两个水池。为了能看到全景,我们在当地一个旅游机构的三楼平台,欣赏着1200年以前建造的蓄水池。

  突尼斯国旗迎风飘扬!

  凯鲁万的第二个景点是“三根胡须”清真寺。传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追随者斯迪.萨赫巴,于七世纪从圣地麦加返回突尼斯时,不仅带回大量经文,还带来先知三根胡须。所以这位圣人去世后,当地人为他修建了陵墓,而且将先知三根胡须也一并保存在陵墓里,以接受信徒的朝拜。

  “三根胡须”清真寺尽管规模不大,但建筑和装饰风格完全秉承了阿拉伯特有的文化和民风,带着罗马柱的拱形回廊和色彩艳丽的墙壁瓷砖,传递着独特的阿拉伯建筑文化。

  凯鲁万城内清真寺星罗棋布,有“三百清真寺之城”之称,但最负盛名的是奥克巴清真寺,又称为“大清真寺”。这是整个北非历史上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是同圣城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齐名的世界四大清真寺之一。凯鲁万正因拥有此寺而被阿拉伯世界誉为第四圣城。

  闯入镜头的是突尼斯导游。

  奥克巴清真寺是阿拉伯世界建筑、文化、艺术的经典代表,环绕大院四周的拱形连廊,670根排列整齐的罗马石柱,造型独特的宣礼塔,可以容纳2000人做礼拜的寺内大厅,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据导游介绍,奥巴克清真寺很多建筑材料来自几百公里之外的迦太基遗址。清真寺基座的两块大石块都刻着“ANTONNI”(安东尼)字样,因为建筑员工不识字,有一块放置反了,留下一段故事。

  一排排的石柱在光影作用下显得特别有仪式感。

  一天时间游了2个古城,确实感到突尼斯是个不仅有沙漠有海景的国家,也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国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