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修二备课】周明学:《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备课资料

 昵称15221501 2020-03-02
周明学 历史论文悦读分享 2月8日


九江市一中  周明学

课程标准: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手工业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后渐渐独立。农业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提供了基础。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手工工具从事小规模生产劳动的工业。

手工业属于第几产业?

观点1:属于第一产业(农业)

理由:手工业仍属手工劳动,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观点2:属于第二产业(工业)

理由:首先,看字面:手工业,手——工业。是工业的一个分支,属第二产业。

手工业的组织形式:家庭;个体;手工作坊;手工工场

从经营形态看,我国古代手工业主要有三种类型: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一、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特点:

(1)经营方式:政府直接经营

古代国家设立手工业,一方面是为了供应王室、皇室和国家机关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如汉代设立的纺织机构,东、西织室,就是为统治阶级的需要服务的。当然最有名的是汉武帝时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了盐铁官营,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国家著名的禁榷制度(禁:禁止民间私自贸易榷:专营,专卖。是国家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卖的制度)。

(2)生产形式:大作坊生产

作坊:从事手工制造加工的工场古代有官府作坊及民间作坊之分。

(3)地位:素称发达,世界领先

官营手工业曾经一度十分发达,在整个手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很高,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大特点之一。就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手工业生产技术进步迅速,远远超过当时世界各国,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这两种现象之同时出现并非偶然。换言之,中国早期的官营手工业对于经济发展有过重大贡献。原因:凭借国家力量,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世界领先之行业:冶金、制瓷、丝织等。

2、历程:

从夏朝到明朝中期,官营手工业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1)兴起:夏、商、西周时期

当时的手工业都由官府垄断。或者,官营手工业兴起于夏、商、西周时期,起源于当时的工商食官制度。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夏代有门类齐全的官营手工业,主要有青铜器制造业、玉器、漆器、陶器制造业,还有一些纺织、酿造行业等。在此基础上,商周官营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古代中国,何时出现了私人经营的手工业和商业?过去史学界有不少人认为,春秋时期才刚刚兴起,夏、商、西周不存在民间私人经营手工业和商业,就是所谓“工商食官”。

工商食官制度是周代,尤其是西周春秋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基本制度,是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坊,属司空管辖。这些手工业作坊的各类生产者称为百工,劳动者世袭其职业,他们既是具有一定技艺水平的工匠,又是从事手工业生产的管理者。

“工”可比之于今天的国企;“商”可比之于今天的国营公司。所有员工由国家发工资养活食官,靠官府所给的粮食而生活);所有员工创造的价值由国家支配。

工商食官制度盛行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出现,以及官营手工业效率低下,周王室的衰微,导致了工商食官制的衰落,至战国后期,彻底终结,但是演化出的官营手工业一直存在。

2)减弱:明朝中叶以后

明朝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官营手工业被民营手工业超过,失去了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3、代表行业:

1)冶金业:

人类自降生到地球上,已有三四百万的历史了,其中大多数时间是没有冶金术的时代,即在旧石器时代渡过的。人类较多地冶炼和使用金属,是在新石器时代以后的事,至今大约也只有四五千的时间。此前,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基本上都是用石头、竹、木、陶制作的。冶金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①表现:

铜、金、银、铁、锡、铅、汞被称为古代金属“七宝”。在古代,与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是冶铜、冶铁。

冶铜:

原始社会晚期——铜石并用时代

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按照生产工具的质地,把人类早期历史划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阶段1865年,英国学者卢伯克又把石器时代分成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1877年意大利学者基耶里克又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之间,分出了一个铜石并用时代。这些划分虽非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但在欧、亚、非大陆的许多古文化区,还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铜石并用时代显著特征是:主要工具和武器仍然是石器,在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石器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出现了数量不等的以红铜(天然铜)器为主体的金属器,采用冷锻、热锻和熔化浇铸等技术成器,多属小型工具和饰物;也有因自然共生矿资源比较丰富而产生的合金铜(如青铜是铜铅的合金黄铜是铜、锌的合金

虽名之为铜石并用”,但其生产工具依然主要是石器、木器、蚌器,生活用具依然主要是陶器,铜器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是很小的。可知所谓的“铜石并用时代”,实际上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部分,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一个过渡性阶段

我国学者也把这些划分应用到了古史研究中。从现有资料看,我国大体上也经历了上述几个历史阶段,而且已在学术界形成了共识,只是在具体运用这一观点时,产生了一些分歧。究竟哪些考古文化属于铜石并用时代?看法并非完全一致。多数倾向于把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齐家文化(位于相当现今中国甘肃为中心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当成铜石并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在我国延续时间较短。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

我国今见最早的遗物是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出土的黄铜片和黄铜管状物,均呈铸态,遗址年代为公元前4600年左右。

铜在古代分为红铜、青铜和黄铜。红铜,也叫天然铜,是人类最早使用是金属,含铜98—99%,熔点为1083℃,人类最早认识和使用的是天然铜。早期的锻造主要用于加工天然铜矿石(未经熔融的),又可分冷锻、热锻和熔铸,热锻即对铜进行加热处理,但未到熔融状态,然后对其进行锻打,冷锻比热锻又稍早。

红铜质地柔软,不适宜做工具。

故新石器时代中国出土的铜质器物种类主要是小型生产工具和饰器;多为锻件,也有铸件;多为红铜,也有青铜和黄铜。

夏商周三代——青铜时代

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熔点降到800℃,成品为青灰色,故名青铜。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又称青铜器时代、青铜文明。

台湾中央研究院前副院长张光直院士在《中国青铜时代》一书中明确指出,中国的夏商周三代,一直到春秋战国之交为止,在物质文化上都以青铜礼乐器与兵器为显著的特征,可称之为青铜时代。

一般认为,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5世纪,大体上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约经历了1500多年的历史。

青铜具有熔点低、硬度大、易加工、可塑性强、耐磨、耐腐蚀、色泽光亮等特点,适用于铸造各种器具、机械零件、轴承、齿轮等。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冶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文化体系(特色:一是有大宗礼器,体现“以礼治国”思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多为实用器;二是大量青铜器上铸刻铭文,世界各地的古青铜器绝大部分都没有铸刻铭文,只有印度河流域等古代文明发达的地区曾发现有少量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可以说,青铜器的历史价值主要由铭文来体现。青铜器铭文,特别是篇幅比较长的铭文,是当时人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它们没有经过后世的修改,保留了当时真实的面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青铜器主要作为礼器和兵器,是政权的象征。由于传统礼制的衰落,铁器、漆器、瓷器的发展,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器物大多日用化,汉唐以后青铜器铸造衰落下去了。

所有青铜器中,礼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礼乐器可以代表中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礼器种类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类。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装饰最为精美,文饰种类也较多。如后母戊鼎(是商后期铸品,1939年 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鼎832.84公斤,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因其腹内壁上有铭文“后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王祭祀其母“的纪念器物。此鼎初始被定名时,专家释读其上铭文为司母戊故名为“司母戊鼎”然而随着更多同时期青铜器被发现,目前专家多认为应当释读为后母戊”,2011年3月国家博物馆正式把司母戊改为后母戊。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学者对“司”与“后”难以分辨,故而学术界争论多年“后”在这里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在此处则以释“后”为妥就是王的意思,后母就是王的母亲。先秦,注意这里不是说是母后,太后)、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三星堆青铜礼器(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出土有大量青铜器,除罍、尊、盘、戈外,还有大小人头像、立人像、爬龙柱形器和铜鸟、铜鹿等。其中,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立人像连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但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留下千古之谜,如三星堆古蜀国何以产生,持续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三星堆古蜀国是一个附属于中原王朝的部落军事联盟,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已建立起统一王朝的早期国家?其宗教形态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还是神灵崇拜?或是兼而有之?有人认为是与商朝并存的方国。)

冶铁:

我们通常说的“铁”,都是以铁(Fe)和碳(C)两种元素为主的一种合金。

工业上以铁中含碳量多少,将铁分为三大类:

生铁——含碳量大于1.7% 的铁(又叫铸铁生铁坚硬、耐磨、铸造性好,但生铁脆,不能锻压);

熟铁——含碳量低于0.04%的铁(又叫锻铁、纯铁、软铁。人类早期炼得的熟铁通常叫块炼铁,它是铁矿石在八百到一千摄氏度左右的条件下,用木炭直接还原得到的,此冶炼法便称之为块炼法”。块炼铁和生铁比较起来,有如下几个缺点:一是它不能从炉里流出,取出铁块时,炉膛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能连续生产,生产率比较低,产量比较小。二是成形费工费时。三是所含非金属夹杂比较多,要通过反复锻打才能排除。四是含碳量往往比较低,因而很软。生铁的冶炼温度是一千一百五十到一千三百摄氏度,出炉产品呈液态,可以连续生产,可以浇铸成型,非金属夹杂比较少,质地比较硬,冶炼和成形率比较高,从而产量和质量都大大提高。由块炼铁到生铁是炼铁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熟铁质地很软,塑性好,延展性好,可以拉成丝,强度和硬度均较低,容易锻造和焊接);

——含碳量在熟铁和生铁之间,即含碳量在0.04%——1.7%

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金属之一。但是人类发现铁和利用铁,却要比铜要迟?原因有二,其一,天然的纯铁在地球上几乎找不到,不像天然铜那样容易被人发现;二是铁容易氧化生锈,只有和镍混合的铁,才能持久不锈,但含镍的天然铁又极少。

由于地球上很难找到天然的纯铁,人类最早所发现的铁,是天空中落下来的陨星。陨星中有些是铁和镍的合金,称为陨铁,其中所含铁的百分比很高。埃及、两河流域发现最早的铁器都是由陨铁加工制成的。由于陨铁来源稀少,而且加工难度较大,所以最初的铁成为稀有的贵金属,不可能对生产起什么作用。后来才发明了铁矿石冶炼技术。

从现有的古籍和金文资料,要想解决中国开始发明铁矿石冶炼技术和开始使用铁器的年代,还有困难,主要应该依靠考古发现及其研究成果。

西周晚期:发明冶铁技术,出现铁器(熟铁

见于考古发掘报告的最早铁器是西周晚期的,即河南三门峡虢guó国大墓中出土的铜柄铁剑,被称中华第一剑。经鉴定,其铁剑是目前中原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块炼铁制品——人类早期炼得的熟铁通常叫块炼铁。同一墓地还发现了4件铁刃铜器,经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研究室鉴定,一件为人工冶铁,三件为陨铁制品在西周晚期墓葬中,人工冶铁制品与陨铁制品共出,对于中国考古学和冶金史是非常重要和难得的实物证据。陨铁与人工冶铁同时使用数百年以上是世界各地区文明古国的共性,中国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理应如此,只是以前尚缺实证。这4件铁刃铜器的出土,为我们提供了极有说服力的实物证据。

1964年,江苏六合程桥镇春秋晚期吴国墓出土铁丸和铁条各1件,前者属生铁,后者为块炼铁制成。经鉴定,铁丸是生铁,这是到现在为止我国出土并且经过科学分析的最早生铁实物

我国冶铁技术的发展道路和世界各国不完全相同。国外一般是先有块炼铁,经过长期缓慢发展之后才有生铁。欧洲许多地方的块炼铁是公元前1000年前后发明出来的,但是直到公元14世纪才有生铁。我国却不是这样。我国冶铁术大约发明于西周时期晚期(中华第一剑块炼铁,比欧洲晚,可是它一经发明,不久就出现了生铁(春秋晚期铁丸实物),后来者居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并使用生铁的国家。

两汉时期:其一,出现巨型高炉炼铁。炼铁过程实质上是将铁从其自然形态——矿石等含铁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过程。炼铁方法主要有低温还原法、高温还原法。低温还原法:温度在8001000℃,因温度低,得到的铁和渣都是固体,混在一起,不能很好的分离,必须烧红后反复捶打,反复加热,费工费力,铁中的杂渣很难挤净,叫块炼铁,质量较差。高温还原法:温度在12001400℃,用高炉炼铁,高炉冶炼用的原料主要由铁矿石、燃料(焦炭)和熔剂(石灰石)三部分组成。生产时,从炉顶不断地装入铁矿石、焦炭、熔剂,从高炉下部的风口吹进热风(10001300摄氏度)在高温下,铁矿石中的铁化成易流动的铁水,矿石中的渣子熔化成渣水,浮在铁水上边。放铁水的地方叫铁口,放渣水的地方叫渣口,渣口在铁口上,二水易分离。这样的铁叫高炉生铁或者铸铁,杂质较少,可直接成工具。原始的炼铁炉是由石堆炼铁法改造而成的,在土中挖一坑洞,周围用石块堆砌,称为地炉。以木炭为燃料,利用自然风力进行燃烧、加热和还原铁矿石。后来逐渐出现了竖炉炼铁,古代的炼铁、炼铜竖炉也叫高炉,高炉”一词至迟出现于清乾隆时,本义为“高大的炉子”。高炉炼铁发明于春秋早期。汉代是巨型高炉,最大高炉高约6米,容积44立方米,日产生铁约570公斤,西方当时尚无生铁炼炉。

其二,发明炒钢技术。炒钢的原料是生铁,操作要点是把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然后加入铁矿粉,同时不断搅拌,好像炒菜一样利用铁矿粉和空气中的氧去掉生铁中的一部分碳,使生铁中的碳含量降低,去渣(脱碳),故名。炒钢的生产过程也分两步:先炼生铁,后炼钢。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炒钢的出现便是两步炼钢的开始,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把含碳量降低到钢和熟铁的成分范围炒钢的产品多是低碳钢和熟铁炒钢的优点是成分可适当控制,生产率比较高,质量也比较好。这项技术的发明是炼钢技术的重大突破,使冶炼业能向社会提供大量廉价、优质的熟铁或钢,满足生产和战争的需要。迄今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炒钢冶金技术,我国在西汉早期就已发明和广泛应用了。十八世纪中叶,英国发明了炒钢法,在产业革命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三,发明灌钢技术。灌钢法又叫生熟法,生铁含碳量高,熟铁含碳量低,以生铁和熟铁为原料,把它们加热,混合冶炼,最后取出加锤,以排除夹杂、均匀成分。关于灌钢技术的发明年代,学术界长时期存在不同看法,一为南北朝,一为西晋,一为东汉晚期。《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一书页302认为在东汉晚期。优点:以生铁和熟铁为原料,二者都较易得到;氧化反映进行地较为剧烈,生产率较高,与炒钢相比,其去渣能力较强,夹杂较少,质量较好;成分较易控制,易于得到含碳稍高的产品,

其四,水力鼓风机。鼓风动力最早是人力、畜力,东汉发明了水力推动的鼓风装置,习谓之水排。水力鼓风不但节省了人力、畜力,而且提高了鼓风强度,加大了鼓风量,有利于提高炉温,提高生产。

另外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已普遍用煤作燃料,煤首先用于块炼铁的冶炼。

所以,在汉代,我国古代钢铁生产的基本体系完全确立,这个体系是“高炉冶炼工艺——炒钢工艺——灌钢工艺”,即第一步先由高炉炼出生铁,第二步再将生铁炒炼成钢,或者灌炼成钢。此体系由西汉一直沿用到明清。

南北朝:灌钢技术在南方北方都普遍使用起来。

②主要成就:

其一,较早建立了以锡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青铜合金技术体系,且含锡量较高(二里头时期)

其二,较早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并且一直沿用了下来(春秋时期)

其三,较早发明和推广了半液态冶炼的炒钢技术(西汉时期)

其四,较早发明和推广了半液态冶炼的灌钢技术(东汉晚期)

③基本特点:

其一,具有连续性

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这些较为基本的历史阶段在我国都存在过,未曾中断过。

其二,飞跃式发展,后来者居上

中国的冶铜、冶铁技术出现的时间在世界上不领先,但青铜技术、生铁技术飞跃式发展,后来者居上的。

其三,古代冶金技术发展较快,近代却十分的缓慢

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其四,长时期处于官营式管理

从先秦设立铁官开始,到清末的汉阳钢铁厂止,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内,官营一直是我国金属冶炼和加工的重要管理方式。许多重要时期的大型冶炼作坊,重要的金属加工作坊,都是置于官方控制或者半官方控制。积极作用:便于集中资金和技术,建立一些规模较大、技术较为先进的作坊;便于保证国家或者官方需要的基本产品,其中包括军用品和宫廷生活用品,以满足国防和战争的需要;便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并且生产出一些技术较高的产品;便于稳定市场,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抑制豪强。消极作用:不利于自由竞争,不利于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创新;难以避免腐败;官方作坊的产品形制和质量,未能完全满足民间的需要。正反作用,《盐铁论》有过讨论。

2)制瓷业

制陶是人类共有,制瓷则是中国人的发明。我国是世界上发明瓷器最早的国家。

一般来说,瓷器应该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原料的选择和加工,主要表现在AL3O3(三氧化三铝)的提高和Fe2O3(三氧化二铁)的降低,使胎质呈白色;2、经过1200℃以上高温烧成,使胎质烧结致密、不吸水分、击之发出清脆的金石声;3、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胎釉结合牢固,厚薄均匀。三者之中,原料是瓷器形成的最基本的条件,是瓷器形成的内因,烧成温度和施釉则是属于瓷器形成的外因,但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陶器与瓷器区别:陶器的胎是一般黏土,瓷器主要是高岭土;陶器的烧成温度不超过1000如果超过,就会变形或者成熔融状态,而瓷器则要12001300;陶器有吸水性,瓷器一般没有吸水性或吸水性很弱;瓷器敲击有金属声,陶器则没有。

制瓷技术是中国祖先在制陶技术基础上逐渐发展而形成的,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从制陶到制瓷,三方面技术取得突破:精选原材料,瓷器是以含铝成分较多的高岭土为原料烧制而成的;改进窑炉,提高烧成温度;发明和利用釉,釉是以石英、长石、粘土等为原料,烧结在陶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

瓷器的产生与发展和其他器物一样,有着由低级到高级、由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国瓷器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原始瓷器时期:商代是我国瓷器出现和使用的开端,由于此时期瓷器的烧制正处于由陶向瓷过渡的过渡阶段,处于瓷器的低级阶段,因此,考古学上把这一时期的瓷器统称为“原始瓷器”,又称原始青瓷。

原始瓷器的成型工艺,多采用泥条盘筑法(一种较原始的制法。作法有两种:一种将泥料制成长条形,以螺旋式的方法由下向上盘筑成器形,同时用陶拍拍打,用手沾水将器内外接缝处抹平;一种将泥条圈起,一层层向上堆筑作成器形。用这两种方法制成的瓷器,内壁往往留有泥条盘筑痕迹)。

从我国各地出土的商代青瓷器看,基本具备了瓷器形成的条件。它们与陶器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烧成温度较高和器表有釉,烧成温度1200℃以上,釉色黄绿色或者青灰色,所以统称为“青瓷”(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有: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绿、翠青等,但多少总能泛出一点青绿色。同时,古人往往将青、绿、蓝三种颜色,一统称为“青色”。青釉是我国使用最早,延用时间最久,分布最广的一个釉种,它的发明是与我国瓷土矿大都含有一定量的铁矿的现象相一致的。青色也符合我国人民的传统审美情趣。青色与碧玉相若,认为稳重而高雅)。有着坚硬耐用和器表有釉不易污染及美观等优点。但气孔较大,胎料杂质较多,釉色不够稳定。

商代瓷器的主要特征是:胎质淘炼较为粗糙,器壁较厚重,一般呈青灰色。商代器物的(陶器的烧造温度为800—900℃),已接近现代瓷器的烧造温度。因此,商代瓷器的瓷化程度都比较高,其断面很少吸水,叩之器体多发金石之音,器表多施一层青灰色玻璃质釉。商代瓷器的釉色以灰绿色或黄绿色为主,其特点是:施釉不匀;釉面无光泽;多有流釉现象;有的外壁和内壁都涂釉,有的外壁和内壁上部涂釉,内壁下部没有涂釉。

商代完成了由陶向瓷的转变过程,而西周时期又把瓷器的制作水平向前推进了一步,为我国后来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我国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早期瓷器时期:春秋战国至汉代。陶瓷工艺就不断得到改善,瓷土经过淘洗和粉碎,胎质更加细腻,器物成形用轮制法,因而器形规整,胎壁减薄,厚薄均匀。

真正瓷器时期:东汉中晚期以后。

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是制瓷技术的重要突破,标志瓷业经济的正式出现。其烧成温度在1260℃1310℃的高温,器表通体施釉,釉层较厚,光泽度较强,胎釉结合紧密。

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是制瓷技术的又一重要突破。白瓷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后来各种彩绘瓷器的基础。没有白瓷,就不会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等各种美丽的彩瓷。此前的瓷器,全部属于青釉系统。因为所有制瓷原料都含有一定量铁的成分,原料中含铁量过高,杂质无法去除。白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逐步改进而烧成。青瓷与白瓷唯一的区别,仅在于原料中含铁量的不同,其他一切生产工艺并无差异。随着对原料的要求日益提高,使胎、釉中铁的含量逐次减少,控制了胎釉中的含铁量,克服了铁的呈色的干扰,从而发明了白瓷。北朝出土的白瓷,胎料比较细白,釉层薄而滋润,呈乳白色,但仍普遍泛青,有些釉厚的地方呈青色。说明从青瓷到白瓷,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成熟阶段。

唐代:其一,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邢窑(今河北邢台市)白瓷和越窑(今浙江余姚)青瓷分别代表了北方瓷业和南方瓷业的最高成就,实际上,北方诸窑也兼烧青瓷,南方唐墓也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白瓷,只是目前没有发现白瓷窑址。“南青北白”,即南方窑场擅长烧制青瓷,北方窑场则擅长烧制白瓷。其二,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与制陶分离。其三,制成了青瓷的极品——秘色瓷(越州名窑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色”除了“颜色”一解外,尚可解为“配方”。“秘色”的“秘”意思是“机密”、“保密”,“色”的意思是“药粉配方”、“釉料配方”。故所谓“秘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所以,“秘色瓷”就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秘不示人,庶民不得使用)。其四,形成了“陶瓷之路”(对于瓷器而言,水运是最为便捷和安全的运输方式,于是“海上丝绸之路”也进而演变成“陶瓷之路”。日本当代著名学者三上次男把运输瓷器的海上航路称为“陶瓷之路”。从晚唐五代到宋初,唐三彩、邢窑白瓷、越窑青瓷已大量销往亚非等地区。宋元外销瓷输往的国家较前大为增加。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瓷器大量输往国外。

宋代:宋代是中国瓷器生产的繁荣时期,制瓷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是历史上陶瓷发展的第一个高潮,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许多名瓷名窑,形成了五大名窑和六大窑系,打破了唐代“南青北白”(两大名窑)的单调局面

以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河南有其三,汝窑在河南宝丰县,宋时属汝州,故名;官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始于宋代,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北在河南开封,南在杭州凤凰山下;钧窑在河南禹州市(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五大名窑南有龙泉窑及南宋官窑,北有定窑(河北曲阳)、汝窑(河南汝州)、钧窑(河南禹州)、北宋官窑(河南开封)。

六大窑系是指北方的定窑系、钧窑系、耀州窑系、磁州窑系和南方的龙泉青瓷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窑系(窑系是指以一个名窑为代表,各窑口生产相同品种或相近品种的瓷器,该名窑代表了该瓷系瓷器的一般特征,每个窑口都有胎釉特征、装饰方法、烧制工序的不同,而与其他窑系有明显差异,形成于宋代)。

元代:是中国陶瓷史发展的转折点。其一,景德镇的崛起,景德镇设立了全国唯一一所管理陶瓷产业的机构──浮梁瓷局,景德镇烧制成功新的品种的瓷器——青花,成为后来明清的主要瓷器品种,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其二,青花瓷、釉里红瓷的烧成。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在白色的瓷胎上画上青花形成,与白瓷有一定的联系,与青瓷一点关系没有不属于白瓷,也不属于青瓷,是独立的一类瓷器,最早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出现于元代,明朝成为瓷器的主流。釉里红瓷是元代中期景德镇的重要发明之一,制作工序与同时代的青花瓷大体相同,它是以氧化铜作着色剂,于胎上绘画纹饰后,罩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因红色花纹在釉下,故称釉里红瓷。青花瓷、釉里红瓷的烧成,釉下彩瓷器发展到新的阶段。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釉下彩包括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

周杰伦在2008年春晚的一首歌《青花瓷》,马未都说歌词有低级错误。

由于瓷器的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种类,比如素瓷、青瓷、白瓷、黑瓷等。但是总体来说分为两类,分别是单色釉瓷彩绘瓷瓷器中的单色釉瓷分为素瓷和色釉瓷,二者均俗称为“一道釉”。素瓷是指无论釉上和釉下都没有色彩的瓷器,没有绘制的花纹包括青瓷、白瓷白瓷的出现使得在瓷器上作画成为可能,因此为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黑瓷青瓷基础上增加了铁的含量烧制而成的、青白瓷釉色介于青和白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闪青,类冰类玉四种。素瓷是在通风状态下烧制而成的,由于釉中所含氧化铁的含量不同而导致不同的釉色。而色釉瓷是指带有颜色的一道釉瓷器,是在密闭状态下烧制而成的,由于氧化铁、氧化铜等含量不同以及烧制温度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的釉色。色釉瓷包括红釉、酱釉、蓝釉、黄釉、绿釉、紫釉等等。

彩绘瓷亦称“彩瓷”。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绘的瓷器。主要有釉下彩瓷和釉上彩瓷两大类,分别始于唐和宋。明清时期是彩瓷发展的盛期,以景德镇窑成就最为突出。彩绘瓷就不是以釉色取胜了,而是以器型、绘画和彩来取胜的瓷器。彩绘瓷的发展由青花瓷开始,即在釉上或者釉下开始出现纹饰,随着发展,分别出现了青花、两彩、三彩、五彩、斗彩、粉彩、古铜彩、金彩等等。其中青花一般为釉下彩,三彩和五彩一般为釉上彩,而斗彩则是釉下青花而釉上五彩。

明清: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珐琅彩瓷等彩瓷争奇斗艳;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珐琅彩瓷,以金属铜做器骨(胎),用五颜六色的瓷粉(珐琅釉)经烧制而成。简单的说,就是先于红铜胎上涂施白色珐琅釉,入窑烧结后,使其表面平滑,然后以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绘饰图案,再经焙烧而成。画珐琅起源于西欧法国,于16世纪由欧洲商人及传教士经广东传入中国。珐琅彩瓷是清代出现的新品种,在故宫烧制,专供皇家使用。2006年11月,一只乾隆御制珐琅碗在香港拍到一亿五千万,打破了清朝瓷器的世界拍买记录。                                                       

3)丝织业:

蚕丝是世界上最好的纺织原料之一,它丝支纤细,光洁柔软,耐磨耐拉,富有弹性,而且能够吸收人体排出的汗湿潮气。蚕丝是天然纤维中最长、最细、最软、最光亮的纤维,一个小小的蚕茧 ,把它解开,它的蚕丝可长达一公里以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丝的国家,秦汉时丝绸不断地运往西亚、欧洲等地,被誉为“丝国”

原始社会晚期:距今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且有了丝织品。

商代:已有织机

西周:斜纹提花织物(平纹织物经纱和纬纱每隔一根纱就交织一次,密度略低。斜纹:经纱和纬纱至少隔两根纱才交织一次一个完全组织循环内的交织点少,密度略高。提花:面料织造时用经纬组织变化形成花案织物:经纱和纬纱至少隔三根纱才交织一次,一个完全组织循环内的交织点最少因此缎纹组织使织物密度更高

西汉:设置织室——宫中的丝织作坊属少府,设在未央宫,为宫中织作缯帛和文绣郊庙之服。主管官吏有令、丞,属吏有令史等。织工多为官奴婢。贵族妇女犯罪,常被输作织室。宣帝时,织室已分为东织、西织。出现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唐代:丝织业高度发达,丝织技术精巧,丝织品样式品类繁多,争奇斗艳,主要有绢、绫、锦、罗、纱、绮等。绫是以斜纹组织的丝织品,绢是用生丝织成的平纹织物,显著特点是质轻。《太平广记》记载一种轻绢,一匹长四丈,重仅半两。纱是一种表面布满纱眼的丝织物,毫州轻纱非常精薄,入手如无重量,做成衣服,有如身披轻雾,薄如蝉翼。锦是一种多彩织花的高级丝织物。有个典故——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看到官员胸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你胸前的痣,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能看得见?”那官员哈哈大笑,说道:“请客人再靠近点观察……”原来他身上穿了五件丝绸。唐朝丝织品以轻盈精湛著称。唐朝还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中国:经线起化的平纹织法,不需要用力捻的S形织法。波斯:纬线起化的斜纹织法,需要用力捻的Z形织法)。

宋代:宋朝的纺织业已发展到全国的43个州,重心南移江浙。丝织品中尤以花罗和绮绫为最多。中国的罗织物生产在宋代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在南方,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高级丝织品。罗,即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花罗是罗地起各种花纹图案的罗织物的总称,也称提花罗。绮,本义细绫,有花纹的丝织品。绫,细薄而有花纹的丝织品。织锦(用染好颜色的彩色经纬线,经提花、织造工艺织出图案的织物)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宋代花鸟画总体上有“院体画”和“文人画”两大体系,其中院体画占据着画坛的主流,其写实画风达到了中国古典写实的高峰。中国画论中有“似与不似”的论题“似”与“写实”是同义的,“写实”同样包含“形似”与“神似”)。

明清:明清时期,江南成为最为重要的丝织业中心,中央或者地方官府在宁、苏和杭等设立织造局之类机构——由朝廷、官府遣官督造,专供皇室、官府需用(织造重点为缎匹)的官营手工业作坊。明代,南京设内织染局,亦称南局(即江宁织染局),属中央官府织染系统。江宁织染局额设织机300余张,军民人匠3000余名,主要织制上用缎匹、文武官员诰敕、龙袍及各式纻丝、罗、绫、画绢等织物。清代在江宁(南京)、苏州和杭州设立三个织造衙门,各从内务府司员中简派监督一员,简称“织造”,合称江南三织造。织造负责上用(皇帝所用)、官用(官员所用)、赏赐以及祭祀礼仪等所需丝绸的督织解送。江南织造通常分为两部分,织造衙门是织造官吏驻扎及管理织造行政事务的官署;织造局是经营管理生产的官局作坊。

二、民间手工业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民间手工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家庭手工业,一种是民营手工业。

1、家庭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其目的在于满足家庭消费、交纳赋税,剩余的一小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中国古代很长时间里,是征收实物税的,就是规定以谷、绢、麻等实物来缴纳的。货币起初还只是限于用来缴纳各种次要的杂税,正税仍旧采用实物税。自从明朝开始实行一条鞭法——正税折银征收以后,中国货币税的基础才正式奠定了下来。如隋唐时期的租庸调制,内容是,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做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做调;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这称做庸,也叫“输庸代役”。

在中国漫长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2、民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是由私人经营的,以满足市场、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手工业。其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高潮——低潮——高潮”,春秋战国、秦汉为一高潮,魏晋南北朝为一低潮,隋唐至明清为一高潮。

两宋以后,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和用品(除纺织品外),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

元朝,棉纺织业的发展则是元朝经济最突出的成就,松江是当时的棉纺织业中心。松江府人、民间棉纺织能手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她推广了黎族人民的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棉布成为江南人们的主要衣料。

明朝中叶以后,其一,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其二,使用花楼机,我国古代织造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产生于汉代,明代的花楼机”的构造比过去更为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其三,江南一些民营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中国有没有资本主义萌芽?什么是资本主义萌芽?它出现于何时?有明清说、唐代说、宋代说和元代说等。最早提出“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是马克思,中国有没有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关键在于马列主义的普适性。很多人反对中国明清时期存在资本主义萌芽,实际是在质疑这种普适性。

三、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参考南京师大历史系姚锦祥老师的大作《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一文。

1、手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

在中国手工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部门是逐步增加的。在原始社会,种类很少,只有石器制造、骨角制造、陶器制造、纺织品制造、酿酒、编织等部门。后来增加了冶铜业(即青铜业)、冶铁业、棉纺织业等部门。

部门的不断增加,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行业,有的则是由某个行业演变分化成的新的部门。例如在纺织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先有丝织业,后有棉纺织业;其后棉纺织业日益发展,又分为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等部门。同样,在矿冶铸造业方面,也日益分化成为采矿、冶炼、铸造等工业部门。另外,某个工业部门的创立或发展,往往会带动其他有关部门的创立或发展。例如中国冶铁业的兴起,使农具制造和兵器制造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

2、手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

任何一个手工业部门,不论早晚,一旦创立,它的生产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的。以冶铁技术的发展为例:春秋时期以木炭为燃料,用皮囊鼓风炼铁;西汉时期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时期发明了水力鼓风机(水排),提高了炉温;北宋以后,以焦炭为燃料,进一步提高了炉温。

在中国手工业发展史上,不论采取何种经营方式(如作坊、手工业工场),其生产单位内部的劳动分工,都是渐趋细密的。促成工业生产力提高的各种因素,往往是互相影响的。例如手工业生产规模的大小,对于劳动分工粗细的程度是有直接影响的,生产规模扩大,往往促成劳动分工细密。在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如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业工场中,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这时的手工业工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生产体系了。

3、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从手工业经营的方式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家庭手工业到民营手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原始社会只能实行简单的协作,进行简单的生产。王权时代的手工业生产规模较前有所扩大,在制作工业产品时,已经有了初步的劳动分工,生产效率较前提高。到了帝制时代,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又有了扩大,劳动分工也渐趋细密。

尤其在明代中叶以后,城市手工业生产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在这种手工业工场中,一般雇佣较多的工匠,在细致的劳动分工之下来扩大生产,使产品的制造进一步发展。如矿冶、纺织、制瓷等部门,在江南地区的某些手工业工场具有比较复杂的生产设备,吸收了大量的雇佣劳动者。他们生产出来的商品数量很大。例如清代前期的矿冶业中,由于铸钱需要大量的铜,促使铜矿开采得到较大发展。

4、官营工业与民间工业的同时并存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自从夏朝建立后,就有官营手工业的存在。从西周到西汉,主要的工业部门,官府都设有作坊。统治者把手工业者集中到官府,以强制的手段迫使他们在官府作坊里进行制造。从春秋末期起,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不少手工业者脱离农业而独立。这时社会上除了官府手工业作坊外,还出现了一批民民营工业作坊。其时以冶铁业发展最快,因为它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其产品具有极大的市场。

相当长时间里,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工业经济中仍占有主导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到明清两代,官营手工业走上衰落的道路,民营手工业则不断发展。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工业经济中所占的主导地位让给民营手工业了。在这一时期,民营手工业经营方面有一个特色,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开始产生。某些手工业作坊扩大成为手工业工场,亦即工场手工业开始兴起。    5、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

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起初是在北方的,以后逐步移至南方。大约到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南方到北方的变迁。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工业生产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远古时代,中国的丝织生产,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繁盛之地,尤以河北地区为盛。其后逐渐演变为”南盛北衰”,迄至宋代,中国的丝织生产重心已经移到江南地区,尤以苏州、杭州、南京和广州等地为盛,不论官府丝织业还是民间丝织业都是如此。明代初年,政府在全国一些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官府织染局,长江流域的南直隶(今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处皆有设置,而以浙江为最多。

6、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

汉代:出现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唐代:出现海上“陶瓷之路”。清初:出现“茶叶之路”(中国茶叶传入欧洲在1610年,新航路开辟之后。17世纪到19世纪后期,我国一直是世界各国茶叶的供应者,销区遍五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