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德:决定我们是否富有的,不是我们拥有的东西!

 吴工图书馆 2020-03-02

这次疫情的到来,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生命脆弱的一面,同时也唤醒了我们忽略已久的东西,如健康、饮食、亲人连接、独处能力等等。活着本就不易,我们需要分辨出哪些东西重要,哪些东西不重要。老子在《道德经》里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并没有告诉我们该偏向哪一个,而是告诉我们要看到终点,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在电影《上帝也疯狂》里描述了布希族人,他们很像老子描述的那个理想中小国寡民的地方:在非洲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生活着一群被时间遗忘的布希族人,两万年来他们保持着最原始的生存状态,不与外界的人接触,纯真质朴的令人大吃一惊。某一天,一架飞机从他们头顶飞过,他们以为那是上帝,“上帝”喝完可乐,把玻璃瓶抛下。没想到一个从天而降的可乐瓶打破了布希族人宁静的生活。他们用可乐瓶吹奏音乐,制造图案,帮助做饭·····

一开始大家共享可乐瓶,慢慢的,这个瓶子似乎变得不可或缺,但是只有一个可乐瓶,终于,大人们出现争吵,有人受伤流血;孩子们出现了争执,也受伤了。到了晚上,所有人围着篝火,面对着可乐瓶,他们每个人都不好意思。最后,男主历苏开始怀疑上帝的用心。他决定带着这个瓶子走到世界尽头丢掉,并问问上帝“为什么要这么做?”

布希族的历苏觉得可乐瓶是不祥之物,宁可走很远也要把可乐瓶还给上帝,这是丢弃便利的做法。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当知道什么是善的时候,什么是恶也就知道了。当世上有捷径可走的时候,就会有“取巧”的心思,如果“取巧”的行为有了正反馈,那这个行为就有点像偷窃,心中就会有个小秘密。这个感觉让人兴奋,让人有爽的感觉,当这个感觉压倒良知的时候,世上的盗贼就多了起来。

《圣经》里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个过程跟亚当和夏娃的经历很像。亚当和夏娃吃了伊甸园里善恶树上的果子,就知晓了善恶。于是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人一旦知道了善恶,也就有了害羞和负罪感,同时也就有了执念。有人喜欢吃喝,有人喜欢交往,有人喜欢游山玩水,有人喜欢多赚钱、多储存食物......《道德经》里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过分执着的爱就必定要付出重大的耗费,过多的藏货就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理论上讲,当一个人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时,越富有的承受的伤害就越大。

现在,我们没法按照老子的主张回到过去那种小国寡民的生活,因为人类在不断演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论》英文名字叫evolution,其实是演化的意思,严复最开始翻译的就叫《天演论》,后来的国人给翻译成进化,这是错的。人类到底是进化还是退化还不一定。环境在变,人类社会也在变,理论上没有最合适的生存方式,只有更适者生存。王东岳先生提出递弱代偿原理:愈原始愈简单的物种其存在度愈高,愈后衍愈复杂的物种其存在度愈低,并且存在度呈一个递减趋势。随着存在度的递减,后衍物种为了保证自身能够稳定衍存,就会相应地增加和发展自己续存的能力及结构属性,这种现象就是“代偿”。照此看来人类似乎越来越依赖科技而生存,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个城市,只要停止自来水供应三天,整个城市就不适合居住了,而在广大的农村,随便找个地方,什么都不需要也能一直活下去。

《上帝也疯狂》里面那位布希族的历苏曾这样说:“外面的人会变魔术,会制造能跑和能飞的工具,但是他们并不聪明,因为他们离开了那些东西就不能活。”真正富有的人随时可以放下那些舍不下的东西。电影《1942》里,张国立演的地主在逃荒路上说了一句话:“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这位地主也是个富有的人,他也可以放下一切从头再来。

康德说:“决定我们是否富有的,不是我们拥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没有也行的东西。”这次疫情的到来,让我们少了很多往日的热闹,缺少了很多室外聚会活动的机会。你有兴趣的话也可以检验一下自己是不是一个富有的人,比如检验一下:在隔离的日子里,我们放下了哪些以前难以割舍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