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乡的色彩

 金鱼树 2020-03-02

      家乡的美,美在色彩上,家乡的色彩是生命的底色,是活着的画作经典,是五彩缤纷的集合,是浸润心灵的鸡汤。

      家乡的色彩是有生命的,人们对色彩的认识,源于对家乡的解读。有了家乡,才有色彩的概念。家乡的色彩,不是人工调和,而是浑然天成;不是画在宣纸上、挂在墙壁上、刻在木板上、印在图书里,而是生在大地上、长在大地上、艳在大地上。春的明媚娇艳,夏的茂密浓深,秋的古色苍茏,冬的枯槁凋零,全部写在大地上,无论在空间呈现什么颜色,红的花、绿的树、青的草、黄的瓜,都能在土地上找到它的根脉。正因为如此,它不会因为风吹日晒而褪色。即使小草被焚烧,来年春风吹又生。即使树木遭砍伐,但树根犹在,生命犹在,不久还会长出新树。

      家乡的色彩是有灵性的。家乡的色彩与人心相通,与人们的喜怒哀乐紧紧连在一起。春天来了,大自然便会用奇花异草,青葱的苜蓿,细嫩的绿茵,把家乡满目败落的景象掩盖起来,看着大自然一年一度细心打扮家乡形容憔悴、恹恹待死的骨骼,着实让人感动。夏天到了,西瓜、甜瓜一起长,催开人们的笑脸。秋天近了,五颜六色的粮食水果,送给人们丰收的喜悦。城里的秋,只能感到一点点,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而家乡的秋,来得彻底,来得深刻,让人饱尝秋味秋色。冬天逼近,白雪皑皑,自然想到:“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自然是家乡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家乡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早晨,村童报告雪景来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家乡所写,而作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是我的老乡,但借这几句诗句来描写家乡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愚劣拙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我们通常认为,杰作是不多的。恰恰相反,我们处在杰作的包围之中。我们往往不能一下子发现,它是怎样照亮了我们的生活,世世代代怎样不断地放出光芒,使我们产生崇高的志向,给我们打开最伟大的宝库——我们的家乡。

      家乡的色彩是有动感的。正如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着使你感觉到家乡的太阳太新鲜了。其实家乡的色彩同样每天都是新的,甚至一天之内也会变化多姿。家乡上空的七彩云霞在流动着,流动中不断变换着姿态、变幻着颜色,让你看得出神、看得入迷。家乡的小河流动着,清清的河水上面漂浮着青草、树叶和花瓣,慢慢地流着,仿佛缓缓展开一幅山水长卷,让你看得如痴如醉。空中的微风在流动着,风中舞动着红花绿叶,让你想到天女散花的圣洁和优雅。在画家眼里,家乡的色彩是难以企及的高度;在作家眼里,家乡的色彩令所有语言变得苍白;在诗人眼里,家乡的色彩是写在大地上最空灵、最浪漫的诗作。这时你会觉得,这一切就是家乡的一篇杰作,是家乡送给你的一件延年益寿的礼物。它使你想到,家乡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