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井子先 || 汉历与传统文化

 长长长rp45jnvc 2020-03-02

【作者简介】:

 井子先:河南省邓州市第二高中退休历史教师。虽才疏学浅,但喜爱舞文弄墨,自我欣赏。不为成名成家、出人头地,却自我陶醉其中、自得其乐。自认为性格与爱好造就了自己,认为时代是前进的,自己的人生始终都是美好的,“向前看”是自己的追求,“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最好的自己”是自己的座右铭.

汉历与传统文化
文|井子先

每想到我国几千年来形成并逐步完善的传统历法,一种对祖先的强烈敬畏感便会油然而生。

我仿佛站在一副三球仪面前,感受着月亮、地球、太阳等星球,在浩瀚的宇宙中,按自身规律运行的壮阔与神圣;思考着我们祖先能在数千年前,通过对昼夜更替、月亮圆缺、季节转换等天象的感知与思考,从而测算出地球自转、月亮绕地球转和地球绕太阳转的周期时间,并进行有机结合,设计出严密的年、月、日、时相互关联的历法,为人类造福的担当与执着;惊叹我们祖先在大自然面前表现出来的睿智与勤劳,以及探索宇宙、征服自然、不断进取的科学态度与进取精神!我仰视我们的祖先,试图感知他们创造的成果,但总是不得要领。越感知,就越感到自己的浅陋与渺小,越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越感到我们党提出文化自信的卓识与远见。

中国传统历法包含的文化内涵太丰富了,这里就从年月日时干支计算法说起吧。
相传:干支纪年始于公元前2697年的中华始祖黄帝建立政权时。当时黄帝命大尧氏探查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于纪历之符号。根据《五行大义》记载,大尧“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见,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支),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支)干之名。” 

干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算法。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配是阳配阳、阴配阴,如甲为阳、子为阳,可配成甲子,乙为阴、丑为阴,可以配成乙丑,甲为阳、丑为阴,不能相配,以此类推。

干支计算法以地支为基本顺序,以天干循环相配,“地支不动天干蹦”。干支搭配用于记忆年月日时,俗称八字,可按一定规律作为常识认知。计时是把一天按地支分为十二个时辰,以半夜11——1点为子时开始,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顺延,到深夜9——11点为亥时。所以俗语有“半夜子时”“正当午时”“人定亥时”之说。地支定时辰,天干怎样与之相配,要视当日所占天干而定。有口诀曰“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生戊子,丁壬庚子初,戊癸推壬子”,即若当日的天干是甲或己,那时辰就从甲子开始,当日天干是乙或庚,就从丙子开始,以此类推。


干支计日在我国最早的文字商代甲骨文中就有显示,早于有确切纪年的公元前841年,只不过从商代到春秋有无错乱或间断,尚待考证。但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至今,经考证却从未间断和错乱。由于干支记日换算比较复杂,而且容易出错,所以如果需要“日”的干支,不必推算,看天文学家编纂的历书(万年历)解决即可,这里不做叙述。

干支计月不是计“阴月”,而像西历一样设十二个月计“阳年”月。“阳年”计月是按二十四节气计月,立春后为正月(1月),惊蛰后为二月,清明后为三月,立夏后为四月,芒种后为五月,小暑后为六月,立秋后为七月,白露后为八月,寒露后为九月,立冬后为十月,大雪后为冬月(11月),小寒后为腊月(12月),一月两节。十二个月与地支数相同,比较容易记忆,只是以正(一)月为寅月往后推,腊(十二)月即是丑月。每个月所占地支固定,与之相配的天干,按口诀“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岁循庚上,丁壬壬寅顺庆流,戊癸若问何方法,正月始从甲寅求”得出。即从该年天干位次得出月份干支,例如今年是庚子年,那么正月就是戊寅月依次顺延。由于按二十四节气分月,与公历一年周期相同,日期比较固定,所以按照公历日期记忆农历节气就相对容易。例如立春在2月4日前后,雨水在2月19日前后,永远不变。按阴月日期记忆则没有规律可循,很难掌握。

按月亮绕地球转一周(月亮圆缺一次)为一个月,是阴历的主要特征。由于它便于人们对一年时日递进的认知和对生活的把握,所以炎黄子孙都是按照“阴月”计月过日子。遇住有闰月的年份,就重复一个前面的月份,把十三个月变成十二个月。只有从事“易卜”职业的人,才会按照节气定月,算出年月日时的八字来。

传统历法以干支定年月日时,是为“八字”,与阴阳五行方位相配,推算天地人变化规律,这门学问更是博大精深。古代就有商王占卜问事、文王演八卦、孔子编易经的典故。时至今日,人们仍在研究不辍,潜心求学者众,民间更有人作为谋生手段,但精通者却寥寥。

传统历法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于黄帝,至商代形成阴阳合历,从汉代开始以二十四节气划分十二个月,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所以称农历。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得益于传统历法,农业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根基所在,几千年来其地位一直领先于世界。

中国的传统历法的特征是“阴月阳年,阴阳互补”,它用闰月的办法使每一年的平均天数符合地球公转天数,既用“阴月”便利了人们对日常事务的安排,又用“阳年”兼顾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一年四季的农业生产,实在是智慧之举。

华夏民族在使用传统历法的过程中,把握四时庚辰、指导农业生产、安排年节杂务、处理家庭琐事等等,都是以对阴历的月份认知决定的。在数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形成了独特而厚重的民族文化。

在时间的认识上,尽管不像官府设置“滴漏”,更没有现代的钟表,但在不同季节及阴晴夜昼,对时辰的把握却很准确。他们看日头,“日上三竿、日头压山”;他们看动物,“公鸡打鸣喳鹂叫,鸡上宿羊进圈”;他们看月亮,“二十整整月出一更,初十月亮管三更”;他们看星星,“启明星出套牛,卧牛星落上槽”;他们看季节,“冬走十里不明,夏走十里不黑”等等。总之,他们总能借助参照物,以丰富的经验把时间掌握得恰到好处。

在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时代,庄稼精们都是按“阳年”的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事,指导农业生产。如:“立春晴,雨水匀”“立春下了霜,当春会烂秧”“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明清明,暗谷雨”“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立夏不糙场,麦在土里扬”“(种棉花)清明早立夏迟,谷雨前后正当时”“(小麦)立夏不出头,割了喂老牛”“小满豆(收获)”“芒种一半茬(割麦)”“立了秋万事休(种秋庄稼)”“(种麦)寒露到霜降种麦是中墒,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等农谚,就是经验的总结。他们把阳年与阴月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节气所在月份预测收成,安排种植计划,如“夏至五月头,不种芝麻也吃油;夏至五月中,十座油坊九座空”“夏至五月底,不种谷子也吃米”等农谚,以此保证农业收成,促进农业发展。

在年节及人情世故的安排上,则充分体现了华夏民族“孝道、仁爱、感恩、礼仪、和谐、喜庆、忠诚、正义”等思想内涵。例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仲秋、重阳,甚至二月二、六月六、十来一、腊八等。而春节则是集诸多元素之大成,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祭灶、除夕的团圆祭祖、初一的拜年,到接下来的串亲访友,无不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浓浓氛围中渡过。这些年节的安排,除了文化元素外,还体现了古人自我调节、张弛有度、转换角色、未雨绸缪的智慧心理。例如,在时间上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气,无论有否闰月立春节气都在春节前后,这是人文心理与自然规律的绝妙结合。

在历法中更能体现中国人智慧的是十二地支的动物化。我们都听过关于周总理对十二生肖的阐释:每组两个不同动物有机结合,老鼠的智慧与牛的勤奋,老虎的勇猛与兔子的谨慎,龙的刚猛和蛇的柔韧,马的奋勇与羊的和顺,猴的灵活与鸡的恒定,狗的忠诚与猪的随和,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不求一人最好,只盼和谐共赢。这绝不是牵强附会,《六十甲子纳音歌》中,就是按两属相同命来决定五行的,例如“甲子乙丑海中金”等。

传统历法中的文化俯拾皆是,单说每个月份的叫法就不一而足。如正月又称端月、元月、孟春等,二月又称杏月、花月、仲春等,三月又称桃月、桐月、暮春等,四月又称梅月、槐序、孟夏等,五月又称榴月、蒲月、仲夏等,六月又称荷月、伏月、季夏等,七月又称兰月、巧月、孟秋等,八月又称桂月、壮月、仲秋等,九月又称菊月、玄月、季秋等,十月又称良月、阳月、孟冬等,十一月又称冬月、葭月、仲冬等,十二月称腊月、冰月、季冬等。尽管许多称谓仅出现在文人的典籍中,但足以看出人们对物候现象变化的细微观察和含蓄表达,给人以内敛、儒雅、睿智、文明的美感。

中国古代的“阴月阳年”历法是在科学并不发达的情况下产生的,精确度很难跟近代天文学产生以后相比。不过早在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就计算出了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其精度与现行公历相同,却早了三百多年。明朝末年,崇祯皇帝让来到中国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旺协助徐光启编制《崇祯历法》,汤若旺开始把西历与中国传统历法结合起来,后经不断完善才有现在的阴阳合历版本,但并没有用公元纪年,使用公历纪年是到中华民国建立后。西方历法是单纯的太阳历,与中国传统历法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传统历法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熠熠之光。尽管她唯物论与唯心论俱兼备,辩证法形与而上学共有,科学与迷信同生,但其包含的自然科学知识、哲学辩证法思想、人文主义理论、民俗民风传统等深厚内涵,堪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无疑是贡献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应以“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为出发点,在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不自大、不保守,除去糟粕的东西,让中华文明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扬光大,为人类造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