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瓜苗作大棚黄瓜砧木有哪些管理方法?

 饮膳道人 2020-03-02

黄瓜嫁接栽培是解决保护地内重茬连作障碍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在栽培设施较发达的地区已成为黄瓜保护地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嫁接可提高黄瓜的抗病性,特别是对土传病害效果更好。如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可基本上根除枯萎病的危害,同时对疫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提高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和黄瓜的抗逆性。一般砧木的根系比黄瓜根系发达,长势旺。嫁接后提高了根系的生活力和吸收水肥的能力,增强了对低温(能增强耐低温能力2℃左右)高温等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也克服了连茬造成的土壤养分的不平衡。有利于提高黄瓜的抗逆性和延长黄瓜的生育时间,从而起到增加产量的作用。

一,砧木和接穗的选择

嫁接的成活率受砧木与接穗的亲合力嫁接技术嫁接后的管理等因素的影响。而砧木与接穗的亲合力高低是最基本的因素。它不仅影响嫁接的成活率,还会进一步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所以要特别注意砧木与接穗的正确选择。

嫁接的砧木应与黄瓜亲合力强,生长旺盛,生长期长,耐低温、高温和贫瘠能力强,根系吸收能力强,耐湿、耐旱,抗黄瓜的主要病害,特别是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秋、冬、春嫁接栽培宜选择耐低温和高温的品种作砧木,以适于秋、冬、春季栽培的黄瓜品种作接穗;而夏季宜选用耐高温的黄瓜品种作接穗。我国目前冬、春季栽培黄瓜嫁接砧木主要用黑籽南瓜、南砧1号(即云南黑籽南瓜)为主,近年来白籽南瓜砧木(中国南瓜和度南瓜杂交种)发展也较快,虽耐低温性不如黑籽南瓜但瓜条色黑绿,有利于改进黄瓜的商品性。夏秋季栽培用的砧木除抗病外,还要耐热,砧木可选用日本的金刚、刚力、改良新土佐1号、云龙1号等。 

二,嫁接苗的准备

嫁接用的砧木和接穗的大小与质量直接影响嫁接的成活率和质量,所以要加强嫁接苗的培育和管理。嫁接育苗要在定的保护设施内进行,以利于保温和保湿,特别是冬春季要有较好的保护设施,在严寒季节应有加温设施。而温室冬茬黄瓜般播期在10月左右,温度和光照适宜,不需加温。

1,砧木苗的培育

黑籽南瓜种子当年(云南一般在10月以后采收)采下后发芽率较低,只有40%左右,必须经过2个月以上的后熟期,采收60天后发芽率就很高。生产中最好选用上年的黑籽南瓜种子,一般发芽率可达80%以上。另外可用0.01%-0.05%的赤霉素浸种12小时,或用0.3%的过氧化氢浸泡8小时,晾种18小时,然后再进行催芽,可提高发芽率。播种前先进行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入55~60℃水中浸15分钟再在常温下浸8~12小时,揉搓洗去黏物,用清水冲洗干净捞出种子,稍晾干种皮水分后(常温下晾种10~15小时)用干净湿毛巾包好,在28~30℃环境中催芽,出芽后进行播种。

如果采用靠接法,应将南瓜播于育苗盘或沙畦中,且比黄瓜晚播3天左右;而采用插接法的可播于营养钵或营养土方上,且比黄瓜早播3天左右。播种前浇透水,育苗一般采用点播法,营养钵育苗每一个点播一个种芽。播种后覆盖细潮土厚1.5~2.0厘米。播种后加强保温,促进出苗,保持白天28-30℃,夜间18–20℃,幼苗出士后适当降低温度,保持白天20~25℃,夜间保持15~18℃。砧木下胚轴可适当长些,以便于嫁接等操作,防止定植时接合处距地面太近或埋入土中感染病菌。下胚轴高5~6厘米为宜,靠接的要求达6~7厘米左右,子叶展平,心叶刚露,根系10条以上。

2,接穗黄瓜苗的培育

嫁接用的黄瓜接穗一般采用育苗盘等育苗,育苗管理与常规方法相同。当采用靠接法嫁接时,黄瓜应比砧木早播2~4天;如果采用插接法嫁接,要求接穗比砧木略小些,黄瓜接穗应比南瓜砧木晚播2~4天。要求接穗苗下胚轴粗壮,胚轴高6~7厘米,子叶肥厚。

3,砧木与接穗的沙床播种育苗

黄瓜嫁接一般是在播种后10天左右进行,这段时间内砧木和接穗苗的生长主要靠种子本身的养分,不需要营养土中的养分。所以嫁接前只需提供幼苗生长所需的温度、水分和通气性。为使播种后苗床水分适宜,透气性好,有利于出苗和根系生长,嫁接起苗时不伤根,可采用沙床播种,效果最好。

播种时可在温室等保护地设施内温度和光照最佳的地方做育砧木和接穗的沙畦,四周畦埂高出地面10厘米,畦内铺8厘米厚的过筛细沙,整平浇透温水,然后把催出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沙床上,砧木播种后再覆盖2厘米厚的细沙,黄瓜接穗播种后再覆盖1厘米厚的细沙。播种完成后再在畦上插小拱棚,并扣上地膜保温保湿。

播种后白天保持25~30℃,夜间保持15~20℃。当50%以上出土时撤下地膜沙畦育苗水存不住,不会发生水多而影响根系生长的现象,当水不足时可及时浇水补充,始终保持透气性良好,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嫁接起苗时也不伤根,出苗整齐,嫁接时操作方便。这种方法最适于温室冬茬黄瓜嫁接,这茬黄瓜一般播期在10月左右,温度和光照适宜,不需加温,嫁接成活率高。无论是釆用什么嫁接方法,接穗(黄瓜苗)均可采用沙畦播种,而砧木以靠接法采用沙畦播种较好。

插接法由于嫁接时砧木大多不重新移栽,不宜采用沙畦播种,而以采用营养钵(内加营养土)育苗较好。所以沙畦播种育苗主要适合于嫁接时重新移栽的接穗和砧木的培育。

三,嫁接方法

黄瓜的嫁接方法多种多样,有靠接、插接、芽接、劈接、直角切断嫁接法等。目前生产中较常用的是靠接和插接法。

四,嫁接苗的管理

为提高嫁接的成活率,必须加强嫁接后的环境控制,主要是温度、湿度和光照的管理。嫁接最好在日光温室中进行,并结合临时加温或电热线加温等措施,有利于嫁接的成功。根据嫁接部位的组织变化特征,把嫁接成活过程分为接合期、愈合期、融合期和成活期4个时期。正常情况下嫁接苗经24~30小时形成愈伤组织,2~3天开始进行水分和养分的交流,真正开始共同生活需10天左右。

嫁接好的幼苗要立即插上小拱棚,用塑料薄膜盖严并进行喷雾提高湿度,如用营养钵有苗的畦面也要酒水。嫁接后1-3天内,白天保持温度在26 -28C ,夜间17-20心,保持一定的温差有利于愈合。湿度要在95%以上,在小拱棚内可每天进行1-2次喷雾,并在水中加人百菌清等农药。喷雾一定要轻,雾化要好,不能形成水滴或流人伤口,使接口感染。嫁接后3-4天内要适当遮阴,遮去直射光,但必须有散射光。4天后逐渐增加直射阳光,并逐渐加强通风,降低温度和湿度,控制在白天22~26C,夜间14~16C ,湿度70% ~80%。7~10天后接口完全愈合,可除去小拱棚进行正常管理。

育苗期还要及时除去砧木的萌蘖。靠接者在接后10 ~ 12天进行断根处理,断根必须彻底,应剪去接口下一-断黄瓜的下胚轴(近接口下1厘米和紧贴地面处各剪一刀), 断根要在下午进行。再过3天左右去除束缚物。断根后3天内不能向植株洒水。靠接者如果是以提高黄瓜的耐低温性和吸收水肥能力为目的,也可不断根。

嫁接后12天左右应及时去除嫁接夹。苗期还要及时去除砧木上重新发生的枝叶,砧木上只能留两片子叶。

嫁接后30天左右,幼苗三叶一心时即可定植。嫁接苗定植时不能过深,要使接口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定植过深,接口或黄瓜胚轴与地面接触,黄瓜胚轴易产生不定根而染病,失去嫁接的意义。定植时要淘汰愈合不好的假成活的幼苗,这些幼苗接穗和砧木的输导组织没有完全愈合,幼苗生长缓慢,深绿色。所以定植时要选择生长正常、大小一致、无病虫害的健壮幼苗定植。

总之,随之黄瓜种植面积约不断扩大,在有限的土地上重茬连作,土传病害必然会越来越重,采用嫁接育苗移栽,必将是下一步的栽培模式,所以,我们一定要选择好砧木,同时选择适宜的接穗品种,做好嫁接后的苗木管理,这样才可能获得优质的嫁接苗,为大棚黄瓜的高产优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