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二期间,我是怎样成功发表两篇SCI并拿到国奖的

 圆圈小大 2020-03-02

笔者是来自某211院校的理工科研究生,在研二一学年,经过不懈的努力,发表了2篇SCI论文和6项发明专利,在研三开始的综测中排名第一,顺利拿下了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各种荣誉。笔者认为,认认真真做好事情,付出总会有所回报的。那么,你想知道我是怎么一路走来的吗?接下来听我絮叨絮叨,希望可以帮到各位在读研究生们。

1. 要有时间观念,利用好研二一年


想法上想超越别人与众不同,身体就不能随大流。笔者认为,研究生的时间对于学术成果来说极其重要,没有时间观念的研究生或许能够做出成果,但未必能把成果利用好,以拿到数额颇丰的奖学金。

笔者先来算一下研究生的科研时间问题。以学硕为例,一般研究生的流程就是研一上课和适应课题组项目,研二做课题项目,研三前两到三个月找工作,后面写大论文。除去上课时间和找工作时间,真正可以利用起来搞科研的时间就一年半不到,而专硕不到一年。

有人说,上课期间和找工作期间不可以搞科研吗?笔者结合个人经历和历年的研究生情况可以负责地说,对于绝大部分人(90%以上)来说是不太可能的。上课期间的项目课题接触都是表面的,这时候只是熟悉而已,很少见到出成果的;找工作期间,要不断的网投简历做测评,各种招聘会和面试来回跑,已是身心俱疲,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深入科研。所谓一心不能二用,科研本身就需要沉静下来去做,在找工作的时候很难在科研学术上有大的进展,所以研二学年是最最珍贵的一年,充分利用好这个学年,必定会有所收获。

那么笔者是怎么有效时间的呢?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三点一线,无周末无假期。研二期间,笔者每天早上八点左右起床洗漱吃早饭,九点之前到实验室,工作到12点吃中饭,中午实验室休息,晚上十点准时回宿舍休息,基本上每天有十个小时在工作;周末有一个下午打球,除了身体不适之外基本上都利用起来去做事。可能有人会有效率会很低或者身体受不了之类的想法,因此我觉得,这需要个人适当调整自己的工作分配情况,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精力旺盛的时候做,而当稍微疲惫时就适当放松,做些轻松的事情。

说到身体受不了,这是纯属多余的想法。年轻人,这正是该吃苦努力的时候,别人去玩你也去玩,别人有点累就停下来,你也跟着停下来,那你注定超越不了别人。当然,要有定期的运动,给身体放放假,释放一下压力还是有必要的。

2. 定准方向,深入研究

接下来说说笔者是怎样做学术研究的。

首先要尽量在研一结束或研二前几个月找到自己的研究的方向和点,要具体和细致。研一期间,要对课题组的项目有详细的了解——哪位师兄做什么方向,有哪些成果,用到了什么知识和软件技能,这些都要了然于胸。一方面要广泛涉猎,向师兄师姐们学习这类研究的基础知识和主要方法,阅读课题组的有关研究领域的大部分文献。另一方面,要建立关系网,有问题可以随时向师兄师姐请教。有师兄师姐带的话科研进展的会异常顺利,毕竟你将要遇到的问题他们大都遇到过。

若是导师项目下有了明确的研究内容,只管一心去研究即可;若导师下面没有具体的项目,结合导师研究领域和个人兴趣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比较大,项目也比较多,就直接做了导师的国家基金项目。

确定了研究内容和具体方向,就要坚持下去,不要随意更改,毕竟确定它花费了大量时间去阅读文献和检索分析了。抓住了一个点就要深入地去研究,可能开始会没有头绪和思路,找不到解决方案。笔者认为这都是正常的,因为基本上所有领域都有人在研究,浅显易得的成果必然被人先到先得,所以要想有成果还要深入。笔者刚开始接触项目的时候,由于项目已经被做了一部分,未解决的部分似乎更难着手,刚开始也是一筹莫展,不知道从哪入手。一开始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案那是因为知识储备得不够,这时候要不断地阅读文献,要把自己要研究的方向的所有文献尽可能都看看。为了充分了解自己的研究方向,笔者花了两三个月用来检索和阅读文献,仔细算下来应该有上千篇文献吧。

有人可能问了,这么多文献怎么看的完,看完也怕忘了啊?看文献也是有技巧的,有许多文献检索软件如endnote、noteexpress 可以帮助文献归类。看文献也不是整篇全看,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找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你想设计一个抗干扰的振动传感器,那么关于抗干扰的实现方式这个点就可以发散开许多类别的文献,然后分别去重就轻地汲取相关的内容。

知识储备到一定程度,关于问题的想法会越来越多,各种思绪不断碰撞,这时候离问题的解决方案就不远了,但这时候也最考验个人的能力了。如对知识的加工运用,从新的角度看问题,引入新的理论或方法,当然,还要敢想敢做。许多人总是对自己的理论或方案不够自信,踌躇不前,笔者觉得只要是创新的,逻辑严密的成果都是可以的,科学研究本就是研究新的东西,不能执拗于已有的东西中。笔者就是通过创新想出新的方案,并在每周的例会上给老师们汇报,获得认同后,我就立即执行方案,买器材,加工设计的传感器,利用了两个月把实验做完了,又花了两个月把论文写出来,紧接着投到SCI期刊上。论文投稿比较顺利,经过小修就录用了,没过多久就能检索出来了。

3. SCI论文知多少

关于怎样写SCI论文,首先要看研究的成果够不够水平,能不能达到发SCI的标准。一般SCI都看中创新性和突出优点等,最好把研究的成果给课题组的老教授们看看,让他们指点一番,如果他们说可以发SCI,这就已经成功了一小半,剩余的就是写作问题了。

用英文写作是一个考验,但并非高不可攀。笔者六级通过不到500分,写作能力自我感觉一般,借助的翻译软件如百度翻译、谷歌翻译等,却并不觉得写作很吃力,写出的文章给老师看,老师都觉得不错,这个就是靠磨的功夫和耐力,写作速度比较慢没关系,主要靠坚持,一篇论文写下来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写作的时候可以参照相同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的SCI论文,仿照其论文结构和句法结构,不要用复杂的语法结构和较长的句子,力求行文连贯,容易理解。

深入研究的连带好处就好比在一个闭塞的小屋内打开了一扇窗,会发现外面更开阔更光明的空间。当获得了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后,连带着可能会发现另外一个解决方案,或另外一个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或新的可以研究的方向。笔者就是这样,由于对一个问题研究的深入,后来想到的方案越来越多,转化的成果也就越来越多,后来也就不只是一篇SCI的问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