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这场疫情让我开始反思, 我再不作出改变, 迟早会被社会抛弃

 计划B 2020-03-02

这场疫情突如其来,打得很多人措手不及:商店工厂关门,企业学校延迟上班上课,我们也被迫待在家里,无法工作也意味着没有收入。当这场疫情切实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时候,我们除了焦急的等待,还能做些什么?

我经常逛的一个理财论坛,发布了一个话题“疫情之下,你的存款能撑多久?”到目前参与讨论的帖子差不多已有上千条,从几个月到此生足矣的答案都有。

能撑两三年以上的,基本上都有理财的习惯:有的理财收入甚至能覆盖日常开销,稍次一点的至少手上是有一笔应急资金的,而只能撑三五个月的,除开刚买了房清空存款的,基本都是月光族。

我们国家其实是一个有储蓄习惯的国家,我们的父辈们也经常教导我们要存钱。“财务自由、睡后收入”我们听了很多,也是我们想要追求的,但在行动上我们却是背道而驰,包括我自己。

在理财这个事上,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在有钱的前提下才能执行,我们总觉得自己没有钱储蓄,其实不是的,少点几次外卖,少买几件衣服,积少成多,一个月省出几百上千存下来还是容易的。

这次的疫情,犹如当头棒喝,一下子敲醒了我。我想不仅是我,还有更多没有储蓄习惯的年轻人,以后每次消费前,多问自己一遍是不是必须的,要想着当下每存下的一块钱,都是在为未来抵御风险增加资本。

前段时间看新闻,受疫情影响北京一家很有名的夜场撑不下去,裁掉了全体员工。不少网友预测,疫情结束会有更多企业宣布破产,并且很多行业都会受到影响,效益下滑是必然的。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我们普通人要怎么生存下去?

我们无法改变社会,无法改变趋势,唯一只能改变自己。

这两年很火的一个词叫做“副业”,疫情之下,副业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传统行业,一个人同时做两份工作的很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借助互联网,一个人同时拥有两份或者多份职业却是可以轻松实现的。

我朋友圈就有不少这样的小伙伴,有白天教英语晚上直播的老师,有一边上班一边做自媒体的网络工程师,有在家带娃空闲时间写作的家庭主妇等等。

这段时间,他们的主业虽然没有收入,但他们的副业不受影响。平时做同样工作的同事,多一份副业,在这种时候,处境就会好很多,就算疫情之后失业,至少生活不是问题。

多一份收入,就多一分轻松度过风险期的底气。

李开复在《AI·未来》一书中说到,未来十年有很多工作不需要人来做,完全被机器人替代,比如完全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像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是一定会被取代的。还有一部分工作,需要人和人工智能协同工作,比如老师、医生、股票预测等。

人工智能有比人类更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更快速精准的算法,而缺乏人类的温度、情怀和审美,所以越体现人文关怀的脑力劳动越不容易被取代,比如记者、画家、作家等职业。

工作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立身之本,是实现我们理想生活的手段,一份不容易被替代的工作才能抵御未来不确定的风险

这场疫情就是一个警告,让我们不要忘了居安思危。待在家里的这段时间,除了休闲娱乐,我们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沉下心来学习和思考。

学习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资金流,养成储蓄的习惯,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留三到五个月,哪怕没有收入也不影响生活的应急资金。

思考现在的处境需不需要再发展一个副业,多掌握一个技能,就多一份从容。

为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从内了解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为自己增值;从外了解世界,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永远在变,多了解世界的变化,并努力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才能拥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风险是永远存在的,不知道何时到来,也无法提前预知因何而起。

蝴蝶煽动一下翅膀引起了一场海啸,有人吃了一口野生动物引发了一场疫情,我们无法控制别人的行为,只能自身随时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有备无患总比措手不及好得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