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题字的联想

 八面山人 2020-03-03

题字的联想

吴立梅

走上街头,喜欢看广告牌上和商店店名的题字,看得多了,就有了感慨。

东阳街头的题字,风格迥异,流派纷呈。或雄浑洒脱,或隽秀婀娜,或端庄凝重,或奇峭多姿。但与邻近市县相比,总嫌单调单薄了一点。且所题之字参差不齐——虽然大多数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却仍有少数令人感到别扭。别扭的原因,一是字体怪,横看竖看总也看不顺眼。二是字体不规范。就说“家具”两字吧,大半写错了。“家”变成了“傢”;具成了“俱”,或者中间少了一横。更有甚者是书法的拙劣,有的题字还不够小学生水平。考之题字者,有名人,也有书法家。

借重名人,本无可非议,但要看借重名人的哪一点。名人并非万能,如果名人书法蹩脚,却将他的题字堂而皇之地用以装潢门面,岂非出名人的洋相?解决之道,一方面,名人要自重,有题字能耐则题之,无此能耐则拒之。否则,难免佛头着粪之讥。另一方面,欲借重名人者勿强人所难,赶鸭子上架。

书法家们也要爱惜羽毛,珍惜令名,并不断提高书法水平。过去,我们对“家”们总是肃然起敬,奉若神明。现在呢,“家”也多了,滥了,贬值了。就说那些“写字者”吧,加入了那个什么协会就俨然是“家”了。真正的书法家需有高尚的品德、高深的文化修养、高品位的书法作品。画家的功夫在画外,诗人的功夫在诗外,书法家的功夫当然也在书法之外。书法家应当品、学、字并重,才能达到一定层次。而学养不足是当今书法家们的通病。即使撇开品和学不提,单说这“字”吧,也大多邯郸学步。学前人,得其形者为下,得其神者为中,创新者方为上。现在的书法家们,有几个能做到这样?退一步讲,楷书是书法的基础,是衡量书法功底的试金石,你只要写得出一手令人叹服的楷书,便服了你。可惜的是,许多书法家做不到这一点,光凭取巧弄险沽名钓誉。不妨学学古来的大书法家们,他们大多凭借楷书奠定其书法史上的地位,虞褚颜柳欧赵诸人大率如此。

愿名人自重,愿书法家们努力,让街头的题字赏心悦目,让祖先留给我们的汉字及其书写艺术发扬光大!

                1995·1.13

     原载《东阳文化》总第3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