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孩说方言应该顺其自然

 八面山人 2020-03-03

方言是交通不发达交流不通畅时代的产物,它是人们乡土情感的承载者,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就方言所保留的信息看,也是语言学家珍视的宝藏。但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流动的加速、不同人群之间的融合、媒体语言的强势影响,普通话的普及,同时也伴随着方言的消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

大凡一种工具,其存在的价值就是使用,如果使用者日趋减少,那么,这工具的式微也就成为必然。作为民族交际工具的梵语、突厥语等尚且消亡,方言自然也不例外。就说金华方言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在金华的时候,说普通话的人很少,因此,我这东阳人也学会说金华方言了。可是,前几年有人作过调查,6岁到14岁孩子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普通话,但52.03%的人完全不会说金华方言,能用金华方言较好交流的仅占22.65%。而我在时过三四十年后,对金华方言也只能听不会说了。

方言式微的原因,在于影响交流——作为交流的工具偏偏影响交流,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譬如,我们吴方言区的人欣赏充满东北腔的、川味的、粤味的相声小品,往往感到吃力。除夕夜,看赵本山他们表演的小品《不差钱》,有许多台词就是没听明白,对现场观众笑声连连也就莫名其妙,以后重看打了字幕的这一节目才搞清楚。我从事语言教学几十年,深感语言融合统一的重要。我甚至反对地方剧种用方言演出,也反对影视作品中的伟人说方言——虽然我也很喜欢看金华方言《新闻节节棒》那样的节目。但方言妨碍交流和限制文艺作品影响的扩大显而易见。

语言成为人们交流壁障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人不可能一辈子封闭在方言的圈子里。无论从国家社会的发展考虑,还是为小孩的将来着想,都应当让小孩说普通话。但方言独特的音调、鲜活的语态无疑是一张无形的名片,它可以增进亲情戚谊、区隔内外亲疏,能迅速拉近同方言区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乡音无改”是久离故乡的游子“不忘本”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小孩说方言又不应禁止。

从大处看,必说普通话,对小环境而言,方言有一定的作用和优势。因此,我想,对小孩讲方言,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2009.2.4                           

          原载2009年2月8日《金华日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