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地基处理审查相关的几个岩土工程勘察问题探讨(上)

 普十方 2020-03-03

北京市开展地基处理设计施工图审查以来,遇到不少勘察成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须由原勘察单位补充资料的情况,本文梳理了要求勘察单位补充资料的常见问题、分析原因并给出解决措施建议。


一、常见问题梳理

要求勘察单位补充资料的常见情况,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

1. 未提供设计需要的参数。
2. 钻孔位置偏离或钻孔缺失。
3. 钻孔深度不足。

二、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建议
1. 提供参数欠缺的原因,有时是设计条件更改,基底土层、选用的桩端持力层与勘察报告建议的不一致,或地基处理设计采用的方法与勘察报告建议方法不一致等,这时需要与勘察单位沟通,进行补充。也有一些报告未能针对地层条件和地基处理要求,分析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参数,哪些地层应给参数。比较常见的是填土层缺参数,勘察报告建议挖除换填,故无需提供参数。实际由于开挖深度过深加大了支护难度以及弃土、回填量大等原因改为对填土进行加固后利用,则需要补充该层原始状态的承载力、压缩模量、桩侧阻力等参数。为避免出现缺少参数影响地基处理设计的情况,勘察单位技术人员应针对具体项目情况进行多方案比较,有多种可能的备选方案时,提供每一种方案所需要的参数。同一小区各建筑层数不同时,CFG桩可有不同的桩端持力层,则应提供各层的桩端阻力,需要时应考虑桩侧的负摩阻力。当持力层较薄时或深度变化大时,宜提供下一层桩端阻力,供设计单位综合考虑设计取用值。
2. 钻孔位置偏离或钻孔缺失的原因,多数是由于设计条件变更,导致拟建建筑物形状、位置范围与勘察报告平面图不一致,少数是勘察期间场地条件不具备导致遗留未钻钻孔,未及时完成。以上情况均需要建设单位在总平面图和设计条件变更、场地条件具备时,及时联系勘察单位,分析原有资料是否充分有效,发现不足时及时补充。

3. 钻孔深度不足的原因,也可能由于设计变更导致,则解决建议同上。当然也有为数不少的情况是由于勘察单位对于地基处理的需求把握不到位,勘察方案不尽合理造成的,包括:
1)多层建筑,按层数估算荷载,判断天然地基承载力满足,建议天然地基。实际设计基底荷载较大,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勘察钻孔深度不能满足地基处理设计的需要。
解决措施是勘察项目负责人须严格执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强制性条文4.1.11-1,对建筑物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等做详细的了解。按层数估算荷载的方法在满堂红筏板基础的情况下相对可行,对框架结构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时则应仔细分析,对其中跨度较大,单柱荷载大和变形要求严格的情况,尤其应当注意,宜考虑地基处理的备选方案。
2)建议采用地基处理,但不知如何确定孔深,勘察方案(纲要)凭经验,实施中不调整,造成孔深不能满足地基处理设计要求。
解决措施是勘察项目负责人制定勘察纲要时,应充分搜集场地周边地层资料和本工程基础形式、荷载等信息,借鉴相似工程地基处理的经验,分析可能的地基处理要求。确定孔深时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中关于地基处理的勘察要求。
以北京地区最常见的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为例具体解析内容详见“与地基处理审查相关的几个岩土工程勘察问题探讨(下)”,请大家继续关注。
作者简介
毛尚之——中勘三佳副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清华大学建筑结构工程本科毕业,同济大学岩土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曾担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勘察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城市勘察测量专家委员会专家。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