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民抗疫,中国科技企业亮出的十大黑科技

 昵称535749 2020-03-03
    科技与疫情赛跑,抗疫成了关乎全民的技术战。

    无人机在公路上盘旋,代替人工进行空中的指挥工作;AI机器人走进医院,帮助医生看CT;红外测温仪在不知不觉间测量着车站乘客体温;外呼机器人则能将疫情信息管理员从每天300多个电话中解放出来……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快速的反应能力和这些炫酷的科技产品,为这场2020年的防疫战增添了一些与众不同的底色。

    1 健康码

    出入社区、坐地铁、坐公交、逛超市、进单位、下高速口……如今,出示“健康码”已然成为一张高效的电子“通行证”,“绿码”也让城市加快了复苏的步伐。

    杭州在全国率先推出健康码,用“红黄绿”三色二维码作为数字化健康证明。居民和来杭人员上支付宝可领取健康码,绿码可凭码通行,红码和黄码需按规定隔离并健康打卡。

    目前,健康码已落地了超过200个城市,居民不再需要重复填报健康表格,高速路口和小区卡口工作人员也更加便利,实现了“无接触式”查验,降低了感染风险。

    在企业开始复工的时间节点上,人员流动无疑会加大疫情防控风险,而“一人一码”的健康评估证明数字化,有效实现流动人员的健康管理,员工去过哪些地方、有无感染风险等情况得以实现数字化追溯,使得企业复工期间的疫情风险更加可控。

    一人一码以及背后大数据力量助力复工防控,无疑是当下最需要的防疫措施之一。

    2 智能外呼机器人

    疫情排查当中,健康统计、问题收集、信息反馈等依靠人工督办的流程,费时费力还不安全,有了人工智能语音随访系统智能外呼机器人,大大节约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时间,让他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其他防疫工作中。

    现在陈纯打电话的工作比以往轻松许多

    上海周家渡街道上南三村居委会书记陈纯,之前为了通知居民及时领取口罩,一天拨出了整整358个电话,第二批口罩预约时,该社区用上了阿里达摩院研发的“AI外呼机器人”,2月16日当天,机器人同时呼叫了上南三村56户居民,其中有效呼叫50户,用时仅1分多钟。

    为做好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智能外呼机器人可以一键导入号码,大批量智能外呼,且对于没有接通的电话还能进行再次外呼,并记录外呼数据等,实现智能疫情排查,提升信息收集效率。

    现如今,许多社区都正借助AI智能语音机器人开展疫情智能排查外呼,无接触地进行疫情信息通知和排查。

    3 无人机

    无人机怎么抗疫?

    2月8日,大疆出动多架无人机,对深圳龙岗工业园区进行消杀,2小时搞定了60万平方米。减少了人工操作,避免了交叉感染,还大大提高了效率。

    无人机喷洒消毒剂不仅可以设置航线覆盖半径,通过自由航线对制定区域消毒,还可以通过给定坐标实现定点消毒,在无障碍遮挡的室外停车场上方十米使用自由航线模式喷洒。

    无人机的高机动性的特点,除了满足定点消毒的需求外,还可以为一线民警投放防疫口罩、医疗手套等简要设备,为前线服务急需的群众。

    此次疫情,那些爱串门的人,也是很难管。

    但是,再不老实,也逃不过无人机。在内蒙古的一个偏远村子里,一老奶奶没戴口罩出门,就被无人机盯上了。

    “老奶奶别看了,这是咱们村的无人机啊!你不戴口罩就不要出去不要乱跑!记得赶紧回家洗洗手!”

    这大概是偏远农村的老百姓,离高科技最近的一次。

    4 机器人

    在防疫抗疫期间,机器人不怕感染,又“不怕累”,成为了医生的好帮手。

    豹小秘在海淀医院工作

    猎豹移动旗下猎户星空推出的智能疫情协作服务机器人豹小秘就在北京市海淀医院里,协助医生进行无人导诊,自动响应发热问诊、引领病人及初步诊疗,实现了医生对病人的远程诊疗,避免医护人员与病患直接接触而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

    另一个场景里,机器人还尽职尽责地充当着隔离区的“送餐员”这一身份。

    1月24日,由新加坡飞至杭州萧山机场的TR188次航班上有2名确诊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乘客,与他们同一航班的219名乘客被安排在了市委党校进行集中隔离观察。上海机器人服务商擎朗智能开发的机器人“小花生”就肩负起了送餐任务。

    在嘉兴南湖区新嘉街道的集中隔离留观点,机器人志愿者“小美”,会根据工作人员的指令,为留观人员提供送餐、送药、送物品等各项服务。

    这些机器人看起来没有温度,但危机时刻,在最危险的地方为大家提供着“有温度”的服务,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5 红外热成像测温仪

    2003年,额温枪还是件新鲜事儿,“非典”时期,测体温的工具仍以体温计为主。而现在,各地的车站、机场,都开始启用红外热成像测温仪,几秒钟即可显示结果,一旦有超出标准体温者,测温仪就会报警。

    红外测温设备,能感应到我们看不见的红外线,把温度转换成数字和图像。疫情当前,红外热成像测温仪满足了快速、大面积安全排查的需要,同时又是一种远距离、不打扰的方式,被检测人员无需停留等候,值守人员也与被测人群保持着较为安全的距离,有效地减少感染风险。

    高德红外、海康威视等企业均推出了达到±0.5℃精度的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0.5℃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公共场所的体温初筛要求。如果搭载黑体(一种校准设备),精度可以更高,可以达到±0.3℃。

    虽然使用效果非常好,但是也产生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画面,比如广州南站的测温仪图像显示,乘客放屁的时候也会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网友笑称“真是太羞耻了”。

    6 线上课堂

    疫情期间,各地中小学校延迟开学,一时间,网络教学、在线授课成为了整个教育行业最热门的词汇。

    阿里巴巴紧急上线了钉钉在线课堂、直播互动等教学场景解决化方案,向全国学校免费提供。

    疫情期间,湖北省有300多所学校启用了钉钉在线课堂。直播授课内容是可以作为教学资源无限次分享、回放,直播的观看情况、在线时长等也能够数据化呈现,极大地提升了对于学生的管理水平和效果反馈。

    这期间,小学生抱团给钉钉线上课堂打一星的消息却是让人哭笑不得。

    钉钉CEO陈航(花名无招)还回应了屡屡出现在热搜上的被学生们打“一星好评”一事。他说,钉钉团队看到很多孩子打一星,是理解的,只是技术哥哥们真的有点委屈。“小孩子天性喜欢玩,要是我小时候天天上网课,说不定我也很讨厌这件事情,也会打一星。”

    多家教育平台也都参与到了“停课不停学”线上办学活动中,纷纷推出在线教育新产品来满足特殊时期各学校的不同教学需求。微信群、QQ群、视频电视、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的授课产品层出不群。

    7 远程办公

    2月3日,本该是春节假期后开工的第一天,但它和以往有些不一样。疫情并未消除,很多上班族不得不切换到在家办公的状态。

    过去几年,互联网巨头积极布局企业办公市场,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钉钉、腾讯旗下的企业微信,后来飞书也加入混战。面对疫情,这些互联网企业也分别开放及升级了自己的产品能力,以应对“全民SOHO”的局面。

    钉钉界面

    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展现实力的好机会,不成想因为低估了“全民SOHO”的威力。开工第一天,钉钉和企业微信都出现了短时间的瘫痪,好在通过紧急扩容,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网友们也留言调侃着自己居家办公的状态。有放假回家没带电脑,要开工了只能到村委会去借的,也有人直接下单买了一个新的。

    还有网友称,开工第一天要开视频会议,要求大家穿正装,有点仪式感,然后自己洗了12天没洗的头发;也有网友在感慨,在家办公的效率太低了,想要回到公司去上班。

    8 阅片机器人

    诊断,是救治患者的第一步。然而,新冠肺炎的诊断并不简单。

    由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湖北省临床诊断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像学特征者”作为病例标准,医生需要通过判断病人的肺部是否呈“毛玻璃样”来判断其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所以CT成为最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虽然CT具备快速、直观的优势。但是,由于患者数量多、肺内病灶多、变化快,短时间内需要多次复查,再加上优秀影像医生稀缺的原因,诊断效率难提高,医生的工作量也非常大。

    这时,AI公司们有了大展身手的空间。杭州健培科技开发的新冠肺炎影像检测云平台,就对医院免费开放,还将检测系统安装在硬件上打造“啄医生”阅片机器人,目前已向湖北的四家医院分别捐赠了阅片机器人。

    有医生评价,影像人工智能肺炎辅诊系统能提供精准便捷的参考依据,迅速给出诊断意见,能够缓解医生在精神和体力上的巨大压力。

    9 疫情信息采集系统

    面对疫情传播,时间就是生命。1月29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全面应用“疫情信息采集系统”进行信息管理并支持决策。该系统是浙江省卫健委联合阿里巴巴、浙江谷瞰服务团队,通过阿里云宜搭平台,仅用时1天时间就搭建出来,并能按照最新需求迅速调整以满足工作需要。

    新系统上线后,为防疫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

    比如医院物资保障统计。原先用Excel表格汇总各方信息,从区县、市到省逐级上报,汇总效率低、易出错、反馈慢,新的系统以支持多级部门数据实时导入,缓解基层疫情上报繁琐、地方收集信息耗时耗力等问题。

    对于社区工作人员,该系统可以将面对面询问隔离人员的工作,用自主填写智能表单代替,减少防疫工作者与有潜在传染威胁的病患接触时间,降低防疫工作风险,提升效率。

    据了解,全国15个省市、100多个区县、10万多个基层医疗单位正在应用阿里宜搭平台搭建疫情相关的信息采集、管理系统。为了让更多政府、企业快速生产类似应用服务,阿里云方面表示,向全社会开放宜搭平台及每日健康打卡、企业返工情况跟踪等免费模板,直至疫情解除。

    10 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

    精准的基因检测,能解除数量庞大的疑似患者的焦虑,缓解临床诊治的压力,也能为后续疫苗与药物研发打下坚实基础。

    2月1日,浙江省疾控中心、阿里巴巴达摩院、杰毅生物共同研发上线自动化的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可将原来数小时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缩短至半小时,大幅缩短确诊时间,并能精准检测出病毒的变异情况。

    央视记者探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过程

    该平台采用不同于核酸检测方法,而是以一项全基因组检测技术,对疑似病例的病毒样本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比对,能够有效防止病毒变异产生的漏检,大幅提高疑似病例的确诊速度和准确率。

    在整个平台中,杰毅生物开发了全自动高通量测序建库仪,把常规人工需要12小时的工作缩短到2个小时。每次测序过程中产生的海量基因数据,则交由达摩院AI算法进行分析。

    达摩院算法专家表示,在序列比对过程中,他们对算法增加了分布式设计,病毒基因分析的速度由数小时缩短到半小时,从而大幅提高疑似病例的确诊速度。

    阿里云宣布,疫情期间,向全球公共科研机构免费开放一切AI算力,希望为抗击疫情研究更有效药物、疫苗,跟踪病毒变异争取宝贵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