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诅咒敏感期孩子骂人,冷处理不当危害更大,立规矩请用这三种方式

 IF枕边育儿 2020-03-03
最近有位妈妈在私信中问,三岁半的小男孩,到了诅咒敏感期,不断说一些"打死你""狗屁""大臭屁"之类的不文明用语。他们发现,宝宝不仅仅会将脏话当做玩笑,也会在表达不满时使用。
妈妈了解到这是孩子"语言敏感期"的一个阶段,并不能代表孩子学坏或者没教养,于是放下心来,最终决定冷处理。即便孩子语出不逊,也"佛系"处之不予理睬,孩子也渐渐不再对爸妈说这些话了。
本以为三四个月后,孩子就能重新变回有礼貌的乖宝宝。没想到一次家校互动中,老师找妈妈谈话,说她的孩子,在校和孩子们起冲突时,经常会骂别人,而且用词触目惊心,什么剁手跺脚,扔出窗外等。原来他的"狠话"只是不在家说了而已。
诅咒敏感期不是能自行过去么?育儿专家说的冷处理,为什么没有用呢?面对孩子"说脏话"的习惯,又有什么办法能纠正呢?
面对孩子"撂狠话",冷处理并不恰当
《游戏力》中一贯强调"联结"的科恩这样描述"冷处理":冷处理是人类特有的摧残孩子的方式,但不知道为什么却成了时髦的"积极养育"工具。
当孩子3-4岁进入"诅咒敏感期"后,可能会对一些负面的词句产生兴趣,因为这些语言真是太有魔力了,有时候他们引得妈妈生气,有的时候却能让爸爸大笑。有人建议我们不要理睬孩子的"狠话",让魔法失效,他自然就不会再用。
但是为什么在篇头那位妈妈的实践中,冷处理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呢?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找到原因。
首先,冷处理阻断了和孩子的情感联结。
儿童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在"诅咒敏感期"孩子说狠话说脏话,主要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第二是为了宣泄情绪,例如不满、愤怒、失望等。
我们想当然的以为,如果孩子试图用错误的方式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就不去注意他,像篇头那对父母一样置之不理。孩子的认知局限决定,他们并不会因此对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行反省。本来就需要关注的孩子,会觉得被孤立,感到更加孤独。
无论以什么样的手段,如果孩子拼命想得到关注,就证明他真的需要。这个时候难道不应该去关注他么?忽视会阻断孩子和父母之间情感联结,对日后的亲子互动造成更大的影响。
其次,置之不理错过"语言规则"学习时间。
从进入语言敏感期开始,孩子开始通过不断的观察和练习,逐渐学会使用语言。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个新手学习武功:学会武功以后,一定会有"用力过猛"的阶段,随着对规则的了解,高手才能收放自如。而"诅咒敏感期"对于孩子的意义就在于学会语言使用的社会规范。所以,冷处理反而会错过教会孩子"语言规则"的绝佳时期。
最后,我们不可能将孩子完全和有"脏话狠话"的环境隔离,也无法保证别的小朋友对娃的"狠话"也同样淡定。只能采取一定的方式,及时制止或帮助他改正过来,才是上策。
面对孩子"语言暴力"该如何纠正
既然孩子的"语言暴力"也许并不会随着"诅咒敏感期"结束而消失而结束。反而可能会因发现了这些"狠话"的威力,而频繁使用。那么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诅咒敏感期"纠正这些"语言暴力"呢?
1、"沙发会议"马上沟通
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建议,当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时,应该马上召开"沙发会议"讨论这个问题。
沟通的关键在于能够及时、认真的对待问题,建立情感联结。如果孩子说"狠话"。应该正式且认真的和孩子沟通,先了解孩子说这些话是不是觉得好玩?是否真正理解背后的意义?
孩子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我们也可以说出我们的感受,比如你这种话会伤害我,让我觉得不舒服,我可不觉得好玩。
2、给孩子介绍"语言规则"
《脏话文化史》中作者露丝·韦津利指出了我们大人说脏话的两种有趣的原因。一种情况下,当你的脚踢到石头,诅咒可能脱口而出。这时候诅咒是哭泣的延伸,用来消解我们的伤痛。另一种情况下诅咒反而用来表示身份和认同。在这点上幼儿园小朋友和黑帮成员对诅咒的运用有着相似之处。
表妹跟我分享,正处于"诅咒敏感期"的侄子皮蛋不知从哪里学会了一句"我k"并且将这句话运用到各种场合。表妹让他以后别再说,只有坏人才这样说话。然而孩子反问:为什么超级英雄也会这样说?超级英雄是坏人么?表妹一时语塞。
如果从"存在即合理"的角度出发,诅咒并非不应该出现,而是出现在了不对的场合。我们应该做的,或许不是告诉他们,绝对不允许说脏话狠话,而是告诉宝宝在面对谁时,在什么场合下不能说。
上幼儿园的侄子皮蛋跟大宝有时候为了表示亲昵,也会互相投掷"诅咒炸弹","我要把你捏成一个臭饼子""我要打的你是屁滚尿流。他们用这个来建立认同——我们是两个无法无天的小男孩。这个时候我就会尝试教他们一些别的方式,比如模仿黑人POP歌手的见面礼。
3、用游戏改变习惯
像是表妹的儿子皮蛋这样对于诅咒的运用已经很娴熟,甚至形成了一种习惯,或者作为家长,我们也有一些不好的语言习惯,虽然已经非常小心,但还是会在心情不爽的时候,大声咒骂nnd,那该怎么办么?
提倡"游戏力"的科恩认为,幽默诙谐的方式会让孩子更加配合,尤其是对于睾酮水平更高的男孩而言。一味强调规则,会遭到他们的刻意对抗。所以将"语言使用规则"的学习变成一种游戏,效果可能会更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