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中国式父母有两“难”,不及时改正,委屈的还是自家孩子

 IF枕边育儿 2020-03-03

刷资讯的时候,一条名为#会和孩子道歉的父母#成功地吸引了我。

平日里常见到的都是孩子低着头和父母道歉,而父母和孩子道歉的并不多。

这条话题下的评论也非常的多,不少网友都表示自己没有那样的“福气”。

看得出来,我们大部分的家长似乎并不擅长道歉,这也让很多孩子在心里感到委屈。

传统中国式父母有两“难”

传统的中国式父母在我印象里有两个“难”,一个是在表达爱上难以开口,另外一个就是在道歉方面难为情。

传统的亲子关系通常都是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形象,而新颖一些的亲子关系则更倾向于朋友式的父母。

对于他们来说道歉是一件会伤害自己的尊严,然而事情是否真的是这样呢?

美国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曾说:“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探索新的谈话起点的父母,远比固执、专横的父母可爱得多。

当父母做错了事情,主动和孩子们道歉其实更容易获得他们的喜爱和尊重,并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尊严。

亲子关系里并不存在面子的问题,道歉也不是件掉面儿的事情。

有相关的研究表明,4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道歉的含义,并因此会被道歉的行为所影响。

这意味着孩子在被道歉后,容易变得更加的宽容

父母和孩子各自都在等一句话

网上有一句话:父母在等孩子的“谢谢”,孩子在等父母的“对不起”。

在一起《少年说》里,有位女孩上台控诉自己的父亲平日里的所作所为让自己很受伤,她不懂为什么每次都是她向自己的妹妹道歉,父亲从来都不看谁对谁错,也不相信她,经常用一套“大的就要让小的”理论来教育她。

台下的父亲听完控诉之后并没有表现出愧疚,最后也没有跟小女孩道歉。

有网友说像极了自己的爸爸,从来都不会道歉。

父母也是人,总是会犯错的,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对朋友、生意上的伙伴道歉,但唯独不会和孩子道歉,因为潜意识里我们觉得孩子能够理解。

在这里,我也想告诉各位父母,不管孩子是否能够理解,道歉都是必要的,因为我们教导他们犯了错就改道歉,那么我们自己就要以身作则。

这样的道歉方式孩子们更喜欢

老邓有一回不小心碰到了孩子拼了好几个月的积木,孩子为此生了好几个小时的闷气。

妻子就让老邓去道歉,于是老邓就到孩子房间说:“别生气了,是我不对,爸也不是故意碰倒的,再说了这积木还是我买的呢!”

孩子听了之后仍无动于衷。

碰了一鼻子灰之后,老邓跟妻子说:“我这都道歉了,也没效果,下次别让我干这事了!。”

妻子说:“你这叫道歉?态度一点都不诚恳,换做是我也不想原谅你,你可别把孩子当傻子,人家也能听出来的。”

有的父母认为说出“对不起”这三个字就是道歉了,殊不知,真正的道歉应该做到这样:

01
⭕️态度诚恳

态度是很重要的,当你诚心诚意想道歉时,对方肯定能够感受到,而当你敷衍了事时,对方同样也是有感觉的。

只有当你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态度才会诚恳。所以父母也要清楚地反思之后再去和孩子们诚恳地道歉。

02
⭕️就事论事

道歉时要就事论事,尽量不要借着道歉的时又来教育孩子。例如在道歉结束后补一句:我这还不是为了你好?这样会让孩子感觉你是借此来教育他,而不是真的来道歉。

03
⭕️及时道歉

越早道歉效果自然是越好,父母可能会觉得等孩子情绪不那么激动了,再去道歉会更好。其实不然,孩子等得越久伤害就越大。试想一下,当我们被伤害时,是否也希望早点等到对方的道歉呢?

枕边育儿寄语: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成为宽容、平和的小孩。

那么你自己也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才行。

一个会道歉的家庭,它的氛围是平和温暖的,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会更有同理心,希望我们都能做到敢于为自己的错误向孩子道歉。

你们做错后有跟孩子道过歉吗?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