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无法自主入睡,和夜晚恐惧感有关,妈妈们别错怪孩子了

 IF枕边育儿 2020-03-03
  • 文|共2525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二宝现在两岁多了,每天晚上都是自主入睡,有时候我会讲故事给他听,但常常故事还没讲完,他已经睡着了。宝爸说这和大宝一样,晚上睡觉不用陪,感觉爸妈都失去作用了。
我的一位闺蜜听说后感觉不可思议,她家女儿每天晚上睡觉,都非常困难,抱着、摇着,怎么都不行。闺蜜说女儿3岁半了,在幼儿园也是要老师哄很久才睡着,她每次去接孩子,老师都会说要尽早培养孩子自主入睡了。三岁的孩子还入睡困难,两岁多的咋入睡这么快?
孩子晚上入睡困难为哪般?
身边常常有妈妈抱怨,自己的孩子晚上不敢自己睡觉,也无法自主入睡,都要哄着、抱着、陪着,经常折腾到筋疲力尽,娃睡了,大人也累瘫了。这是咋回事呢?
我也试着了解过,她们晚上陪娃睡觉的过程,妈妈们一般是给孩子讲故事,陪着入睡,但有时心情不好或者有其他事情,就会采取“快捷方式”:“你快睡觉,不然大灰狼来找你了!”、“晚上不睡觉的小朋友,会被警察抓走的!”、“晚上不睡觉,小怪兽会来吃你的!”等等恐吓的言论,吓唬孩子,迫使他早点睡着。
但其实,这样更加剧了孩子对黑夜的“恐惧感”,每次睡觉前,他都会想起来,曾经妈妈(爸爸)说过的话,即使并没有真正的危险,但他内心仍然会很抗拒和极力回避
孩子年龄小,本身生活经验不足,而且对父母有强烈的依赖感。当我们跟孩子讲一些可怕的睡前故事,会对他进行消极暗示,他的内心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
比如上文中举例跟孩子的对话,就是很真实的例子。孩子一时怕了,可能当天很快睡着了,但他内心对黑夜的恐惧感,会在每天入睡前"上演",即使他并不想去想那些。
儿童绘本《小熊宝情绪管理与性格养成绘本》中作者写道:“孩子有时候分不清现实和想象,那些想象出来的可怕的东西,也会令他们恐惧,恐惧感是孩子童年清晰的感受之一。
有位妈妈说,自己现在对黑夜也有恐惧,如果家里只有自己和宝宝,她会开灯入睡,一旦关上就会胡思乱想,小时候爸妈讲过的"妖魔鬼怪"的故事,一幕幕都浮上心头。
让孩子自主入睡,这样操作是关键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可能用过很多种方式,哄孩子入睡。但不管是哪种,只要用的对,都能帮助孩子逐渐培养,自主入睡的能力(“恐吓”方式不提倡)。下面我们从小婴儿开始,对应的说一下操作方法。
操作一:“奶睡”的方式(0~1岁)
大宝和二宝小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他们1岁以内,我认为这种方式非常有效,而且能让我更快解脱。当然了,也有妈妈说,自己习惯给宝宝“奶睡”,但最终发展成“不奶不睡”,这让她们非常苦恼。
我认为,其实最关键的点在于“奶、睡分离”,什么意思呢?是说不建议宝宝吃着奶睡,而是在睡觉前适当的吃母乳(奶粉)进行安抚。
当我们用这种方式让宝宝逐渐平静下来后,要及时的拔出。你也可以多次尝试,再配合抱着、轻拍安抚。说到底,奶睡只是借助哺乳工具,并不是让宝宝依赖于此。
操作二:踱步哄睡(0~2岁)
大宝小时候肠绞痛非常明显,那段时间我几乎没有睡过安稳觉。每天晚上都要循着哭声起来,睡眼朦胧却也得抱着娃,房间、客厅来回穿梭。
宝爸看我实在辛苦,后来就承担起来晚上带娃的责任。我反而很少听到大宝哭闹了。原来,宝爸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小范围来回踱步(五步以内)——原地轻微左右摇摆——暂停安抚(宝宝平静时)——宝宝尝试自主入睡)。
在他的一系列操作中,我觉得最有趣的是,他放下的时机把握的很好,几乎很少会有需要再次抱起来安抚的阶段。宝爸说,等宝宝彻底平静,进入梦想的五分钟以后,就可以放下他了,但动作要温和。
操作三:用声音陪着睡(2~3岁)
哄孩子睡觉,可能最让人苦恼的是,你一离开,娃就醒了。那可咋办呢?大宝两岁就已经可以自主入睡了,得益于“用声音陪着睡”的方式。
李玫瑾教授说,晚上是人体散发气味最浓的时候。
如果妈妈在孩子身边,他能感受到你的气味以及声音,会更有安全感。所以,可以尝试逐渐拉开空间距离,并且让孩子感受到你一直在。
具体方式可以从躺着陪伴,逐渐过渡到坐着陪伴等宝宝适应了,再慢慢挪远一点,直到完全离开,这种距离的分离,其中可以用语言安抚,跟孩子讲故事,让他知道你就在身边。
操作四:法伯睡眠法(0~3岁)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儿童睡眠障碍中心主任,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学教授理查德·法伯,创建了“法伯睡眠法”,适合由于睡眠环境造成睡眠问题的孩子。
法伯教授提出“循序渐进法”,意在通过矫正,让孩子学会自主入睡,这样晚上就不用依赖父母。
这种方式大意是孩子躺在床上后,不抱不摇,只要他入睡时的睡眠环境与半夜醒来时一致即可。而且如果孩子哭闹或半夜醒来后哭泣,也要根据表格中等待并有意识地逐渐延长即使你真的去安抚,停留时间在2分钟以内,一般等3~4天后,孩子的睡眠情况会有很大改善。
主要传达的理念是:妈妈会陪着你、但不会抱着你睡,你需要自己睡觉”。部分妈妈听起来有些残忍,但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不过妈妈们在进行这项操作时,注意灵活掌握,不必要严格刻意的按照时间,而应看自己孩子的具体反应,有些孩子反而哭闹的更厉害,或许他们更适合上面的三种操作。
哄睡并不是洪水猛兽
哄孩子睡觉好困难啊!我们是不是该一早就让孩子自己睡觉,即使他哭闹都要狠下心来?并不是的,我觉得家长对自主入睡最大的误区,就是认为自主入睡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非也!
我们成人累了困了,沾枕头就睡,但孩子不是这样的,尤其是小婴儿。他们要逐渐的体验和学习,如何放松和入睡,当他们觉得困,但又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会哭闹起来(“闹觉”),这是幼儿期很自然的生理特征,而哄睡,是有积极正面的作用,帮助孩子从“疲劳却又高度兴奋状态”逐渐过渡到“身体和精神都相对平和的状态”
当我们从小给孩子建立这种习惯,以后他才能不恐惧睡觉,很自然的知道“晚上天黑了就要睡觉了”、“听完这个故事就要睡了”或者“喝过奶就要睡了”。这种意识就像吃饭前要洗手一样,成为了大脑中的"信号灯",孩子对睡眠没有那么恐惧,家长也就不必要那么费劲的帮孩子解决,自主入睡的问题了。
哄睡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让我们的孩子,逐渐安静下来的“快捷方式”,让孩子进入最佳的睡前状态,睡觉对他们来说,也就没那么困难了。自主入睡的意识,会播种在他们心里,而不是在家长的"嘴巴"里。

枕边育儿寄语:
小时候听过《狼来了》的故事,以至于长大后我们会跟孩子说,不要拿“狼来了”去欺骗别人。但我们讲晚上妖魔鬼怪的故事,吓唬孩子睡觉,和这个故事又有什么区别呢?孩子听多了就不会那么相信了。但不同的是,前者让我们懂得要诚实,后者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伤害,成年后难消退所以,即使孩子抗拒独自入睡,也别随意责怪他,而应该想想,是不是自己讲了太多“狼来了”的故事,却忽略了哄睡的正确打开方式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