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唱奏好《国歌》

 音频应用 2020-03-03

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管乐团队,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中较为普及的乐队形式。改革开放后,我国群众性管乐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业余管乐团队的活动范围很广,庆典、仪式、升旗、音乐会等,演奏或演唱《国歌》不仅成为保留的曲目,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管弦乐谱由李焕之配器。早期管乐谱由作曲家姚锦新配器,1959年后中国音乐家协会决定由我根据李焕之先生的管弦乐谱重新配器。“文革”期间,曾改为李延生的配器谱,“文革”后又改用我配器的乐谱。

  《国歌》为“G”大调,庄严地进行曲风格。曲体结构为多乐句乐段,共37小节。 即:6 十 3 十 5 十 5 十 4 + 3 

    前奏  有起承转合的性质

  十 5 十 6     

 再现引子 扩充的结尾 

  音乐的基调,具有庄重性、战斗性。前奏中激越的号角声和曲调中富有战斗性特征的连续符点和三连音节奏型,显示了全国民众“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英雄气概。小号奏出号召性的音调(上行分解和弦式的调式音阶),长号又以(富有战斗性的)连续三连音进行以及圆号长音进入后 形成的属七和弦与小鼓滚奏从第五小节伴随着力度增长予以呼应,大有万众响应的意境。随之,主题以短长歌的四度上行呼唤式的进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句道出了亿万人民同仇敌忾的心声,庄重地推出了歌曲的主题。

  随着主题的发展,乐句之间紧密连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把音乐推向第一个高潮;为此,乐队用六连音上行音阶推动,并以整齐的节奏和连续的加重音使这一高潮部分显示了庄重与威严;“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大的吼声”一句刻画了亿万人民激昂愤慨的怒吼,随之,三个号 召性的“起来”以主和弦向上模进,配器逐渐扩大幅度,力度渐强并以小号的战斗性号角声在节奏上予以支持,使音乐推向第二个高潮;接着“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一句又用了引子的素材,内含“正义的引导”,之后“前进!前进!前进,进!”以磅礴的气势将音乐推向第三个高潮。

  在基本理解音乐之后,从演奏或演唱上可掌握以下几点:

1 .要充满爱国主义的激情。以捍卫伟大祖国尊严的决心和实现伟大理想的必胜  信念,通过演奏和演唱《国歌》表达亿万人民的心声。

2 .正确的速度。我们的《国歌》既反映了伟大祖国的历史,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它不仅要有战斗性、号召性,还应具有严肃性、庄重性。所以,取庄严地进行曲风格。比较准确。即速度在每分钟96至110拍为宜。太快,就失去了庄严一面。  

3 .保持音乐的歌唱性。《国歌》的前奏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前奏的表现具有号召性和战斗性。在音乐气质上必须作到一气呵成;同时,符点及三连音的节奏,要保证在准确、清晰的演唱和演奏基础上,仍应注意音乐的流畅性。速度要稳。

4 .几个重要音的处理。以歌词为例,前奏后,主题进入的第一个“起来”的“起”字,11小节“长城”的“城”,23小节开始的连续三个“起”字,26小节“起来”的“来”字,31小节开始的四个“前进”的“进”宇。都必须保持时值的充分;相反,30和33小节“炮火”二字却应短促有 力;最后一个“进”字,应在结尾拉宽的基础上,使其有略宽广的结束。

5 .符点和三连音,是《国歌》中有特性的节奏型,务必格外重视。在“歌唱”的基础上,要清晰。

6 .要把握好三个高潮点的布局。15至19小节是第一个高潮点;24至26小节是第二个高潮点;34小节至结尾是第三个高潮点;高潮点的形成,是靠旋律、节奏、力度、织体等多种音乐手段的变化、对比来实现的。命名如:14小节“长城”的“城”字,应在原有力度基础上先做力度收缩,再 渐强,才会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否则,在原有力度上渐强,不仅效果差,还将导致音响的粗噪。

7 .关于音晌问题。把握这一庄严地进行曲风格,注意歌唱性是获得良好音响效果的基础。绝不能简单地把“进行曲”、“战斗性”理解为“音晌越强越好”。旋律的激情应是“柔中有钢”,每个乐句的起止都应是充分,与伴奏织体应建立在清晰、饱满、浑厚的基础上。

  总之,《国歌》的创作背景和特殊意义,激发着我们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为祖国的尊严而歌唱,用最佳的音响和内在的激情,表达我们伟大民族的心声。

            如何唱奏好《国歌》

http://www./thread-222342-1-1.html

(出处: 中国原创歌词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