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家孩子太内向,长大肯定没出息

 wenxuefeng360 2020-03-03
文 | 有书文娟 · 主播 | 楚翘


昨天,我和同事开了视频聊天。

看到她三岁的孩子乐乐闯进了镜头,我叫了声,他不仅没有回应,还往妈妈身后躲了躲。

同事拉出他,语气里满是责备:

“没听到阿姨叫你吗?怎么不吭气?快问阿姨好。”


乐乐一句话也不说转身走了,同事拽了一下胳膊没拽住,尴尬地说:

“真没礼貌!这孩子内向,别介意啊。”

我笑着摇了摇头,说孩子还小,不爱打招呼就算了,不用强迫他。

同事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告诉我:

“因为这个打招呼问题我快被他气死了!

无论是送幼儿园还是串门,我怎么说他都不和其他人打招呼,就跟没听见似的。”


我的宝妈群里也时不时会有宝妈在抱怨,说自己的孩子不愿意打招呼,总是弄得他们很没面子很尴尬。

不爱打招呼的孩子很多,而父母又会认为不跟他人打招呼的孩子是:

没礼貌,没教养,内向,担心孩子将来的人际关系。

当上升到这个高度后,父母会又气又急。

其实,那些被父母强迫打招呼的孩子,很让人心疼。

 

孩子不愿意和陌生人打招呼

是正常行为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陌生人焦虑”,大多数婴儿在形成对亲人的依恋之后,会开始害怕陌生人。

到3、4岁时也不会完全消失。

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

除了小时候,美国教育家查尔斯也曾做过实验:

平均年龄为8.6岁的孩子在跟人打招呼的时候,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孩子会有意或无意地后退。

试想,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在和不熟悉的人接触时内心都会有抵触,更何况一个孩子呢?

在节目《拜托了妈妈》中,节目组找来很多孩子做调查:

被强迫和陌生人打招呼,小朋友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小朋友的回答几乎都是:

我不想跟他们说话,因为我都不认识他们。

内心其实不想打。

我都不认识他们,我为什么要打招呼呢?


当问到:被强迫和陌生人打招呼时,想对妈妈说什么?

小朋友的回答也是:

妈妈你别老逼着我打招呼。

虽然我不高兴,但是我还得做。

我听妈妈的话,但是我不愿意。

妈妈你能别逼我了吗?

 


视频里的孩子没有一个愿意和陌生人打招呼。

父母强迫他们打招呼的行为让他们内心很抵触。

在节目《育儿大师》中,有一道选择题:

当孩子出现以下哪种害羞行为时,家长无需过多担心。

参与的家长答错了。

正确答案是选项中的家长多次催促后仍然不愿意跟陌生人打招呼。

从这道题也能看出来,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愿意跟陌生人打招呼是很大的问题。

其实,孩子不愿意打招呼也许只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并没有错。

逼迫孩子打招呼
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在他看来,逼孩子打招呼简直是童年阴影。

亲戚来的时候,他光喊个称呼不够,叫得不响亮也不行,没有满面笑容更不行。

亲戚走的时候,他必须说类似“慢走啊,下次再来”这种让他别扭的客套话。

如果忘了说,他铁定会挨批。

父母关起门来就会教育他:

“书都白读了,老师怎么教你的?连个招呼都不会打。

你看你王叔家孩子,比你小好几岁,那嘴甜的……”

 

不仅如此,还要对他的性格贴上他们自以为是的标签,看向他的表情也是非常的失望。

被父母说一次他就会否定自己一次。

然而父母却只顾自己的面子,从不会观察到他的脆弱和纠结。

是啊,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嘴甜会打招呼自己也会面子上有光。

却全然不去想那些不想打招呼,却被强迫的孩子内心会不会快乐。

如果父母强迫孩子打招呼,硬让孩子朝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不顾孩子的感受。

只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也许他们会从此厌恶社交,厌恶自己,变得不自信。

觉得是自己不好,自己嘴巴不甜,让家长失望了。

同事曾和我说过她小时候常常被父母逼着打招呼,让她有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不认识他们,不敢打招呼,父母就数落她说她丢人,说她没有礼貌。

其实并不是这样,她只是因为不认识而有点害羞,所以不想去跟那些不认识的人打招呼。

但他们并没有注意到她脸上的羞愧和那颗受伤的心,每当遇到他们认识的人,还是会逼她打招呼。

父母越是逼她就越害怕,导致小时候和父母出门她就紧张,完全没有安全感。

慢慢地她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爸妈才会生气,才会骂她。

漫长的学生时代,她几乎都处于一种痛苦的自我否定中,不喜欢主动交朋友。

总觉得自己很差劲,极其自卑。

她用了很长的时间才从这种阴影中走出来。

詹姆斯·杜布森博士曾说:

“有千百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建自尊却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


那些强迫孩子打招呼的父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而不自知。

想让孩子打招呼

父母需要慢慢引导

让孩子学会打招呼,家长无需过于着急,我们需要做的是慢慢引导和耐心鼓励。

  • 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

平常在家通过绘本、游戏模拟与人打招呼的场景,教给孩子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

孩子就不会在陌生场合变得不知所措。

带孩子出门前可以提前告知孩子要去和谁聚会,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如果临时碰到相熟之人,可以提前介绍给孩子。

比如:“这是王阿姨,妈妈的高中同学。”

这样一介绍,孩子会觉得受到了尊重,一般都会乐意去问好。

  • 尊重孩子的意愿

当孩子不愿意打招呼时,很多家长会出于面子问题责怪孩子不懂事,或者为了给自己找台阶;

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害羞”、“我家孩子内向”等。

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只会给孩子形成一种心理暗示,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儿童行为心理学》中说:

负面标签会让孩子禁锢到负面角色里,会引导孩子朝负面标签的方向发展。

所以家长首先要做到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感受到尊重和爱,他才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一位妈妈的做法值得借鉴:

当孩子不愿意和其他人打招呼时,妈妈完全不责怪孩子,只是微笑地和孩子说:

“我家宝宝现在还没准备好是吗?

我相信宝宝准备好了,一定会叫的哦。”

 
  • 做孩子的榜样

想让孩子主动打招呼,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孩子也许会在潜移默化中模仿父母。

《爸爸去哪儿》节目中,杜江会常常主动和其他爸爸小朋友们问候。

在爸爸的影响下,嗯哼也会主动去跟长辈和小朋友们打招呼。

正是因为爸爸的榜样作用,嗯哼成为了社交小达人。

父母的以身作则,对孩子的影响巨大。

  • 内向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天空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每个人的性格——孩子、我们自己,都是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的。

他认为,个体的性格往往是某种性格类型占优势;

还有另外一种或两种性格类型居于辅助位置。而内向和外向不过是程度问题,是相对而言。

也就是说,孩子爱打招呼不一定就外向,不爱打招呼也不一定就内向。

有些孩子天生开朗活泼,特别愿意与人亲近,不需要引导也能主动打招呼。

而有些孩子天生寡言少语,不擅于表现自己,也不喜欢在人前说话。

但是在熟悉放松的环境里,也可以变得开朗起来。

家长不要用其他孩子的表现去作为参照物,反过来怪自己的孩子。

如果孩子天生内向,就是不喜欢打招呼,一直都不善言辞,也千万不要去逼迫,不要强行想把孩子变得外向。

更不用着急,孩子自有孩子的发展轨迹。

强迫内向性格变得外向,对内向的孩子来说,就是一场噩梦。

苏珊凯恩在TED演讲中说:

“当内向性格的人处于更安静的、更低调的环境时,才能把他们的天赋发挥到最大。”


毛不易的一句话与家长共勉:

望大家都能坦然地接纳自己,拥抱自己的性格。

 

愿家长们都能多一点耐心,去理解、尊重孩子的性格,给他足够的空间去积累更多的能量。

总有一天,孩子会成长为属于自己最好的模样。

请放过那个不愿意打招呼的孩子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