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举行第三十九场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介绍,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呈现扩散态势,部分国家疫情发展很快,形势还是很严峻。一些海外留学生、务工人员回国意愿比较强烈。近几天,仅在伊朗的中国留学生从北京口岸回国的就有20余人。北京作为全国最重要的入境口岸之一,防范疫情输入风险的压力很大。这几天,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紧锣密鼓地研究应对方案,加强力量统筹,开展工作调度,应对境外疫情风险输入的工作全面有序铺开。 陈蓓介绍,此前,我们对于过去14天内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停留,经北京口岸入境的人员,免除居家观察14天的要求。现在,根据境外疫情变化我们要对前期政策作出调整:
- 凡是从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等疫情严重国家经北京口岸入境的,如果是中转去外地的,严格按当地规定做好防疫工作;
- 如果目的地是北京的,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要实行隔离观察。
- 在北京有固定居所的,纳入社区防控体系,居家隔离观察14天;
- 在京无固定居所的,安排在指定宾馆集中医学观察14天;
- 对外交人员,体温检测合格的,按照有关外交人员管理办法执行。
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强介绍,为做好外籍人士返京后的疫情防控工作,降低因境外输入引发社区传播的风险,近期,本市加强了入境健康管理,出台了外籍人士居住密集的社区(村)疫情防控的有关措施。 一是将外籍人士纳入社区健康管理体系。返京外籍人士进入小区时,需进行登记,填写基本信息、报告健康状况、了解防控政策。居家观察的外籍人士每天通过微信、电话或短信等方式报告体温检测情况。如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要及时前往发热门诊进行诊疗排查。如出现确诊、疑似或密切接触者,将按既有医学程序处置。外籍人士在小区内有聚集性行为的,社区(村)工作人员要予以提醒和劝导,告知疫情传播风险。他还提到,以上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将根据本市疫情防控情况和境外疫情发展情况适时调整。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介绍,对在京的外国人一视同仁,统一按照北京的防疫要求,落实做好健康管理的一系列工作。陈蓓表示,北京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外籍人员的数量非常多。比如说在朝阳的望京地区,韩国籍的人士就比较多。这段时间朝阳区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对外籍人士的健康管理。这里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充分调动社区商会的积极性,借助民间的力量开展工作,效果非常好。通过各种联防联控的力量,加强我们的防控和健康管理,也赢得了外籍人士的理解和支持。陈蓓说,我们既要依法依规,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加强健康管理,又要讲求政策方法,体现尊重、齐心协力,共同应对疫情风险。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研究员杨鹏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上调为“非常高”。因此需要每个国家、每个人共同携手,努力抗击疫情。北京疾控部门特向海外华人提出了防控建议:1.持续关注当地的疫情变化,按照所在国家和地区防控传染病的法律法规,以及疫情防控要求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开展疫情防控,落实好防控措施。2.密切关注我国外交部、中国疾控中心以及北京市疾控中心等官方机构网站,了解新冠肺炎防控要求和健康提示。- 一是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饮水,经常换洗衣物。外出回家、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
- 二是外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室内公共场所等密闭环境时,应正确佩戴口罩。
- 三是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时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 四是集体用餐时,尽量避开就餐高峰,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
- 五是接待外来人员时,双方均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握手,不拥抱,注意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 六是尽量避免聚餐和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如影剧院、酒吧、网吧、商场、车站、码头、展览馆、博物馆、公共浴池、温泉等。
- 七是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或纸巾遮住,不要用手接触口鼻眼。口鼻分泌物或吐痰时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 八是如与他人合租住所或借住在别人家里,要观察有关人员有无发热、就诊等异常情况。
4.若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不要带病工作、学习,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请及时就近在当地医疗机构进行诊疗,并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接触史。就诊期间尽量不要触摸就诊环境中的相关物品,尽量避免下意识地触摸自己的口、鼻及眼部。5.在疫情流行期间,不要恐慌,除非必要,尽可能不要外出旅行,严格按照当地及我国驻外使馆的相关建议和要求进行国际旅行。如果成为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取消旅行或旅游安排,就地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