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课件】薪酬设计及管理(上)
2020-03-03 | 阅:  转:  |  分享 
  
第四节基本工资制度设计的一般程和方法工作岗位评价的方法一般常用的有两种:(1)排级法。这是最简单
的一种方法,是以工作岗位说明书作为基础,把企业的所有工作岗位逐一配对比较,按各工作岗位对企业的相对价值或重要性排出顺序,以确定工作
岗位的高低。这种方法不必请专家参与,也无需复杂、量化的技术,但主观成分很大,所以只适用于规模较小、结构简单
、岗位类型较少的企业。第四节基本工资制度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2)评分法(也称点数法或
计点法)。这是先确定企业所有工作岗位的“付酬因素”(包括工作难度、责任大小、工作条件、任职资格要求等),再确定各因素的不同等级水平
及其相应分数,然后再形成的这个评分标准的基础上,对所有工作岗位进行评价,打分,根据每个工作岗位的总得分,就可以确定各个工作岗位对企
业的相对价值,并可以划分企业内部岗位工资的等级。评分法科学、准确,考虑比较全面。但专业性强,技术复杂,必须
有专家参与。第四节基本工资制度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薪酬调查:薪酬调查的目的是调查、了
解市场工资率的水平(及劳动力市场各类人员的平均薪酬水平),以确保本企业薪酬的外部竞争性和公平性。薪酬设
计及管理(上)薪酬设计及管理是企业激励机制的核心,它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人们最为关切
、敏感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企业的薪酬政策、薪酬制度和薪酬结构体系设计得合理,就可以起到吸引、留住、充分激励员工的作用,否则,就会产
生消极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员工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下降、人才流失的严重后果。当前,我国加入WTO在即,我国企
业将面临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提高企业的薪酬管理水平,发挥薪酬的激励功能,是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第六章薪酬设计及管
理(上)薪酬的概念:是指员工从事企业所需要的劳动而得到的以货币或非货币形式的补偿,是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
酬。工资,有广义的概念和狭义的概念。广义的工资即薪酬;狭义的工资就是不包括奖金、津贴和福利的工资等级制,即基
本工资制度。工资wage,以小时或计件的形式支付,如“蓝领”职工(工人)的工资。薪金(水)salar
y,以月或年的形式支付,如“白领”职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资”。第六章薪酬设计及管理(上)薪酬的功能:
补偿功能。员工在劳动过程中脑力与体力的消耗必须得到补偿,劳动力才能够得到恢复,劳动才能继续。员工提供劳动得到薪酬,通过薪酬取得消费
资料,从而保证了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薪酬的这一补偿职能,前提是劳动。只有进行了劳动才能按消耗的劳动量进行补偿,多劳多补偿,少劳少补
偿,不劳不补偿。第六章薪酬设计及管理(上)激励功能。是指通过薪酬对员工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不同满足程度,刺激其工作积极
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社会,劳动是人们主要的谋生手段,物质利益自然是为人所追求的。此外,
人们收入的高低不仅决定了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好坏,也是个人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全面满足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社会需求的经济基础。
第六章薪酬设计及管理(上)物质利益对员工的激励,在现代企业中直接表现
为薪酬对员工的激励。薪酬这一激励劳动的主要杠杆运用得当,会大幅度提高人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进行薪酬管理时,一定要注意使薪酬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有利于激励劳动者努力钻研,积极进取,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调节功能。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的价格—薪酬水平是调节劳动力流动的决定因素,通过薪酬水平的调节,可以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实
现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一节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体系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内容:薪酬计划
薪酬总额管理薪酬额管理个别薪酬额管理
薪酬结构基本工资制度
薪酬制度工资支付形式奖金制度
福利制度薪酬调整制度企业日常的全面薪酬管理薪酬管理的分析诊断第二节企业薪酬
的一般构成一、企业薪酬的一般形式:工资奖金津贴福利?
???第二节企业薪酬的一般构成奖金(又称奖励工资、激励工资):一般有经常
性工作奖、年终奖、佣金(即按销售额提成的奖金)、劳动分红、特殊贡献奖等形式。它可与员工的个人绩效挂钩,也可与群体(班组、科处室等)
乃至整个企业的效益结合。奖金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短期刺激性,是对员工近期绩效的回报,故浮动多变。第二节
企业薪酬的一般构成津贴(又称附加工资):是对从事特殊条件(脏、险、累等)下工作的员工所付出的超过一般
标准的额外劳动量,给予物质补偿的一种工资形式。第二节企业薪酬的一般构成福利:从本质上讲,福利
是工资的转换形式,是一种补充性报酬,但往往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而多以实物或服务的形式支付(如带薪度假、带薪病假、企业补充退休金和
补充健康保险、子女教育津贴、廉价住房、免费或打折工作餐、打折或优惠的商品或服务等等),或为延期性支付(包括各类保险金支付、优惠价购
买本企业股票等)。第二节企业薪酬的一般构成一般来说,企业福利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企业为员工支付的
国家法令强制性的社会统筹保险金,比如企业为员工支付的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失业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等;二是企业内部自定的各种福
利项目,比如带薪度假、带薪病假、企业补充退休金和补充健康保险、子女教育津贴、廉价住房、免费或打折工作餐、打折或优惠的商品或服务等等
。第二节企业薪酬的一般构成二、薪酬构成形式的理论分析:基本工资激励工资(奖金):投入性激励工
资和产出性激励工资;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期股、期权、技术发明收益分享)实行激励工资应考虑的
问题:基本工资与激励工资的比重,激励工资诱发的“替代效应”,激励制度的可行性。成就工资第三节基本工资制度
工资是主要以员工工作岗位的性质为依据来确定的。在企业薪酬制度中,工资是基本的和核心的薪酬制度,而工资等级的确定,又是
最为关键的。我们知道,企业内部的工资是要划分等级的,按照确定员工工资等级的依据不同,可以归纳为四种基本工资
制度类型:第三节基本工资制度一、年功工资制也称年资工资、工龄工资,其确定是以员工的工作年限,即
按照连续工龄或本企业工龄决定其工资标准,并且随工龄增加逐年增加工资。第三节基本工资制度日本企业
实行的是“年功序列工资制度”。其特点是,基本工资按年龄、企业工龄和学历等因素决定,与工作、能力没有直接联系,普遍实行定期增薪制度,
随着工龄的增长每年增加一次工资,退休金以基本工资和企业工龄为计算基础。年功序列工资制度萌芽于20世纪初期,主要是为了
防止工人从这个企业跳到另一个企业,培养和固定忠于本企业的熟练工人。第三节基本工资制度二、能力工资制
是以员工本人能力(技术、业务水平及体质、智力等)所达到的标准,来确定其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具体表现有技术等级工资制、能力
资格工资制和职能工资制。第三节基本工资制度三、岗位工资制也称(职位工资制,是依据工作岗位的
性质(工作条件、责任大小、复杂程度、繁重程度)确定各工作岗位的相对等级顺序,再规定相应的工资标准,其制订的依据特点是“对岗不对人”
。员工在什么岗位就领取什么岗位的工资,不考虑其是否具有的超出本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这是它与能力工资制的根本区别。第三节
基本工资制度四、结构工资制也称多元工资制、分解工资制和组合工资,是把影响和决定员工工资的各种主要因素分解
开来,然后再根据各因素分别设置工资标准的一种工资形式。结构工资制吸收了前面三种形式的长处,有较灵活的调节作用、
适应性,有利于合理安排企业内部各类员工的工资关系,能够比较有效地调动各方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功能。第三节
基本工资制度但是,结构工资的设计及其各工资单元的相对比重如何合理确定,操作起来比较复杂。
从国际和国内看,比较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企业工资制度是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结构工资制形式,它代表着我国企业工资制度的改革方向,也是
目前越来越多企业采用的工资制度。一般包括三个部分:(1)岗位工资,这是基本工资,是工资结构中的主体,占工资结构总量比重的大部分;(
2)基础工资,较低而平均,是为了保障员工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3)年功工资。第三节基本工资制度五、谈判工资制
严格讲应称集体谈判工资制度。实际上它不是一种工资等级制度,而是现代西方企业处理劳动关系的集体谈判制度中的一项主要内
容,它是以企业及雇主一方同雇员或代表雇员的组织(工会)为一方,双方在政府的指导、监督下,就企业薪酬问题进行谈判、协商的制度。
第四节基本工资制度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一、科学、合理的企业薪酬制度的基
本要求:公平性:外部公平性,内部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经济性合法性
第四节基本工资制度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二、企业薪酬政策
薪酬政策应服从于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主要是指诸如本企业薪酬水准在劳动力市场的位置(竞争性)、薪酬总额的合理范围、适当平均还
是拉大差距、工资和奖金的比例、工资等级制的依据、各个岗位薪酬变动的范围等方面的政策和策略。第四节基本工资制度设计的一
般过程和方法三、影响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因素(一)外在因素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与竞争状况
地区及行业的特点与通行的薪酬水平当地生活水平和物价水平劳动力的替代物国家的有关法令和法规第四节基本工资制度设
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二)内在因素企业的业务性质与内容公司的经营状况与负担能力
工会力量公司的管理哲学和企业文化第四节基本工资制度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四、当前
我国企业岗位工资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岗级划分缺乏客观依据,没有坚实的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作基础,即没有对企业内
部所有岗位进行严格的工作分析,没有完善的工作说明书,没有经过对所有岗位进行的严格工作评价,岗级划分实际是套用传统的行政管理级别划分
方法,不科学,不准确,也不公平。第四节基本工资制度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其次,岗位工资的标准缺乏市场依据,难以保持公司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和薪酬的外部公平性。因此,建立以
有效体现岗位差别和岗位劳动质量及数量差别的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并考虑到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水平的薪酬制度,是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第四节
基本工资制度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五、工资决定: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岗
位工资制的含义是以岗定资,同岗同酬,同工同酬,个人工资的高低是与岗位性质、岗位劳动的质量及数量和市场工资率相联系的第四节基
本工资制度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工作评价
薪酬调查
工资标准第四节基本工资制度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工作岗位评价:
是在经过工作分析、有完善的岗位工作说明书的基础上,对岗位进行研究和划分等级的方法,工作评价的核心和结果是给岗位规定级别。工作岗位评价的目的,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责任以及所需人员的资格条件等,以统一的标准进行量化的评定,对他们进行分类和分级,从而确定企业内部各种工作岗位的相对价值,以确保企业工资的内部公平性,实现同工同酬。第四节基本工资制度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工作评价是现代市场经济下企业处理内部分配关系而普遍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以工作评价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企业内部工资结构中,劳动者劳动能力的使用——劳动,集中体现在劳动者的岗位高低上,而岗位已成为决定劳动者相对工资等级和相对工资率的主要依据,并逐渐替代了按资历确定工资等级的传统作法。
献花(0)
+1
(本文系倾城飞翔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