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说:“没必要和不懂你的人争执”

 亭亭说情感 2020-03-03
回忆起二十世纪末,当年的小伙伴都留在了村里,有的干起了运输,有的做了小本生意,有的做了承包户。而宋锡成为了九十年代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宋锡从小在别人眼里算不上是个机灵的孩子,但是身上总有一股倔脾性的劲儿,为一道题目常常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
年轻气盛的年纪里,当理想与现实摆在眼前,有些人甘于现实,有些人选择了退缩,而有的人则历尽千帆所向披靡。同一条起跑线,目的地的不一致,有人撤下了行囊在中途却分道扬镳,
一个有关梦想与追求的问题被抛出,一句响亮的回答“我要考大学”掷地有声。大家都转过头看向宋锡。“为什么不?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



周总理都说过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什么不对吗?”大家都哄堂大笑,直说他人傻又天真。有人站出来说:“我爸都说了,读那么多书还不如早点跟着他学做生意呢。
有人站出来说:“咱们穷地方出身,出去只会丢人显眼。”还有人说:“说得轻松,考大学有那么容易么?别做白日梦了。”年轻的少年却涨得满脸通红,据理力争,看起来像一个小孩子为守护自己的珍贵玩具而执拗倔强着硬着脖颈。
宋锡觉得苦恼向父亲倾倒苦水:“我想考大学不对么?为什么他们都说我傻。”父亲听罢云淡风轻地来了一句“没必要和不懂你的人争执。



不要把自己带入内心的泥潭,那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大片沼泽,也不必与不懂你的人去争辩些什么,他们与你是彼此独立的思想载体,有些人是永远的平行线,而有些人是相交之后背道而驰。
不在同一个精神层面的人,与之争辩,那只会是浪费口舌。面对那些不懂你的人,你只需埋头看好自己脚下的路,不必在乎他人看法与留言,因为世间除了生死,其余都不是大事。
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抗击困难的勇气和强大的自愈能力,但是我们要训练它,让内心越来越强大。
宋锡撇嘴不服气道:“可是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都说人活一世不争馒头争口气,难道不是这个理吗?


父亲接着说道:“你说的不错,那你觉得你说的他们都接受了吗?都认可了吗?争辩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说服彼此。既然彼此无法心意相通,追求不同。那么多说便是无益,只有行动才会验证结果。
“你就应该平时多跟着我有空多参佛悟道。佛道中自有禅意,懂你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你就算讲一万遍也还是不懂,何必与他浪费时间。
这句话从父亲的嘴里抛出来,此刻显得无与伦比精妙绝伦,振聋发聩一般宋锡的天空仿佛乌云开始慢慢散开。



与那些不懂你的人争执,只会让你越来越自我否定与自我怀疑,他们如同,将你拉入巨大的深渊,用他们的言论吞没与禁锢你,无法动弹无法翻身,直到将你同化,烂在潭底。因此与之辩驳,伤神而伤身。
如果你认定一件事、一个目标,那就一心一意只管去做,不必在乎路上的流言蜚语,更不必停下你匆匆的脚步,忘记你的方向,做一些无用功。
只有忘我地全身心投入,唯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即使认定的这件事是错误的,那么是通过自身亲自证实,背后的意义与听从别人获取捷径是迥然不同的。因为这一路,你积累了属于自己的经验与能力,这是别人无法企及的。
等到多年后,宋锡参加同学聚会。酒过几旬,桌上的热度不断攀升,提起当年讨论梦想的事。大家都笑了,一个人打趣道:宋锡和我们就不一样了,果然是城里回来的,抱负和见解和我们不是一个层次的啊。



另一个接着说道:仗着多喝了几年的墨水,现在可是。席间大家七嘴八舌,听到有人说:听说新上任的市委书记这两天要过来巡视啊。
宋锡只是笑笑,举起手里的酒杯,再也不像当年那个面红耳赤的少年了。包间里的电视里地方频道上放着前两天的新闻,宋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旁边打着的字幕正是他的名字。在大家惊叹和不可思议的表情中,宋锡笑着说:各位好久不见。
那些懂你的人,兴许一个眼神就足以明白一切。



那些不懂你的人,随之相伴的总是误解、不公、欺骗、委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所有人都处于一个维度之中,因此遇到这些也不必大声地争执,争执不过是种不自信的表现,我们可以选择沉默。
不是时时都要去争个输赢,不是时时都要去寻个结果,不是时时都要去讨个公平。
我们更要让那些人知道,你坚持的事情,不会轻易改变,即使在他们眼里可能只是一个笑话。
不是所有的事都要吵得心力憔悴,争得面红耳赤才善罢甘休,有些不回应是“不在乎”,有些不回应是“没时间”,有些不回应是“没必要”。当你以为自己是在维护和坚持某些真理,而周围却只是看热闹的人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