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温疫的第一方,赈灾防疫必备的陪赈散...

 仁和堂老军医 2020-03-03
【伤寒温疫的第一方,赈灾防疫必备的陪赈散】
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了321次疫病流行。尤其是在清代,瘟疫高频率流行,但尽管如此,人口却出现激增,这其中中医的贡献功不可没。#我的门诊故事# #我为中医药代言#
历史上导致瘟疫流行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和兵荒马乱以及天灾饥荒等有很大关系。所以古人认为“大兵(战乱)之后必有大荒(饥荒),大荒之后必有大疫(传染病)”,因此明清之际,有中医先哲创立了一个方:陪赈散,是用于陪同赈灾,防治灾荒之后爆发的传染病的。#健康真相馆# #新冠肺炎#
陪赈散只有区区四味药组成,即大黄、姜黄、蝉蜕、僵蚕,如果算上调服时用的黄酒和蜂蜜,也只有六味药。陪赈散治疗瘟疫具有良好的疗效,所以被稍后的温病大家杨栗山发扬光大,并根据其药性特点,更改成了另外一个大家更耳熟能详的名字:升降散,并推崇为治疗伤寒瘟疫的第一方!
如今临床上使用散剂越来越少了,主要是以汤剂为主,但是把升降散变换为汤剂时,切记要注意大黄用量不能生搬硬套,用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有降无升,大大影响它的应用范围。
正哥在临床上非常喜欢用这个方,不仅用于外感发热,还用于内伤杂病。凡见发热(或自觉燥热)、口苦、便秘、头痛者,辨证属于郁热的,都可以本方化裁,只是大黄的用量要非常讲究,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摸索。@医师黄继斌 @中医二羊 @小叨健康汇 @陈德文医生 @南方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