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的健身方法

 见素抱朴780 2020-03-03

每天不跑个十几公里,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

你现在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慨?全民健身这种口号是现代人提出的,但咱们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身体力行,并不是咱们印象中的只会对酒当歌、吟诗作赋哦。

《后汉书》有云:“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饮食。五禽操又称为“五禽戏”,其发明者为东汉末著名医学家华佗,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姿态来活跃身体的各个部位,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要知道,五禽操要比瑞典发明的医疗体操早一千多年,即使是在世界体育史上,也是别具一格。“仿生健身法”此后也成为中华保留的养生手段,宋朝时出现的“八段锦”、“十六段锦”,清朝出现的“太极拳”,都含有仿生动作。现代满大街都可以看到的“保健按摩”,其实在古代就很流行了。“夜欲卧时,常以两手揩摩身体,名曰干浴,辟风邪。”古人称按摩为“干浴”,在各个部位均可进行,如摩头、摩面、摩足、摩腿等,其中“摩腹”最受青睐并为后世所传承。
唐朝著名医家、健身达人孙思邈便十分推崇按摩术,据说他活了100多岁。
明清时,保健按摩已和现在一样,成为大众健身方法,明清浴室、理发店都可提供按摩服务。
相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一名武将,在家里放了一大摞砖,每天早上把砖搬到外面,傍晚再把砖搬回去,以此达到健身的目的。到了唐朝,士兵负重行走常用石锁、石担等进行练习,石锁作为古代习武者必备的功力训练器械,也是古代武状元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个石锁的大小不等,重量也不一样,主要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小的有四十多斤,大的一百二十多斤。
石锁不仅可以提高握力,还能对腕力、臂力、腰部及腿部力量有所锻炼,因而成为当时深受人们喜爱的健身好器具,就像是今天我们去健身房举哑铃。作为最传统的健身器材——石锁,至今已流传千年,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元代开始,习武成为人们首选,这与元朝严禁中原民间私藏武器不无关系,使徒手搏斗技术在民间悄然普及。其中,拳术作为中华武术最精华的组成部分,素有不懂拳法,就谈不上会武术之说,其特点主要是徒手拳脚肢体的运用。
明朝时,各种武术流派应运而生,出现了“十八般武艺”,且各具地域特色。清朝的“禁教不禁拳”政策更将习武风尚推到了极点。习武有助于强身健体,促进身心和谐,增强意志力。在习武的同时,明清人还爱“练功”健身,西方人称中国武术为“中国功夫”,便与此有关。《苏东坡全集》:“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宋朝才子苏东坡喜爱晨练,每天早上跑步。据说每次跑10里,出汗方止。他认为自己的长寿秘方有四,其中之一是“安步以当车”,安步,“缓行也”,就是散步。
苏东坡是位健身达人,他的“香泉养生功”主要由“步息”、“卧息”、“爬功”、“桥功”套路组成,其中的“步息”,就是结合行走开展的。古人认为步行宜早晨进行,晨练的同时,也有“晚课”,利用饭后睡前时间散步,这有助于入眠。但如果天气不好或空气有污染时,古人并不提倡晨练,“大雾不宜远行。
说到相扑,我们往往会联系到日本,殊不知如今在日本流行的相扑实际上是源于中国古代的“角抵”摔跤。角抵据说是创始于黄帝和蚩尤的搏斗,角抵的“角”字,在古汉语是较量、比试的意思,牛羊相顶为抵,就是比力气。
晋代伊始,角抵又出现了另一名称——相扑。相扑在民间盛行是在宋代以后,北宋首都开封每年都举行一两次相扑比赛,并且成为一种流行的娱乐表演节目,也是最能引起观众兴趣的内容。甚至一度出现了女子相扑。明代以后相扑多盛行摔跤这一名称。射箭是是古人重要的体育活动,也是军事武艺的主要项目,它与礼、乐、御、书、数一起称为六艺。
周代制定了“射礼”,是指礼仪化的射箭比赛,是古代多种场合必然举行的活动项目,例如祭祀典礼、诸侯朝拜、外交会盟等场合,使射箭成为一种文化礼仪。
战国时期,骑射的发明给射箭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骑射者既要掌握身体的平衡,又要有很高超的判断力。除了军事和文化上,古人也常常把射箭当做娱乐,铜钱、香火、皮侯等都曾是射箭爱好者娱乐时的箭靶子。辽代还有在天旱祈雨时射柳的习俗。骑术,泛指“骑马的技术”,也称为“马术”,中国古代又称为“御”,是中国古代是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包括赛马、马戏等。
由于骑术在狩猎和军事中的重要作用,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赛马也成为了诸侯贵族赌博取乐的活动。�骑术强调人与马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与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理念相符。三大球类运动之马球、捶丸、
马球是一项与骑术密切相关的运动,称之为“击鞠”,在唐代风行一时。游戏者必须乘坐于马上击球,击鞠所用的球有拳头大小,球体的中间被掏空,制球的原料是一种质地轻巧且柔韧的木材,球的外面还雕有精致花纹,也算是比较奢侈的运动。
捶丸也从马球演变而来,形成于北宋,是我国古代以球杖击球入穴的一种运动项目,与现代高尔夫相似,玩捶丸的人,“上至皇帝大臣,下至三教九流,皆乐此不疲”。
“蹴鞠”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唐代的足球开展得非常广泛,不同于之前的实心球,唐代的充气足球增加了足球的弹性,也出现了许多趣味横生的踢球方法。其中,无球门的散踢方式,是历时最久。
这些球类运动也并非男子专利,女子也能一较高低。
冬季的时候,漫天飞舞的雪花以及即触成冰的溪流湖泊给古代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趣味横生的娱乐活动——冰嬉。
宫廷的溜冰活动称为冰嬉,起源于宋代,是古代冰上活动的总称,深受古代皇帝的喜爱,种类也多种多样,古人在有河的地方放上专供游乐的冰床,在冰上执球与踢球,或是穿有铁齿的鞋,溜行于冰上,也有从冰山上下滑的“打滑挞”。
在古代花样滑冰和冰上杂技表演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儿童的表演,深受皇帝喜爱。明熹宗五年(1625年)正月,东北建州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曾经在太子河上主持过盛大的冰上运动会。先进行了冰球表演,然后又进行了速度滑冰比赛。冠军赏银20两,亚军10两,这是我国古代第一次冰上运动会。

原来古人的体育运动如此丰富多彩,我们是不是也要向古人学习一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