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家全球领先律所联手打造的这个法律科技平台,想要改变什么?

 经纬ijv07nl0kg 2020-03-03

来源:智合

高伟绅、瑞生、富而德、年利达、世达、科文顿·柏灵、宝维斯、Cravath、吉布森、奥睿、伟凯、瑞格,12家全球领先律所联手打造的法律科技平台Reynen Court,想要颠覆什么,开创什么?

01 两个痛点

10月4日,Reynen Court正式发布新闻称,12家全球领先的律师事务所正在组建一个联盟以支持其平台的建设,高伟绅(Clifford Chance)和瑞生(Latham&Watkins)将担任联盟的联席主席,宝维斯(Paul Weiss)将任副主席。

Reynen Court LLC自称是一家“为法律行业构建服务自动化平台(services automation platform)的初创科技企业”,旨在帮助律师事务所高效、安全地部署重型计算机应用程序,使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其他新技术,同时提供律所及客户信息的安全存托解决方案。

其正在和一些应用程序供应商进行最后的洽谈,以通过该平台向律师事务所定向开发及提供他们的产品,首批将提供合同分析、取证、合规和管理的相关技术产品。  

简单地讲,这一个为律所和应用程序供应商构建对接的平台。

当然,平台远不止是“中介”,通过顺势为应用程序交互和数据管理拟定行业标准,它想解决两大痛点:

高效——供应商更容易明确律所的实际需求,平台为应用程序供应商提供清晰一致的集成接口等相关技术和培训支持,使其开发能供律所轻松验证和部署的应用程序

安全——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应用程序的对接,避免律所在部署各类应用时将律所内部或者其客户的信息暴露给不同的第三方

这两个痛点都是在法律科技产品不断涌现后,市场中实际存在且难以自然解决的重要问题。

比如应用程序的开发,很多法律科技公司就需要由律所直接孵化,或前律师创办,或非常依赖律师出身的产品经理,否则难以紧密贴合律所实际需求。

而律所的信息数据安全问题则是关乎其品牌声誉,甚至存亡的重大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型律所的重视。

Reynen Court已经得到了来自Prin H LLC的初期融资,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ndrew D. Klein毕业于哈佛法学院,是一位互联网企业的连续创业者和著名美国律所Cravath的前合伙人。

02 工具的整合是必然

出现对接整合型平台其实是一种必然。

英美国家不断有法律科技产品诞生,功能从工作计时、案例检索、文件审查、法律研究、智能合约到工作流程自动化等等类型众多,而单一产品可能也有自己的专注领域如房地产、破产等。

产品类型的丰富同时也给律所带来了困扰。

首先是为每项产品付出的金钱成本,这个自不用说,也是很多律所愿意支持初创科技企业,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成为其早期用户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软件的数据对接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因为其中往往包含了律所的人力配置、计费标准和市场、业务重心领域和战略规划,合同审核工具因为直接查阅重大并购交易的真实合同(可能影响股价),其中重要信息的安全性也是律所不得不重视的。

法律科技公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比如Kira System就于2017年10月5日宣布其完成了SOC2 Type 1安全性认证,包含安全性、可用性、流程完整性、保密性和隐私性五个方面。今年8月,其又完成了SOC2 Type2认证,足以向用户证明其服务的安全。

△ SOC2认证的“五个信任服务原则”

再有则是多工具的交互和集成问题。

例如,一家律师事务所可能使用多款法律人工智能系统,如用Leverton进行房地产业务,RAVN进行合规事宜,Kira或Luminance进行尽职调查,ROSS进行法律研究,以及Lex Machina、Ravel或Casetext等,不同的工具间如果不能实现数据互通和功能协作,使用成本上的损耗就会冲抵掉其带来的便利。

去年4月,Legal Alignment公司就推出了名为DASH的平台,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进行法律项目管理。定制化的操作界面——DASHboard将为用户提供一个集成操作板来整合不同的应用程序,体验“一站式”操作。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12家全球领先律所联合支持Reynen Court打造平台、制定行业标准,解决法律科技应用程序的高效和安全问题,则可能预示了整个法律科技产业走向标准化的趋势。

03“我们只用了1%”

“我们可能是Kira全球的最大用户,但和在律所里全面应用相比,目前也仅仅使用了1%。”

欧华律师事务所(DLA Piper)创新总监Adam Hembury在今年9月中旬于伦敦举行的法律AI论坛上这样说道。

虽然这样的表述略带夸张,但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技术已经被证明是有用的,但在大型律所里真正被充分应用,还远远没有做到。

仅以文档审查来举例,在一个覆盖多司法管辖区、多语言和多种类型文档的大型律所中同时使用AI系统审查文件,这比开发出审查工具本身更具挑战性。而很多AI工具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用户的主动使用以完成迭代升级,如何让律师坚持去用,也是个难题。

尽管如此,我们已经能明显感受到技术给行业带来的改变,而大型律所也早已意识到这点,并不断有新的动作。

已经是众多知名法律科技产品的用户的年利达在今年7月创设了创新主管(Head of Innovation)一职,由Shilpa Bhandarkar担任,领导一支位于伦敦创新实验室的核心团队,开展LawTech、FinTech、区块链、智能合约等技术的创新应用推进。

早在20多年前的1996年8月,年利达就推出了Blue Flag,一款欧洲证券和银行监管数据库,开创了该技术领域的先河,此后更是与法律AI公司Eigen Technologies等机构紧密合作。今年10月4日,年利达又宣布将与卢森堡大学合作开发自动化法律科技解决方案,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也是律所在法律科技实践中的一种方式和趋势。

领先的法律科技机构之间也在不断寻求合作,今年9月这样的合作一下子密集起来:

在线法律服务公司Rocket Lawyer与知名智能合约公司OpenLaw及区块链软件公司ConsenSys合作,推出各种区块链应用程序

数字签名巨头DocuSign和Seal Software合作,整合前者40万付费公司用户及数以亿计的个人用户资源和后者强大的合同处理AI技术

法律服务平台LegalZoom和智能合约企业Clause合作,为公众和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合同,并与审计、发票、工资单等进行在线整合

这样的合作也代表着法律科技正在走向整合放大和深度实践应用,像Reynen Court这样的平台的重要性也就显露出来。

04 从能用到实用

Reynen Court平台的启动,主要反映的还是技术的实际使用者和开发者之间需要更加精准对接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家律所很另类。

礼德(Reed Smith)孵化了全资法律科技子公司GravityStack,其研发的电子取证(eDiscovery)工具Periscope甚至面向其他律所销售,而这款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销售前已经历了礼德数千个真实项目的“洗礼”,改进至高度贴合现实需求。

无论是Reynen Court,还是Periscope,当我们在谈论法律科技产品的时候,到底在谈些什么?

从“能用”,到“实用”,是资本涌进,浪花喧哗之下,律所们真正关心的法律科技产品的未来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