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前每日练|崩岸产生原因杂,逻辑推理题升华(2020届251)

 hjh2004 2020-03-03

本文由地理蹊倾情首发编辑整理制作,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导 读

新启程,新思路。地理蹊不搬运题目,而是分析题目中的解题思路与知识含义。期待您在留言栏内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以共同交流。欢迎关注”地理蹊“公众号,并用微信手机或PC版浏览。

2020漳洲2月检测

由土石组成的河岸、湖岸因受流水冲刷,在重力作用下土石失去稳定性,沿河岸、湖岸的岸坡产生崩落、崩塌和滑坡的现象,叫作崩岸。长江荆江段崩岸多发,2002 年荆江突起洲河段发生崩岸险情。图2示意荆江突起洲河段变化。据此完成4~6题。

4.2002年崩岸险情发生处位于图中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5.2003年,三峡水库开始蓄水运行,对图示河段崩岸总体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是

A.减弱,来水量减少

B.加剧,来沙量减少

C.减弱,丰水位降低

D.加剧,枯水位提高

6.治理图示河段崩岸的有效措施是

A.清淤河道   B.拓宽河道

C.加固河岸   D.修蓄洪区


解题思路

本题组以荆江突起洲河段发生崩岸险情及河段变化为背景材料,以2002年崩岸险情发生处、2003年三峡水库开始蓄水运行后对图示河段崩岸总体产生的影响、治理图示河段崩岸的有效措施为切入点,考查地河流侵蚀、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流域开发治理、灾害成因与防治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探究与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题组难度中等偏易,属于自然地理综合方面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考查。题组中第二小题相对较难以理解,解题时需要理清事物的比对关系,崩塌等除了流水的侵蚀外,还要考虑重力因素,一般情况下水位高时,堤岸与水面的高差小,流水侵蚀时侵蚀物会被搬运走,有水体即力的支撑不易崩塌。

ABC  4、从材料中可以知道崩岸即有流水冲刷,也有重力崩落等原因造成。最大水深处代表该地河岸顶部距离河床底部相对高差大且该处水流速度较急。甲丙两处位于堤岸处,乙丁两处位于河流沙洲处,这里是泥沙堆积而成,能形成洲,代表其稳定性相对较好,虽这里也受流水侵蚀影响,但沙洲一般来说与河流水位高度相差不大,在其它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相对高差大的更应产生崩落等,两则相比较,甲丙是堤岸,相对海拔较高一些,其稳定性较差,BD不符;甲丙相比,甲对深泓线较近,因此坡度应较陡,稳定性差,故甲处应是险情发生处,(或者从深泓线的变化也可以推测出河流的变化18年至02年,深泓线向甲岸处移动,而其它几处都是偏离它们更远,近似可以推测出河水水流的局部变化,即向甲处摆动,侵蚀更强),A对,C错。

5、本题要注意,这小题实际上是有个比较,即三峡水库开始蓄水与未蓄水之前的比较。上游水库蓄水,对下游来说,大部分时间段河流水含沙量减少,丰水期时河流水位与之前相比有所下降,枯水期时水位则有所上升,但总的来水量一般不减少,A不符;由于蓄水时泥沙多在水库沉积,而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含沙量减少会造成河水侵蚀作用增加,且开水、放水时水流短时间内涌出,水流速度变急,所以可能会造成崩岸加剧,B正确;选项中的丰水位与枯水位指向不明,是指该河流的还是指水库的,另外该处地处亚热带季风区,丰水期时降水丰富,堤岸等地表受流水侵蚀明显,由于丰水期在蓄水后下游河段水位会有所下降,但堤岸与水位的高差增加,易加大不稳定性,故崩岸可能会加剧,但建水库丰水期水量减少,水流减缓侵蚀弱(还有一层理解,题目 中问的是整体,而CD两项是分时段或分季节,另外蓄水时经常发生水位和流量骤升和骤降的情况,河段水文条件剧烈变化也会导致崩岸。)因此CD不符。

6、从材料可知崩岸是由河岸的土石失去稳定性导致,因此有效措施应增加堤岸稳定性,加因河岸可以实现,C正确;清淤河道会使流水速度加快,拓宽河道会使同时段水位与堤岸高差加大,上游已经建了水库,这里不应修蓄洪区,再则蓄洪区可能会使堤岸淹没,不是治理的有效措施,ABD不符。


图片来自百度搜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