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产生恐惧幻想,你以为很正常?不,其实是童年焦虑在作祟

 九州君子好人 2020-03-04

孩子产生恐惧幻想,你以为很正常?不,其实是童年焦虑在作祟

一、 孩子臆想的恐惧背后是深深的焦虑在作祟

大芳是我的一位朋友,那天她打电话和我说,某天晚上她正在熟睡,突然听到儿子在小卧室大喊“救命”,她大惊,急忙跑去儿子卧室,只见5岁的儿子紧紧搂着被子,只露了一双惊恐的眼睛在外面,紧盯着对面的墙壁。

大方开了灯,儿子跳起来钻进大芳怀里,浑身发抖,说有个戴黑帽子的怪兽刚才从墙壁中钻出来进,张牙舞爪要把他吃掉。

大芳一听就感觉无厘头得很,小孩子睡不着胡思乱想罢了,草草安慰孩子说:“世界上根本没有怪兽,你看怪兽在哪呢,妈妈就不怕。”

说完把儿子放回床上,帮他掖好被子转身准备离开,不料刚关灯出去,儿子又叫起来,大芳返回去才弄明白,原来是卧室里的衣架在作祟,灯一关衣架上挂着的衣服黑乎乎一片,儿子就会幻想出怪兽的形象吓唬自己。

不过这样的情形还只是个开始,之后一段日子,儿子要么说衣柜里有鬼,要么说马桶里会钻出怪兽,总之恐惧的幻想层出不穷,无论大芳怎么劝说都不管用。

其实,儿童成长中会出现各种恐惧情绪,如果偶尔为之,属于正常现象,自然不必担忧。但是如果孩子长期处于恐惧状态,家长就要考虑,是不是童年焦虑导致了恐惧的阴影挥之不去。

所谓童年焦虑,指的是童年时的恐惧,愤怒和悲伤等负面感觉长期积累之后,演变成的孩子成长中的隐形障碍。由美国作家劳伦斯.科恩在《游戏力》一书中提出。

朋友大芳的儿子的各种可怕幻觉,可能对应着分离焦虑,孩子表达能力有限,不知如何诉说,或者压根不知道恐惧源于什么。家长的及时排解尤为重要,不能把恐惧的表象视为儿戏,任由孩子长期忍受折磨。

孩子产生恐惧幻想,你以为很正常?不,其实是童年焦虑在作祟

二、 焦虑是如何唆使恐惧幻觉去搅扰孩子生活的

(一)焦虑使得安全系统不能有效运行,恐惧感挥之不去

“安全系统”这个词,是劳伦斯.科恩在解释焦虑从产生到结束的全过程时用到的一个比喻,包括从警觉危险、拉箱警报、理性评估再到解除警报四个环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全系统”,而且系统的每个环节是完整连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恐惧感不能被有效面对。

焦虑的孩子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中,因此他们也更能臆想出各种让自己害怕的事物。比如5岁的豆豆看到黑暗中的衣架时,总是会幻化出许多让他害怕的物体。

并且他们对认为的危险因素不能做出准确判断,认为看到的就是真实存在的怪物本身,因此警报解除时

间也比普通孩子长很多,恐惧感也久久不能散去。

如果这种情形被不断叠加,孩子就会长期处于恐惧状态中不能自拔。

(二)焦虑让恐惧的“雷达”扩大了探测范围

焦虑的孩子有个最典型特征,就是对外界的紧张因素特别敏感,他们的大脑里像装了一个专门探测恐惧的小雷达,周围发生一丝风吹草动,他都能敏锐的捕捉到。相反,对能让自己镇静的因素却视而不见。

恐惧小雷达的探测范围太大,就会让恐惧的来源更多元。不仅如此,由于他们对恐惧太过敏感,任何意图掩盖或宣泄恐惧的行为本身,也会加重孩子的疑虑。

皮皮看到妈妈紧张,会第一时间感觉到危险要发生,即使有在场的第三者表现很镇定,他也丝毫不会察觉。

此时,如果妈妈为了保护皮皮,不让他了解自己为什么紧张,皮皮的雷达会马上察觉妈妈在隐瞒什么,这会让他更加紧张。如果妈妈在皮皮面前表现的太过激动,又很容易吓到他。

找不到合适的方式释放焦虑,孩子就容易陷入这种焦虑—捕捉恐惧—加剧焦虑—引发更多恐惧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孩子产生恐惧幻想,你以为很正常?不,其实是童年焦虑在作祟

(三)焦虑封堵了“情绪高压锅“的出口

焦虑的孩子会将情绪分为好和坏,这些好和坏的标准来自长期压力导致的错误认知。

举个例子,明明因感到恐惧而大喊大叫,妈妈却告诉他男孩子要勇敢,大喊大叫会让人笑话,为了不被嗤笑,明明压抑了自己的恐惧,并就此认为恐惧是坏情绪。

以后一旦当他发觉自己可能要表现出恐惧这种坏的情绪时,就会刻意压制,时间久了体内积攒了太多的压力,超过承受的阀值,恐惧就会在潜意识层面找出口释放。

三、 给你三个重建安全系统的工具,让焦虑从此远离孩子内心

(一) 父母要善用饱含共情的劝慰

劝慰他人的分寸往往很难把握,恰到好处的劝慰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让对方愈加烦恼。父母在劝慰孩子时,如果懂得共情思维,就会让劝慰变得容易被孩子接受。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是一种站在别人的立场,凭直觉感知他人的感受,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以此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没有共情思维,我们很容易对孩子遭受的焦虑不以为然,无视孩子的恐惧。于是我们经常会说“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我真是不明白你怎么会有这么荒唐的想法”,这样做无异于关上一扇解决问题的大门,孩子不会对我们敞开心扉。这种不信任感一旦产生,再怎么劝慰都是徒劳,孩子不会真心认可。

所以父母在劝慰孩子时,一定要设身处地想孩子之所想,顺着他们的思路,给他们提供真正需要的帮助。

1. 安慰孩子时,辅助而不是代替

何为辅助?当孩子感觉到危险时,父母不要代替孩子完成对危险的评估,而是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就在身边,他很安全,这样孩子就会顺着这个思路,对当前环境做出安全的评判,进而解除恐惧。

如果直接告诉孩子“危险根本存在”“世界上根本没有怪物”,就等于代替孩子对他们遇到的危险做出评判,忽略孩子的感受,并不能让孩子认可。

孩子产生恐惧幻想,你以为很正常?不,其实是童年焦虑在作祟

举个例子:

4岁的越宝总是说床底下有怪物,妈妈要耐着性子,想象自己如果是越宝的话,会怎么想?

果然,越宝执意想让妈妈陪她打着手电筒去床下照看,妈妈欣然答应,借着光线越宝发现床下其实空无一物,妈妈轻声地问越宝:宝贝儿,床下是不是什么也没有啊?越宝肯定的应和着。妈妈又问:越宝要不要回床上睡觉呢?越宝觉得没有危险,就会继续回床上睡觉了。

2. 不可忽视的复述

很多家长在听到孩子无厘头的恐惧后,仍不住直接制止和否定,孩子的想法被否定后,会感觉更不安全,越发没心思听取父母之后的劝解。

如果家长能用心倾听之后将孩子所描述的情形进行复述,同时顺着孩子的思路说出他的想法,孩子感觉到想法被真心理解了,才会把心交给父母,和他们发联结,后续的缓解工作也会进展的容易些

复述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帮助孩子梳理和查找那些真正困扰他们的点,帮助他们直面困难,而不是逃避。

比如,婷婷和妈妈说:“树棍会变成一条蛇”,妈妈可以在复述的过程中将情节具体化:你是不是觉得树棍的颜色灰灰的,弯弯曲曲的,样子很像一条蛇?这样的拆解过程会帮助婷婷理性分析恐惧的真谛,大脑的理性思考一旦被激活,离解除警报也就不远了。

3. 借用“15秒洗手建议“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过一个15秒洗手建议,即“洗手,15秒就够。”也就是说方法正确时,15秒足以让手洗干净,继续洗下去就是在做无用功。

其实劝解孩子也可以借用这个建议,过程不易太长,短时间内如果解释不起作用,说明孩子当时的情形不适合给予建议,听取意见的通道已关闭,与其白费唇舌,不如暂时持抱持态度,将孩子与“危险”环境隔离为好。

如果强行延长劝解时间,会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父母不相信他说的话,父母并没有和自己真正站在一边,孩子会越发固执己见。多次尝试失败,父母的耐性也受到挑战,很可能由劝慰转为怒吼,增加孩子的焦虑,效果适得其反。

比如,媛媛和父母说马桶里会钻出怪物,在父母对媛媛进行多次劝解无效后,父母就要坚定地站在她旁边陪伴,让媛媛感觉到安全就好了。

孩子产生恐惧幻想,你以为很正常?不,其实是童年焦虑在作祟

(二) 帮助孩子放松身体

紧张状态不利于孩子对周围环境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失真的评价结果也会反过来加剧孩子对外界的警戒心理。放松身体的过程,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当下,而不是无休止的去回顾过去的痛苦和将来可能发生的各种“万一”,让身体进入良性循环系统。

1. 和孩子一起设计他的“恐惧测量器”,给紧张一个出口

每个孩子应付恐惧的水平都不一样,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制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恐惧测量器。测量器上从高到低标上数值,数值旁边可以是描述恐惧程度的语言,也可以是孩子熟悉的图片。

总之不同数值代表孩子的不同恐惧程度,目的是当孩子不能说清楚有多恐惧时,可以让恐惧测量器去代替表达,一旦表达开始,孩子的思维就会被带动思考,思考可以有助于重启理性评估系统,同时思考如何将恐惧值降下来的过程本身也会转移恐惧。

妈妈和冉冉一起设计了自己的恐惧测量器,他们将恐惧值从1到10设为十个等级,1代表根本不怕,2代表感觉有点不一样……5代表想要找妈妈…10代表怕到要尖叫。捉迷藏时,妈妈藏在窗帘后面,冉冉坚决不肯过去找,说窗帘后面有怕怕的东西。

为了解除恐惧,妈妈抱着冉冉一步步靠近窗帘,并不停问冉冉恐惧值到了多少,比如到了7(代表害怕到双腿发软),妈妈可以暂停脚步,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调整下状态,待恐惧值下降后在向前移,如此反复,直到掀开窗帘那一瞬,冉冉恐惧值瞬间爆表,妈妈赶紧启动应急预案,将尖叫的冉冉紧紧搂在怀里,蒙住双眼,待情绪平复后再慢慢观察,窗帘后面空空如也,冉冉如释重负。

2. 启动打闹游戏这只战舰

电影《龙猫》中有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两位小姐妹搬入新家后,有天晚上洗澡时,被老房子莫名其妙的响动吓得目瞪口呆,直往爸爸怀里钻,那位机智的爸爸体察到 孩子的不安情绪后,鼓励孩子放生大笑,进而在浴缸里玩起了水战游戏,孩子的紧张情绪被瞬间解除。

在打闹的过程中,孩子全身活跃起来,得到充分的放松,从内心获得信心和力量,对外界的警觉性也会慢慢放松。更重要的是,打闹游戏加强了孩子和打人的身体接触,加固了他们之间的联系,这是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家长们不防效仿电影里的方法,帮助孩子放松,为他们脱敏。

孩子产生恐惧幻想,你以为很正常?不,其实是童年焦虑在作祟

(三) 帮助孩子跨越危险与安全的临界点

临界点是孩子心目中安全与危险的分界线,也是治愈内心的地方,跨过去是成长,跨不过去是灾难。如果让孩子极力逃避,始终不面对,孩子可能永远走不出恐惧的阴霾,但是如果强行让其跨越,更会在孩子毫无准备的状态下,让他走向崩溃的深渊。

有的父母出于愤怒和挫败感,强行将孩子推过临界点,或者引诱孩子跨过临界点,比如“快去,你是个大男孩了,还怕这个””你要一个人睡,妈妈奖励你一个新玩具“,这些都不是好的做法,前者直接给孩子施压,让他忽略恐惧感觉,很可能导致情绪失控。后者企图用玩具转移感受,这都是让孩子间接逃避恐惧的做法,不可取。

孩子在临界点上,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鼓起勇气,克服恐惧,正确的做法是持续向前轻推,并且向前的过程中要保持和孩子的联结,二者缺一不可。

持续向前轻推意味着,在从安全迈向恐惧的途中,家长可以不断调整孩子的状态,为他们勇敢迈出下一步做足准备,但要保证向前,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直面恐惧不逃避。

保持联结则指,在孩子跨越临界点的过程中,只要孩子需要,家长要时刻给孩子营造陪伴的氛围,让孩子感觉安全,避免孩子情绪失控。

去年冬天陪大宝去滑雪场玩儿,第一次去那么大型的滑雪场地,大宝既兴奋又紧张。

可当她准备坐上滑雪车从雪坡上往下滑时,紧张到手脚冰冷,迟迟不肯上前,催促几次后大宝快要哭了。

我意识到她的恐惧,和大宝商量后决定,爸爸从后面用绳子拽着滑雪车,大宝说走再走,说停就停,直到顺利滑到坡底,就这样大宝在他人异样的眼光下完成了第一次滑雪之旅。几次过后她就跳着脚要自己滑下去了。

但纵观两旁,到处都是孩子被大人强行推下雪道时的惨叫声,估计有了这样糟糕的滑雪初体验后,再想让孩子滑雪已非易事。

帮孩子跨越临界点的过程比较难熬,所以很多家长要么因为心疼孩子选择逃避,要么选择简单粗暴的将孩子投进恐惧的深渊,好让过程尽快结束。换来的是治标不治本的徒劳。

孩子产生恐惧幻想,你以为很正常?不,其实是童年焦虑在作祟

结语:

不管孩子表达出来的恐惧是多么荒唐,都不要不理睬甚至嗤之以鼻,否则会让孩子误以为爸爸妈妈也会排斥自己内心那个更真实的恐惧。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才能体察他们心中是否藏着其他更深的焦虑。正是因为这些孩子不易觉察的焦虑的存在,无论父母多少次示范着从雪道滑下去,欢心雀跃的告诉孩子,那小陡坡根本没什么可怕的,滑雪车也很结实,孩子依旧裹足不前。父母要用抱持的态度,接受孩子正在发生的一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支持和帮助,让孩子感受到爱,他们才能安心离开父母的羽翼,去迎接更多的未知,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