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度的自律只会招致失败!其实...适度的消沉,才是成功的关键

 dbnjhkq 2020-03-04

今天,柒灯有个问题一直在脑中盘旋不去。

在教练原理中,一般都认为我们做的事情

一定在人生的某个时间点里

是有其道理的。

因此如果每个人

都知道这个细微恼人的声音,

那它一定有其意义。

过度的自律只会招致失败!其实...适度的消沉,才是成功的关键

几千年前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

就已经谈论过内心的冲突,

也提过一些跟他同时代人们

内心的千疮百孔。

许多人都在对抗自己,

而不是跟自己当朋友。

明明如果想要交朋友,

就必须先从自己开始,

但内心的守门员

却常常妨碍我们这么做。

让内心的声音变得

像我们的对手有什么意义?

内心的看守员有什么意义?

在我们思考的过程中,

它的任务是什么?

它在看守什么?

在为我们保护什么?

它的任务是不是也许真的

源自久远的演化?

而它所有的警告、禁令

和指令都是在确保我们的生存?

尽管确实如此,

但如果它只是总无故地限制我们,

而非开启我们的潜能,

那之中一定存在有些许问题。

寻找答案的过程越来越有趣了。

柒灯请您继续看下去...

过度的自律只会招致失败!其实...适度的消沉,才是成功的关键

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深受整个时代的观点影响

柒灯观察到,人心潜意识的意念操纵

很显然不是持续发生。

它多半出现在特定情况,

或当我们面对某些特定的人时——

在这些时候,

似乎有些会启动内心看守员的东西存在。

不同的启动装置

就像脑中的红色按钮,

被按压之后人们会开始

混淆自己的思绪。

过度的自律只会招致失败!其实...适度的消沉,才是成功的关键

情况可能跟自身、跟世界

或者跟你与他人的关系有关,

不管是独自一人在思考自我和人生,

或者面对其他特定人士的时候。

会引起意念操纵、让我们窒碍难行的人

多半是你的亲人、上司、客户

或甚至与你处于暧昧关系的人。

一位杰出的小提琴家曾经跟我说过,

如果有个头髮灰白的绅士坐在台下,

她就没办法演奏。

然后她会忍不住开始想:

「反正我什么都不会,

大家将发现我是一个虚有其表的人。」

过度的自律只会招致失败!其实...适度的消沉,才是成功的关键

某些人则说,有一些特定的主题,会让他们陷入意念操纵模式。

比如说谈到金钱或升迁的时候,

他们就会开始干扰自己,

而内心深处的他们会认为:

「我不配拥有真正的成功。」

柒灯想要更仔细探索

人们内心的限制区、

想要了解自我干扰时

会使用的结构和语言。

还有那条用「不可能」、「没办法」、

「这太不切实际」之类想法

阻断人们发挥潜能的界线,

我也很想看看到底在哪裡。

我渐渐发现,人们用来划定界线的个别信条,

事实上仅是冰山一角,

在其背后还隐藏著一整套信念系统。

举例来说,当我们深信自己

完全不值得拥有某种程度的

成功与成就时,这个信条的背后就存在有

许多自己的论点,尤其像——

人必须要「值得」拥有成功与成就;

有些人值得拥有快乐,

有些人则不值得等等。

我们总认为,

「值得拥有」成功和快乐

有某种特定的准则。

这些准则深受文化

以及身处时代的影响。

几百年以前,人们相信,

成功、快乐与否皆由上帝决定;

其他人则认为这只是巧合

或者是否拥有正确人际关系的问题;

又有一些人认为,成功其实是

坏蛋与利己主义的象徵,

你一定要是个糟糕的人,

才有办法在这个世界上成功。

在现代文化圈裡,

很多人尤其觉得,一定要不断工作、

持续做出完美表现,才有「权利」成功。

许多信念和假定皆隐藏于信条之后,

决定了它的涵义。

而我们身处的时代与文化,

又决定了我们会抱有哪些论点。

过度的自律只会招致失败!其实...适度的消沉,才是成功的关键

我们会寻找信念相符的事物,来获得某种程度的安全感

我们可以把信条背后的

思想世界想像成植物绵密的根部,

它们深入到你我的过去,

穿越过层层人格。

通常我们对他人所说

或公开表达的话,

内容都已经温和很多,

以至于别人无法立刻

听出我们真正的想法。

如果只剪掉单一信条,

整个根系不会有任何改变。

因为我们总有意无意地

想让内心的信念

和这个世界达到平衡,

好让自己有安全感,

所以会不断在外界

寻找证实自己想法的东西。

我们拥有如同脑科学家

葛拉德.胥特(Gerald Hüther)

所说的某种雷达,

这个雷达持续在运转,

扫描周遭与自身观念一致

或不一致之事物。

因此很快地,我们就会在外面世界

过度的自律只会招致失败!其实...适度的消沉,才是成功的关键

找到东西印证自己的信念,重新形成一个干扰信号。

柒灯多次见识到有个状况会一再出现,

那就是——

当人们切换至意念操纵模式时,

他们使用的语言和语调往往会产生改变。

意念操纵的语言特色是过度、夸张。

在那些极端的思考之下,

我们失去了话语

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平衡,

于是工作上的问题变成了大灾难;

危机演变成彻底的失败。

意念操纵从来就不会是平衡的,

它十分极端——

光由一次并未亲身经历的事,

就可以导出必须严正

听从的人生规范。

而在这些时候,

我们经常以跟小孩讲话的方式对自己说话。

这点尤其可以从使用

「必须」、「总是」、「永远不」

等词汇中看出来,

例如:你必须这样做、

你永远不可以那样、

你应该总是如此……。

即使我们现在都自认为

是开明的现代人,

我们的思维显然还是有一些部分

受到权威结构所主宰,

有时那甚至是无情的内心独裁。

过度的自律只会招致失败!其实...适度的消沉,才是成功的关键

发牢骚或攻击自我,并不会因此变得更好

当柒灯持续探索

内在看守员与其主张,

我的客户们便会一再重复

出现相同的论点模式

以及相对应的心情感受,

大致可以分成两个方向——

❶消沉、发牢骚、贬低自己和所有的可能性;

❷用有攻击性、驱使、批评或者过度激励的方式

给自己一记当头棒喝。

我们潜力大门的看守员

有两种语调,一种消沉、一种具攻击性,

这两种都会弱化自己,

干扰我们发挥潜能。

在柒灯看来,不管是强力鞭策

或是让自身意志消沉,

都没办法达到长远的效果。

就算是鞭策,其力量也只能

短暂持续,就长远看来,

相对于益处,

它反而造成更多伤害。

过度的自律只会招致失败!其实...适度的消沉,才是成功的关键

具有破坏性的思考模式,会在我们心中引起特殊的情绪。

每一个习惯性的意念操纵都会

对你和自己的生活品质产生影响,

它会在人的内心裡

制造出恐惧、羞耻、罪恶、

亢奋或狂妄等感受,

导致错误的支配或被支配倾向。

此时你的身体便受到束缚,

变得又窄又小。

不论是贬低自己或变得有攻击性,

都一样会让自己无法

发挥原有的潜能,

情况就像不断在比赛中射偏目标、

提早放弃或者犯规,

直到被驱逐出场那样。

过度的自律只会招致失败!其实...适度的消沉,才是成功的关键

如果我们不认真看待那些干扰自己的想法,会发生什么事?

大部分的回答都是

「那会让我失去安全感」

或「那样我会失去对生活或工作的控制」。

让我们觉得应该要相信意念操纵,

而不是去相信理智的原因,

大多是对于失去安全感或控制的恐惧。

当我们切换至意念

操纵模式的时候,

我们的情绪状态

和说话方式皆会改变。

呼吸急促、语调明显

变高或变低,

就连身体姿势也变得不一样——

不是如同防卫或攻击姿势般地

挺直身体,就是垂头丧气;

精力不是变低就是

明显提高到会让人不舒适的程度。

以上都是身体出现压力的表现。

压力会驱使人们逃跑、攻击、

装死或者寻求协助。

当越去触碰他人的内在界线,

他们的压力就越大。

只有在停止询问、

改变主题或承认意念操纵

「理智的意见」后,

压力才会减轻。

这个模式跟在其他状况中

经历到的一模一样。

当看守员开始工作、

破坏性思考出现,

那就只有屈服、听命于意念操纵的指示,

才能让他们恢复平静。

很显然,唯有当你不再去

触碰内心的界线,

看守员才会安静下来。

因此,我的第一个结论是——

意念操纵会造成压力。

它不只干扰人们的潜能,

同时也持续危害

我们的生活品质与健康,

尤其是当这个

让自己停滞不前的思考,

变成习惯或者生活方式的时候。

过度的自律只会招致失败!其实...适度的消沉,才是成功的关键

当我们习惯了界线存在,就会停留在原地不向前

自我破坏跟自我调节的效果很类似。

从动物行为研究中,

我们会看到调节现象——

生活在玻璃箱裡的跳蚤,

很快地就会根据玻璃盖的位置

来调节自己跳跃的高度。

当习惯了以后,就算玻璃盖拿走了,

牠们还是只会跳到同样的高度。

就跟实验室裡的跳蚤相似,

我们也会透过疼痛、恐惧、

羞愧和罪恶感来调节自己。

如果现在有条会引起

不愉快感受的界线存在,

我们必然会学著去避开它。

看守员根本不需要

无时无刻控制著我们,

因为通常过去的经验

就足以让我们自愿收回脚步。

一旦靠近那个界线,

心裡就会产生不好的感觉与压力,

直到我们愿意

再度回到自我限制区,

继续跟著调节过后的模式来运作为止。

这意味着什么?

这主要意味着,

如果真的想要改变自己、

跨越内心界线,

就特别需要处理好

「意念操纵」这个问题。

不好的感觉与想法

并不代表我们走错方向,

相反地,它们显示出——

我们是认真想要改变。

我已经收集了一些重要资讯,

证实人们脑中的平行世界

跟著特定的规则在运行。

让我们再看一次——

过度的自律只会招致失败!其实...适度的消沉,才是成功的关键

‧每个人都知道意念操纵。

它可能是我们最初思考的一部分,

某些时候确实有存在的道理。

‧似乎有一个由意念操纵

守卫著的内在界线。

‧有一位看守员存在,

也就是保卫著内在界线的心里声音。

‧看守员会使用禁令、指令

和警告等方式限制自己。

‧意念操纵有它自己一套

极端的语言和逻辑,

分为消沉和攻击两个方向。

过度的自律只会招致失败!其实...适度的消沉,才是成功的关键

‧意念操纵会让我们觉得

没有安全感,

而且好像不服从,

就会有严重风险。

‧意念操纵会製造压力。

唯有服从它的指令,

压力才会减轻。

这股压力让人逐渐调节自己,

学习不要跨越那道界线。

‧个别的想法信条

只是意念操纵的冰山一角,

在其背后存在著

一整套信念系统。

如果我们只消除了单一信条,

其思考模式还是会继续活跃,

如同不断新生的根系。

过度的自律只会招致失败!其实...适度的消沉,才是成功的关键

在知道了这些特性后,

接下来我决定仔细观察

看守员的信念与论点,

还有它的规则、警告、

指令和禁令。

我想知道,

在这之中是否存在

一致的思考与论点模式。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一定关注我。

成长的路上,我们彼此陪伴。

我是柒灯,谢谢您的阅读。

我们下一篇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