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战役:长平之战(下)

 有客祁祁 2020-03-04

后人读历史有个优势,就是我们拥有上帝视角。

以战争为例,我们知道双方同时之间正在进行什么计策或是行动,在两相对照时,我们可以分析哪一个决定更有优势,也可以实时破解当时人的行动。但上帝视角却也有盲点。

在战场上,敌方绝大多数的情报是我方不清楚的,甚至有些时候连己方的情报都未必清楚,象是分遣部队的状况、增援部队的进度、前线临时出现的意外……),在西方兵学,就有个专有名词形容这种强大的不确定性─战争迷雾。

既然讯息极度不明,己方在做任何决策时,其实都无法百分之百肯定最终的效果为何,负责做最终决定的将领要背负的压力,非常人能够想象。

因此能在战斗中,准确预测或捕捉到敌方的下一步,那就显得极其重要;消极一些,可以化解对方行动;积极一些,那就是继续诱导对方执行自己最想要的行动,然后一步步将对方引导到任我宰割的局面。

一、秦军的新主帅

长平之战的后期,赵国换帅以及增兵的行动,就让秦国清楚知道赵军要转守为攻的动向,于是秦国决定:我们也要换帅!

公元前 260 年,一名老者在极少人知道的状况下进入秦军大营。秦军的主帅─王龁一看到此人,立刻肃立行礼,而老者则拿出信物给王龁确认后,毫不犹豫地坐上主帅的位置。

“他来了!”王龁心中一阵狂跳,眼前的老者现身于此,代表秦国将要动员所有力量迎战赵军,而且此战我们必胜!因为来者,正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秦国的王牌战将─武安君白起!


在长平之战前,白起从无败绩,而且杀敌极多。当初赵国准备出兵支援上党地区时,其实就曾以白起为假想敌,甚至认为即便是廉颇在野战中对阵白起也会落居下风,可见赵国对白起戒慎恐惧的程度。

前面提到,战场上充满不确定性的战争迷雾,但反过来说,善战者可以利用不确定性达到迷惑对手的效果。所以《孙子兵法》一开始的始计篇就提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白话点解释:能打装作不能打,要打装作不要打。)所以白起接任主帅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有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斩!”好继续保持信息的隐蔽性。

此时我们若用上帝视角来观察此时的战局:秦国的主帅是所向披靡的白起,而且他已经知道赵军下一步的动向一定会主动出击,因此他制定计策时将占有先机;赵国的主帅是欠缺实战经验的赵括,而他对秦军很可能一无所知。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会得出一个结论:赵军危矣!

二、战争后期:决战长平

在赵括的指挥下,赵军冲出百里石长城攻击秦军,面对赵军久违的攻势,秦军立马退败,这让赵括更加兴奋:“所谓秦军不过如此!”初上战场就建功的成就感,让赵括对秦军加紧穷追猛打,但经过数次败阵后,秦军却退入到事先建构好的防御阵地死死挡住赵军的攻势。正当赵括命令部队加强攻势时,一个让他从激情中瞬间发蒙的消息传来:“急报!我军后路被切断了!”

原来白起早派 25,000 秦军,在赵军冲出防线后,迅速切断赵军运粮部队与主力军的联系。之后当赵军前进受挫时,立刻命令移动迅速的轻装步兵补上空隙,让一个包围网瞬间完成。

虽然我前一篇曾提到,赵括其实学习成绩惊人,不可等闲看待,但如果看他的实际表现,事后诸葛亮的我还是想说:“你兵书都读哪去了?”《孙子兵法》不是有句“穷寇莫追”?结果你不但追了,还完全不顾粮草补给,这不是胡闹吗?就算那时没有出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精辟用语,但《孙子兵法》的第二部分─作战篇,可是严格提醒后勤的重要性呀。

此时的赵括并非陷入绝境,毕竟他身旁拥有为数众多的精锐,如果能够冷静下来,还是能够集中兵力调整方向突围。这个道理,你知道、我知道,白起自然也知道,于是他下令:“树起帅旗!”

当赵军看到“白”字帅旗在秦军中出现,所有人瞬间心寒:“那个杀人狂魔白起来了?”当主帅赵括接到众人恐慌的汇报,他自己感到更深的恐慌:“我的对手是白起?怎么会这样?难道秦国早就换帅?所以他先前是诈败?那他现在还有什么阴谋?我该怎么办?”完全陷入混乱的赵括于是做了一个眼前最让他安心的决定:“原地筑垒,坚守等待援兵。”

~~~这实在是个昏招呀!

你赵括先前待在邯郸那么久,难道不清楚赵国会有多少兵?如果派援军容易,赵孝成王在先前 2 年多的对峙期间早就派援军支持廉颇了。现下赵国除了防御北方胡人的边防军,国内所有的部队就在你身边,你还期待有援兵?你这是有毛病吧?


白起看到赵括原地坚守,当真是大喜过望,因为虽然他完成了包围网,但此时秦军因兵力分散,除了正面防线有天险加持足以扛住赵军攻势,大部分的包围圈其实人力不足,所以很容易被突破。于是白起赶紧回报秦昭襄王:“我已经包围赵军了!”

接到消息的秦昭襄王也知道这是关键时刻,于是已经 60 多岁的他立刻亲自赶到河内郡,下令:所有郡民直接军功升一阶!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加入长平前线投入战斗!

赵军被包围的消息也很快传到赵国,这对赵孝成王简直是晴天霹雳。

“赶快派援军解救呀!”

赵国将领们慌张但无奈的回答:“实在没有人力可以组织了。”

赵孝成王急着说:“那赶快派使者去临国结盟,好搬救兵。”

这也是个方法,可问题是……秦昭襄王先前早就透过外交手段让各诸侯国只敢旁观,而不愿救赵。所以最终结论是:长平的赵军没救了。

公元前 260 年 九 月,长平的赵军已经被围困 46 日,在此期间,赵括曾将部队分为四队强行突围四五次,但始终未能冲出重围。如今战马早已被杀光,赵军已经开始互相杀戮好吃人肉了,于是赵括亲自率精锐冲锋希望能顺利突围,最终他在突围时身中数十箭而亡。在失去主帅后,幸存的赵军彻底没了指望而选择投降。

接下来就是长平之战最著名、也是最血腥的环节了。

白起认为:“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爲乱。”所以在一夜之间屠杀已经投降的赵军。史载当时“流血成川,沸声若雷”、“血流淙淙有声,杨谷之水皆变为丹,至今号为丹水”。白起更放走 240 名年少者归赵,散布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于是整个赵国“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孙,妻哭其夫,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白话翻译:整个赵国人心都崩溃了)

至此,长平之战以赵国阵亡 40 多万、秦国伤亡估计 10 万以上的代价告终……

三、重看长平之战─胜败关键究竟为何?

小时候笔者看长平之战,总觉得赵括太无能,或是赵孝成王无能加一时贪婪,这才导致赵国全军覆没的结局。

多年后的今天,我认为小时候的自己当初跳过了过程检验,直接就事实发表评论,虽然结论并非全错,但这个历史事件除了让我知道一个精彩的故事,许多有价值或是说更有意思的部分却被忽略了。

赵括的能力或功过,我已经谈得差不多,所以我现在想跟大家聊聊:赵孝成王在长平之战的重要性。战争不只是前线将领的相争,亦需要后方主政者的支持,整个长平之战,赵王其实有两个最为关键的选择,也就是第一篇向大家提的两个问题。

“当上党军民准备投降赵军,你是赵王,你接不接受?”

如果就结果论,这个问题很容易得出“不要接受上党”的答案。但这有个后续问题:秦国得了上党只会更强,赵国以后要如何抵挡秦国?当时各国单挑秦国注定都是败阵,如果大家都只顾自己死活,迟早被越发强大的秦国各个击破。如此看来,接受上党增加抗击秦国的力量未必是坏事呀。

所以第一个问题,笔者自己的回答是:各有利弊,没有对错。因此长平之战真正的关键,我认为其实出在第二个问题。

“当前方补给越加困难,你是赵王,是直接和秦国谈判?还是选择和其他势力求援?”

我认为,赵王的选择:“向秦国谈判”,无疑是错误的选择,是赵国走向战败的关键。本来双方对彼此的讯息所知有限,但当赵国主动向秦国谈判,不就透漏自己资源不足的状况?秦昭襄王于是进透过外交手段逼使赵国继续作战,而且连带斩断赵国和其他国家同盟的机会;接下来就可以引导对方走向下一步:主动出击;再接下来,为了降低赵军的作战实力,于是诱导对方换上实战经验浅薄的赵括……最终一个信息透漏,导致赵国 40 多万人惨死于长平。

与秦国相比,赵国对于敌方的信息都是过时或封闭的,最有力的证明,就是直到白起树立帅旗前,他们都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实际对手,所以赵国越到后期只能陷入被动接招的冏境。

除了对外信息接收的差距,秦赵双方对方信息交流的流畅度也是关键。秦昭襄王与前线可谓密切配合。前期果断派大军直攻上党,并派其他部队切断韩国的支援;中期毫不手软的供应粮草,并且利用外交手段孤立赵国,逼使本就势弱的赵国主动出击;后期决战则投入王牌战将,并且亲上前线征兵。可以说,秦国从上至下用尽一切手段将战争机器催到最大档。

赵孝成王在前期表现其实不差,为夺取上党,果断派出王牌战将。但在中后期,赵孝成王的目标却变得模糊,导致前线及后方出现目标不一致的状况。廉颇的目标是保持不败,赵王却是要迅速结束战争。要我形容,这就好像开手档车,换档动作始终没有协调好,所以车子老熄火,那当然会出问题呀。


一件事情的成功或是失败,通常原因不只一个,但总有些问题是事件中的关键。在我看来,长平之战对应到现代的关键,就是“掌握信息”。跟古代有所不同,古代苦于信息不足,现代则苦于信息量爆炸,但不变的是:能掌握或利用信息的人往往更有优势。

所以对笔者个人而言,长平之战的提醒:就是对于信息需要有求知的开放性,好让自己能接收更多的资源,以待有朝一日能有发挥的机会;另一方面,磨练出实际应用信息及资源的能力,这其中有自己的见识思考,更有基础的资料整理,还有付诸行动的确实。

长平之战作为战国末年最关键的一场战役,同时也影响着战国四名将们的命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