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释“默而识之”

 窦旭民图书馆 2020-03-04

窦 旭 民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第七》第二章)。

译文——孔子说:“自己经常自查的三件事,乃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及诲人不倦。”

至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人人皆知,个个都懂,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我就不再啰嗦;而“默而识之”,知者少些,懂者不多,借此机会,浅作解释。

所谓“默而识之”,关键在一个“默”,落脚在一个“识”。从字面上看,默就是不说话、不出声;“识”就是认识、见识及知识。

孔老先生认为不出声的学习,不正儿八经地坐在学堂里,摇头晃脑地朗诵“子乎也者”,也能学得不少知识,而且同样有益于人生成长;也就是说朗朗的诵读是学习,而默默的思索也是学习,甚至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

据说,世界有名的物理学家狄拉克习惯于在走路散步中思考问题,应是默而识之,收效甚大;我国著名将军粟裕指挥作战习惯于静思,也应是默而识之,同样功绩卓越。

观察社会,有种奇怪的现象令人深思:同是一个学校毕业、同由一个老师教导,而又同时从事同一科技项目研究,有的人取得成功,有人却悄然淘汰,原因何在?

当然,客观条件的限制是一个因素,但最主要的恐怕还在于主观上的努力。凡是能够坚持“默而识之”的人就能取得最后胜利,而忽视了随机学习,忽视了校外见习,忽视了业余实习的人,必将难以达到“光辉的顶点”。

其实,人与人的差别不在智商高低,不在脑袋大小,而在业余时间的默默学习以及人生路上的默而识之。

孔子提倡的“默而识之”,我觉得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方法,同时还贯穿了一个“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他不赞成空洞的说教,反对脱离实践的书本理论,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研究事物,然后再加以总结,成为知识,再“默而识之”,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得到提高,成为新的知识。依此循环,就是“默而识之”中“识”字的真实含义。

可见,在人生的这个大学堂中,光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取得学问是不够的,还得坚持“默而识之”,默而思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丰富渊博的学问,才能积累底蕴厚实的知识,才能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