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除“唯论文”论,说说生物医学学术“大泡沫”

 zjshzq 2020-03-04

显微镜观察

技术创新要达到“利其然”的地步,往往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要考虑到可实现性,但大众往往被媒体和科技利益集团误导,把技术创新想得很简单,利用大众和政府的这种心理,过去几十年,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科技噱头。在这方面,尤其以生物学领域最为突出。
上个世纪 70 年代开始,生物学领域的研发经费急剧增加,超过了其它领域的总和。由于实践技术迟迟不能突破,一直只能为了论文来发论文,为了经费考虑,生物学界开始有意无意的传播技术噱头。比如,现在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生物工程这个专业,但绝大部分其它带工程头衔的专业(如电子工程,动力工程)早就达到了利其然的地步,而生物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和工程根本不占边,反而和文科专业很类似。生物学领域连“知其所以然”都没有达到,却在大肆渲染“21 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诸如“饿死癌细胞”这样的大饼隔一阵子就画一个。

生物科技工作者
在医疗技术方面,可能大部分人感觉进步很大,因为人均寿命大幅延长,但这是儿童死亡率大幅下降带来的进步,人的生理性寿命(无疾而终)时间并没有延长的迹象,而儿童死亡率大幅下降的技术半个世纪以前就取得了。很多人对现今医院的先进设施和豪奢大楼印象深刻,让人感觉医疗技术很厉害。但在CT、B超和分析仪等耀眼设施的背后,其实是 IT 技术的扩散。人类在疾病治疗技术上进展不大。很多疾病的病因仍然是一头雾水,比如最简单的口腔溃疡,至今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结论。从上世纪 50 年代到现在,癌症的死亡率只降低了 5%。尽管数千亿美元花在了研究上,但除去年龄、诊断是否及时等因素外,就癌症的治疗方法而言,2020 年和 1974 年并没有大的区别。不单是癌症,很多疾病的治疗效果改进都是慢得令人发指。事实上,医学和生物学这些年来的进步,要谢谢 IT 技术的进步和扩散,诸如 CAT 这样的设备,对于医疗诊断技术的改进,要甚于医疗理论本身的进步。
医疗行业陷入困境的另一个例子是药物开发,从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批准投资 10 亿美元研发的新药数量每隔 9 年就会减半,生物技术领域的这一“倒摩尔定律”深刻揭示了药物开发面临的难题。(无数的“新药”,每次一降价,其实就换了名字而已)在生物学领域,从发现双螺旋结构开始,无数次的宣称要进入“生物学”世纪,要像牛顿力学那样指导工程实践,结果到现在为止,对 DNA 的动力学原理依旧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为什么一个基因的改变会导致高鼻梁和低鼻梁的区别,中间过程是怎样的,牛顿力学中,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相关质点运动问题,但生物学中,60多年了,还只能观察表明现象,不能深入揭示内在机理,更不要说利用其中机理,无数次让人失望,搞生物的都只能拼命的发论文来申请资金。生物工程描绘了不少美好的前景,但比较滑稽的是,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伟大的科学家沃森 2013 年自我宣布:多少年来的研究,想通过基因序列来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可以说是没价值的。

实验室工作人员

生物医学类期刊的影响因子很高,秒杀其它学科。原因很简单,无法产业化,只有多发论文,相互引用多了,影响因子自然高了。为什么发论文如此积极,因为这是唯一的谋生手段。其它大部分理工科领域也接受政府资金来搞研发,但好歹还有市场提供资助,从业人员可以到社会上去找工作,而生物技术对政府资金的依赖程度远超其它专业。生物工程主要靠政府养着,自然需要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来忽悠政府。很多科技工作者,有意无意地在混淆科学和技术。很多所谓的论文,对于技术工作没有任何指导作用,有的甚至简单地停留在“知其然”地步,离技术所要求的“利其然”标准差远了。但大部分科技工作者成功地游说拨款部门,让他们树立了一种“研发就是发论文”的印象,毕竟论文容易进行数字化考核。而现在科研界有一个显著现象,大部分国内外的科学机构,申报课题和拉经费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持一个课题的研究并养活一大群人,毫无疑问,几百万人靠这个过日子呢。考虑到以上因素,在利益集团的推动下,论文数量的指数式增长就不可避免了。
前几年,某些海归生命科学大牛嚷嚷,说科研经费分配不合理,实质是这帮论文牛人在抢夺政府蛋糕时处于不利位置。人多了,就会出一些奇怪的事。前面说过科技利益集团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护自己利益,而生物方面的科技利益集团更是其中翘楚,因为绝大部分生物方面的科研资金来自于政府,政府只要稍微减少资金,生物科研就很难搞下。整个生物医学科研系统是建立在科研基金会永远不断增长的这个泡沫上。在这个泡沫里,博士生、博士后被无节制地培养,远远超过社会能容得下的数量,很多生物专业的研究生都就业困难。相当多医学校及其科研人员全部建立在被认为永不枯竭科研经费上,现在这个泡沫得破了。



资料来源:思想先行读书会
原作者:思想先行读书会
感谢所有原创作者及信息提供者的支持。若涉版权,烦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