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谜之变奏曲

 文华图书馆003 2020-03-04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音乐

埃尔加(Elgar)《谜语变奏曲》(Enigma Variations, Op 36)是为了练习变奏曲而写作,在创作过程中,埃尔加收获丰硕,不只使自己晋升为成熟的作曲家,名声也随之而来。汉斯·李希特于1899年6月19日在伦敦指挥《谜语变奏曲》的首演,为当时这首全新的作品做了完美的历史见证。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谜之变奏曲

  • 外文名称

    Enigma Variations, Op 36

  • 首演时间

    1899年6月19日

  • 作曲者

    埃尔加(Elgar)

折叠 编辑本段 简介

“谜”变奏曲是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所写。

埃尔加的<谜>变奏曲是他的代表作品。

“谜”的意思是指仅作为主题而言的一个专门名称。在“谜”的节目单上,作者这样说:我不想道破这个谜,他那“隐晦的语言”必须听之任之,别去多费猜测,而且我要告诫你们,各段变奏之间在结构上的联系往往是极不明显的;并且,贯穿在这一整套变奏之中以及凌驾于整套变奏之上,另有一个更大的主题在‘进行’,但他并没有被演奏出来。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这部作品本身就是一个难解之谜,它是模糊不清的,主题是隐藏的。

<谜>变奏曲由一个主要主题与十四段变奏组成,每一段变奏描绘作者的一个朋友。EMI唱片曾发行了由AdrianBoult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演奏的这部作品,它有很强的交响性,多变的旋律宏大的气势,尤其是第九变奏“nimrod”,是那样的宽广抒情,音乐非常感人。这段变奏的开始是一段慢板由弦乐奏出,这是一段深沉宽广的旋律,它不断的发展回旋逐渐发展到整个乐队的齐奏。就好像一个暮年的英雄在回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这段有着极强感染力的旋律是这部作品的核心

另外一个<谜>的版本,是索尔蒂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演出,同名唱片我还有一张。通过聆听对比,我觉得索尔蒂和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演绎比较注重整体的平衡,不同变奏的处理都围绕着作品的整体进行。而EMI的录音版本,音乐细节的刻画细腻生动,具有戏剧性。这一区别通过第九变奏<柔板>很好的体现了出来。在录音上,两张唱片区别不大,DECCA的录音透明度更好一些。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原来的版本。而对于片中的威仪堂堂进行曲,索尔蒂的演绎速度稍慢,显得更加庄严和神圣。而在EMI版中,速度更加均匀一些,在音乐中你好像看见一列列军容整齐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从你眼前走过。据说美国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们都是在这段音乐中进行毕业典礼的。

折叠 编辑本段 作者简介

埃尔加埃尔加

埃尔加1857年出生在英国伍斯特附近罗德西斯的一个乐器商家庭。埃尔加幼时没有受过正统的音乐教育,他的许多音乐知识都来自他的父亲。

他经常出入伍斯特大教堂,并因此对教堂音乐和管风琴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这一切都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十五岁时埃尔加入中学学习,并代替父亲在教堂演奏管风琴。这时他开始尝试音乐创作。

离开学校后,埃尔加进律师事务所工作。1889年埃尔加结婚并定居伦敦。此后的13年里埃尔加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有大合唱<黑色骑士>,<奥拉夫王>,清唱剧<吉论舍斯之梦>,<诸圣徒>,还有著名的<谜>变奏曲,进行曲<威仪堂堂>,序曲<在伦敦>,<在南方>,合唱曲<加冕颂>。1905年埃尔加任伯明翰大学的音乐教授。

1908年他创作了<第一交响曲>,这部作品很受欢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演出达九十场之多。1911年,埃尔加又写出了<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二交响曲>。

其中<小提琴协奏曲>有很高的演奏难度。1920年,埃尔加的夫人去世,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创作因此陷入了低潮,但他仍为管弦乐队提供了一些根据巴赫,亨德尔,和肖邦的作品改编曲。

1934年二月,埃尔加在伍斯特逝世。埃尔加是个富有个性的作曲家,埃尔加创作交响乐的才能,以及他把英国交响乐创作提高到一个新高度的业绩,使它成为二十世纪复兴英国音乐的先驱,并跻身于世界伟大的作曲家之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