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薪之后,70%的职场人想回家找个“铁饭碗”

 昵称535749 2020-03-04

脉脉数据研究院 · 4小时前

您的2月份工资,已不翼而飞

二月再见,三月你好。

如果说,往日在朋友圈迎接新月份到来的职场人,多少带了些刷存在感的私心。那这一次告别过去、迎接未来的打卡中,所含的“真诚量”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每个人“真诚量”是多还是少,主要与其2月底有没有发工资,发了多少工资成正比。

很多企业上个星期已经要求员工正常上班了,被疫情困在家里近一个月的职场人乐观的以为,一切正在恢复原样,直到邮箱里收到一封“调薪公告”。

就像商量好的一样,各企业一起恢复开工,一起宣布调薪。

对于调薪,老板们想的、做的效率倒是很高,可对于早已“四大皆空”的职场人们,简直是晴天霹雳。

不过别怕,如果脉脉数据研究院告诉你,被调薪的职场人不只你一个,你的心情会不会稍微好那么一点点?

被(疫)情所困的职场人,又开始为薪所困 

上周,脉脉数据研究院联合Tech星球一起对职场人2月份的薪酬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当下“为薪所困”的职场人并不在少数。

数据显示,当下有34%的职场人被调了薪酬。其中有20%的职场人仅获得基本工资,19%的职场人薪酬被延迟发放,直接被停薪的也有9%,其余则收获额度不等的降薪待遇。

降薪之后,70%的职场人想回家找个“铁饭碗”

另外,还有24%的职场人解锁“特立独行”的调薪方式,想必这些老板当年的数学成绩一定不差:

  • “降薪部分,采用股权补偿机制”

  • “延迟发放12月份工资,居家隔离期间无工资”

  • “生活费,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百分之八十发放,值班有值班工资”

从被调薪的职场人所在企业规模看来,规模在0-50人之间的小微企业,以及500-5000人的大型企业是实施调薪的“重灾区”。

至于行业重灾区,自然不必争辩——服务业首当其冲。

不过,“钱”向来都是矛盾的源头。对于调薪决定,企业和员工双方各执一词,都不想理对方。

老板很难。疫情属于天灾,企业受其影响危及生存。降薪和下岗选哪个,这不是送分题吗?

对于大部分老板来说,这道选择题的答案无需犹豫、一目了然,员工一定可以理解自己,否则就是无事生非、无理取闹。

所以,调查显示53%的被调薪者表示,所在公司强制执行了调薪政策,员工不接受就离开。

降薪之后,70%的职场人想回家找个“铁饭碗”

然而领导们自认为这情有可原的调薪,并不被职场人接受。

46%的职场人理解企业调薪的行为,对此不支持也不反对,28%的职场人明确表示不支持这样的做法。

“总说企业和员工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企业有福的时候没有让我同享,凭啥有难时候这么积极让我同当?”

降薪之后,70%的职场人想回家找个“铁饭碗”

另一个职场人无法接受企业做法的原因是,当下的职场人也大多自身难保。

工资发不发、发多少直接影响职场人生存的问题。调查显示,有46%的被调薪者表明,薪酬的调整会直接影响自己当下的生活。

“四大皆空”不仅是网友的自我调侃,之所以成为热搜也正说明,ta戳痛了当下不少人的真实状况。

尽管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但作为被动的一方,当前局面可供职场社畜们选择的选项并不多。

职场人现在能做的,大概就是期盼,自己在朋友圈真诚许下的“三月,请对我好一点”可以实现吧。

爸妈劝我找个“铁饭碗”,我动摇了 

疫情的突如其来,让许多人开始反思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而降薪新闻一出,又有很多人开始质疑自己职业生涯的选择。

毕竟,尽管调薪新闻频出,但不曾有一家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上榜。“铁饭碗”的标签,在此时“闪瞎”所有被调薪者的双眼。

脉脉上也出现了类似的话题讨论——疫情之后,该不该听爸妈话回家找个“铁饭碗”工作?

降薪之后,70%的职场人想回家找个“铁饭碗”

可以看到,参与问答的1173名职场人中,近70%的参与者都选择了“应该”。

这个结果,与近年来年轻职场人的职业选择似乎有些出入。

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2014至2018届本科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50%上升到54%,2014至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65%上升到68%。

除此之外,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兴职业也为年轻的职场人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不难判断,在此之前父母与子女之间,对理想职业的选择早就开始分道扬镳、渐行渐远。

而疫情的发生以及调薪的延续,似乎让大家重回起点、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话题讨论中,不少职场人给出了真香观点:

阿斌

别总以为自己年轻有那么多可拼搏的,我们活了大半辈子的亲爱的父母才是真正的过来人,且永远,不会骗我们。

倩倩

我有点想回家、、、一个人北漂3年多了,今年也是初六就回北京了,口罩买不到,酒精买不到,合租的房子也感觉不安全,也没法做饭,天天泡面、、、家里爸妈都是国企,什么都发,假期延长到这一周,不用担心裁员不裁员,越是这时候,越觉得国企好,飘累了,心累,想回家、、、

郭文

在中国,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大国企都是稳定的工作,市场经济也走入了稳定发展的轨道,找一个稳定工作就是人生赢家,不愁吃穿。当然,想创业人除外。

张杰

如果没有其他生活压力,回家、找“铁饭碗”还真是个好主意!

尽管,选择“应该考虑,稳定第一”的职场人在数量上占优势。但持反对意见的职场人却发出了灵魂拷问:这个时代,真的还有“铁饭碗”存在吗?

降薪之后,70%的职场人想回家找个“铁饭碗”

饭碗铁不铁,主要看人 

是啊,这个时代真的还有所谓的“铁饭碗”吗?或者说,真的存在过“铁饭碗”吗?

这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铁饭碗”本就是个伪命题。充其量,可以在比较的语境中用一用。

与过去相比,当下的环境无疑是更加多变、更加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在如此形势下谈论“铁饭碗”,意义不大。

更应该关注的是,职场人重新考虑工作选择的背后,隐藏的那颗没有安全感的内心。

而之所以缺乏安全感,是因为大家通过疫情,发现了面对危机、脆弱不堪的自己。

必须承认的是,疫情让很多人发现了自己身上那些、被风平浪静掩盖的缺口:

因为行业发展好,即使技能平平,也找得到工作;

因为企业扩张用人旺,即使经常划水,也不会被淘汰;

因为收入稳定,即使月月光,也不愁下个月吃喝;

... ...

因为一切风平浪静,即使千疮百孔,也依旧活得精致快活。

职场人终于发现,让自己处于这种岌岌可危位置的不是疫情的爆发、不是企业的降薪,而是不愿学习、偷懒划水、不爱储蓄的自己。

真正能够给职场人安全感的,也不是永保稳定的“铁饭碗”,而是一个能抵挡住外界危机和挑战的自己。

降薪之后,70%的职场人想回家找个“铁饭碗”

可以预见,疫情过后很多人会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财经作家吴晓波表示,疫情突如其来,可能导致人们对社会资源的挤兑行为。比如两个月前,全中国最紧俏的商品可能是猪肉、水果,现在却是口罩。因此疫情过后,相信大多数人家里都会常备一个“家用医药箱”。而且,不管是主动或被动宅在家,一旦“重获新生”很可能进行报复性消费。至于择业,一些人也许会考虑拓展自己的第二职业,毕竟每一位希望成为成熟的、与时代共同进步的职场人都需要学很多技能。

这里脉脉也给大家几点建议,来提高个人的抗风险能力:

将技能所长打造成为自己的护城河

一个人的护城河,是保证其在危机之下不被轻易淘汰的资本。护城河越深,抗风险能力自然也是越强。

但无需给自己过多压力,努力提高技能所长的目标,不需要一定是成为领域中的顶级,毕竟能成为顶级的条件和不可抗因素很多。当你努力超过80%人的时候,就不会轻易成为淘汰者了。

拓展人脉,构建属于自己的机遇池

大环境好的时候,找到工作是顺理成章。大环境动荡的时候,依然能找到工作才叫做真本事。这不仅取决于个人能力,也取决于往日的积累。而积累的,就是你平时积攒的人脉、资源和机会。

交朋友、看机会,也许短期内对你的工作生活不会产生影响,但这些都是构建自身机遇池的基础。长期持有,只赚不赔。

特别是当下的自己出现危机时,这座机遇池将发挥巨大的价值。

时刻待机

很多职场人习惯于,只在想换工作的时候才开始看机会、投简历。这样做的弊端,在疫情之下显露无疑——即一旦有不可抗因素出现,求职很可能就会被中断。在如今这个不稳定的时代下,职场人的就职风险徒然升高。

另一方面,短期、集中性的求职还会让职场人无形之中,与许多好机会擦肩而过。

所以,当下职场人应该开始调整自身的求职方式,将看机会、与HR聊机会作为一种常态和习惯。

有好机会上门,就收入囊中;就算机会不合适,认识一个HR人脉也相当于获得一个实时的机遇提供机,是笔不亏的买卖。

储蓄

这一点实在不必赘述。

职场人到底是被什么逼到如今这般田地,想必自己心里已经有点数了。

只不过,人类健忘。说不定疫情结束后的2个月,欲望就又将一些人打回原形。

所以,这里倒是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给到大家:

把自己如今的窘迫处境用照片、文字记录下来,或者把还不上的信用卡、花呗账单都保存下来,裱起来挂在墙上。

让这些证据时刻提醒,自己与贫穷的距离,只隔着一次37°2的发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