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中央黄色,入通于脾

 我爱你文摘 2020-03-04

黄色是通脾的。“中央黄色,入通于脾”作何解释?前面讲过“取类比象”—中国哲学,或者中医是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怎么归类的?不是看形状,不是看大小,而是看它背后的真相—也就是看其神韵,或者叫神气。对应到肉眼能看见的就是“黄色”——黄颜色的、位置处在中央的,是跟人的脾对应的关系。什么意思?是不是这个黄色,在波段上这一段,和我们脾的某些特征之间有某种关系呢?

黄色和脾的气是共振、共鸣的。前面我们讲过,“东方青色,入通于肝”——生发。碧的、绿的、蓝的都是青色。入肝经的那些中药,大多数是青色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经常用的麻黄没摘下来时—炮制之前它就是青绿的。以麻黄为主的方子叫“麻黄汤”。在《汤液经法》里边,“麻黄汤”是真正的“小青龙汤”,它入肝经、鼓舞肝气,肝气一冲动,出一身冷汗,体内的寒气就被逼走了。所以,很多青绿色的药,比如青皮,色青、入肝经、味清淡,是解肝经热毒的;还有青蒿,可以调治疟疾。

“往来寒热”,属少阳证,“少阳之为病,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这个青色就对应进去了。前面我们还讲过,红色、赤色、赭、紫,这些颜色都入心。在中药里边,很多活血化瘀的药都是红色的。比如赤芍、丹参、茜草等。大家都知道:茜草原来是染衣服的原料。西方工业革命中,因为采用人工合成的茜草素,免去了从植物中提取的工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还有去西藏的人,为了避免高原反应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都要提前熬点红景天吃。还有代赭石、紫草,都是红色的。

黄帝内经:中央黄色,入通于脾

黄色的东西能调动脾的消化吸收功能,接下来,我们讲“黄色”,“黄色入脾”。它叫“中央黄色”。什么叫“中”,什么叫“央”?中就是中间, Middle或者central,在中间居于高处的叫“央”。我们经常说“夜未央”,就是夜没到那个极点、极黑的状态。前面讲过,肝病是对应颈项的。颈椎病、强脖子、杠头都是肝病。脾在中央,“俞在脊”—脊梁的“脊”,脊梁在中;胸椎、腰椎,在高处。它又在“中”,又在“央”,对应的就是脾。

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大地,也是互相比类的—你趴在那儿,你的脊柱就是最高的地方,就是“中央”。又是“中”,又是“央”。所以,脾吸收不好,小孩子面黄肌瘦的一疳积、食积,跟非洲小难民似的,怎么办?捏脊,提后背的最高处,就能促进脾的消化。《黄帝内经》说“毒药攻邪”,就是说,身上有邪气的人,要用有毒的药。身上没有邪气,就不要整天乱吃药—是药三分毒。那么,正常人平时吃什么呢?“五谷为养”。植物的种子最容易消化吸收。或者说,在耗损自身能量最少的基础上,最好的食物就是“五谷”—植物。但“五谷”里面也有各种颜色,相比之下,容易被脾吸收的是黄色的粟。

黄帝内经:中央黄色,入通于脾

“沧海一粟”就是指小米,最容易消化吸收。我们经常说,“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全副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小米是最好的粮食,比牛肉罐头要厉害得多。黄色的东西能调动人脾的消化吸收功能。意思就是说,如果你的脾胃消化功能不好,或者吸收功能不好的话,就应该穿黄色衣服,家里装修应该刷黄墙。讲到“中央黄色。我有个问题,“黄帝”有两个写法,有人说是黄色的“黄”,有人说是“三皇五帝”的。我们讲的是《黄帝内经》,是黄色的“黄,有什么讲究吗?当然有讲究。黄帝之前那个神农氏,叫炎帝。他在南方起家,南方属火,红色,火生土。炎帝之后是黄帝,黄帝在中原发家。理论上来说,黄帝之后应该是西方有人起来了,土生金嘛。事实上,没有这么机械。我是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来历。

神农叫炎帝,也叫赤帝。他是南方起家,代表长江流域的文明。黄帝出生在轩辕丘,有人考证在新郑一河南郑州;有人考证在黄河流域,在陕西或者山西这一带。但是他代表的是一种黄河流域的文明,所以他叫黄帝。这是历史上讲的“三皇五帝”。

黄帝内经:中央黄色,入通于脾

“中央黄色,人通于脾……”说到这个地方,我听说有一些中医诊所会把他的诊室分成儿种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病人来了,在不同的诊室里边治病,真是讲究。这就是说,我们中医复兴以后,那些古老的文明—那些仪式,那些规矩,都会慢慢的恢复。人的很多虔诚,敬畏之心都是通过这些仪式培养出来的。现在,好多东西都被革命了,都被打破了、遗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